陶玉书哈哈笑了起来,「这个不太可能,那样做成本太高了——
她接着又给陶希武解释了电视台的运作模式、东西方意识形态差别和地缘政治影响,听得陶希武晕晕乎乎的。
「弄个电视台也太麻烦了,不如拍电影简单。」
陶玉墨笑骂道:「傻小子,你大姑这电视台以后价值百亿,再麻烦也值得!」
陶玉成的反应一惊一乍,「百亿?一个电视台就一百亿?」
「这不是我说的,是报纸说的——
自去年《亚洲偶像》热播以来,星空卫视的收视率和影响力节节攀升,广告费也与日俱增,只一年的时间便已经可以对标香江最大的免费电视台一一无线电视台。
但作为香江唯一一家卫星电视台,星空卫视的潜力远不止如此。
今年星空卫视陆续在东南亚国家落地,覆盖观众群体呈几何数字上升,意味着电视台的影响力和广告费也必然相应提升。
前段时间《亚洲偶像》第二季播出,延续了去年的火爆,如《信报》《香江政经周刊》等财经媒体不约而同的都发表了一些讨论星空卫视发展前景的文章。
这些媒体普遍认为,以星空卫视所表现出的强势内容输出能力,扭亏为盈只是短期内的时间问题。
《信报》看好星空卫视3年之内广告营收破20亿港元,5年破30亿港元。
未来星空卫视如果能够打通东亚、东南亚、南亚等各个国家的落地,覆盖收视群体将超过20亿。
一旦林氏影业和明报企业打算对电视台进行资本化运作,进行拆分上市,市值恐怕将轻松突破百亿港元市值,而且这个数字还是保守估计。
家里人听着陶玉墨的介绍,喷喷称奇,没想到电视台竟然是这么大的生意,
这跟大家印象里国内这些电视台可完全不一样。
大年夜就在春晚与说笑之中过去,次日一早,一家人在鞭炮声中起床互相拜年。
孩子们最是积极,陶希武收压岁钱收的脸都笑开了花,却被母亲赵丽拦腰一刀斩到脚踝,只留下了100块钱。
「妈给你赞着,等你以后上大学留着用。」赵丽的大饼画得很娴熟。
吃完早饭,有人在家等着别人上门拜年,有人出门给别人拜年。
这两年林二春在燕京混开了,过年还有人上门拜年的。反倒是陶父退休多年,门庭越来越清净了。
等到下午,林朝阳张罗着请大家去看电影。
今天是大年初一,也是《赤壁大战》上映的日子。
首都电影院就在长安街上,也不算远,一大家子人腿儿往电影院走去。
路过公交车,看着车身上的电影宣传海报,陶玉成惊叹着问:「玉书,我这几天净在外面看《赤壁大战》的海报了,还有报纸、杂志上也有一堆,这得花多少钱啊?」
「1000万。」
陶玉成咋舌,他还是第一次见电影上映搞这么大的阵仗、花这么多钱的,这得多少票房才能回本啊?
面对他的这个问题,陶玉书没有深聊,只说:「我们又不是只在内地上映,
还有海外市场。」
陶玉成点了点头,「也对。」
如今国内电影市场还没有「档期」一说,更没有「贺岁档」一说,但也正因为如此,林氏影业才选择了不走寻常路,打算造出一个「贺岁档」的概念来。
为了这个概念的打造,林氏影业和各家合作单位花费不菲。
跟档期一样,这年头的电影宣传大多时候就是发行单位贴贴海报,在电影杂志上打打广告,手段单一,毫无吸引力,当然了,也几乎没多大花销。
但《赤壁大战》的宣发就不一样了,过年前一个月,国内大大小小的媒体上各种关于《赤壁大战》的软文满天飞。
这几天,燕京的公交、地铁、出租车和王府井也到处都是《赤壁大战》的广告,在几个直辖市和大一点的省会城市都是如此。
照这个宣传,票房要是不多出个两三千万,都不够这宣传费分成的。
不过林氏影业也不是傻子,电影行业历来是赢家通吃的零和博弈。
内地市场看似落后,但能在一两毛钱、三五毛钱票价时就可以诞生几千万、
上亿电影的票房,头部电影的票房潜力不可估量。
《赤壁大战》的质量很不错,只要宣传的势头真能造起来,只要观众真心认可,回本并不困难。
一家人走进首都电影院,看见电影院休息大厅里竟然还真人在买票,虽然不算多,但陶玉成还是感到有些惊奇。
「还真有人来看电影!」
赵丽拉了他一下,不会说话你就别说。
陶玉书笑了笑,并不在意。
贺岁档这个档期概念出现之前,国人确实没有大年初一看电影的习惯,甚至绝大多数城市电影院在这一天都不会开门。
在售票口买完了票,距离电影开场还有二十多分钟,大家没有急着进放映厅,而是在门口查人头。
初一的电影院看起来不起眼,这么一会儿功夫,也进了三四十号人。
等进了放映厅,陶玉墨左顾右盼的查了一圈,「才将将五成上座率,有点少啊!」
「不少了,今天可是大年初一。
五成的上座率已经达到了陶玉书的心理预期,观影习惯不是一天养成的。
姐妹俩说话的时候,大银幕上出现了肯德基的贴片广告,这又是林氏影业的一项创举,率先将国外已经成熟的贴片广告形式引进了国内。
5条广告,进账100万元,也算是补贴了一下电影的宣发费。
6分钟后,电影正式开始。
两军对垒,遥相对峙。
一方军队营帐连绵,一眼望不到尽头,军旗猎猎作响,尽显兵强马壮之势。
另一方军队明显要少很多,但阵营整齐,土兵们紧握武器,严阵以待。
镜头自空中俯瞰,而后不断推进,直到聚焦到周润发那张粗犷霸气的脸上,
他的眼神眺望远方,带着些许烦忧,画面右侧出现「曹操」二字,此时画外音响起:
东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袁绍率领十万精锐步兵和一万骑兵,自冀州浩浩荡荡的开赴前线,粮草辐重堆积如山,绵延不绝。
自恃兵力强盛,妄图以绝对优势一举碾压曹操。
曹操仅有两万兵力,且粮草供应紧张。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在此展开战略决战。
画面一转,乌巢火起,杀声震天,奇袭计成,决战一触即发。
喊杀声逐渐衰弱为背景音,画外音仍在继续:
曹操奇袭乌巢粮仓,造成袁军军心不稳,抓住时机一举击溃袁军主力,大胜袁绍,史称「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后,曹操迅速统一北方,于建安十三年七月率领魔下大军势如破竹,直逼荆州。
八月荆州牧刘表病逝,其子刘琮不战而降,曹军顺利占领荆州,军威大振。
依附于刘表,屯兵樊城的刘备尚不知刘琮投降的消息,直到曹军抵达宛城才仓促应战,与曹军激战于长坂坡画外音渐弱,战场之上喊杀声震天响,硝烟弥漫,局势惨烈。
乱军之中,有一骑将身披银甲,手持龙胆亮银枪,膀下一批雪白照夜玉狮子马,怀中系一强裸,于曹军重重包围之中,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
有曹军部将持三尖两刃刀来战,不几回合,被银甲将一枪刺倒,杀散众军,
白马越众而出。
正前方却又有一支军马拦路,当先一员大将旗号分明,上书:河间张部。
银甲将面容刚毅,挺枪应战十余回合后见久攻不下,于敌军之中不敢恋战,
纵马欲去。
背后有二将叫阵:「贼子休走!」
前方又有二将挡住去路,银甲将大喝一声,声若雷霆,手中银枪一抖,化作万点寒星,刺向四将。
枪锋所到之处,衣甲如蝉翼,血光飞溅,有如人间杀神。
众军将一时惶恐,银甲将趁势直透重围。
远处山坡之上,观战的曹操见银甲将如此神勇,心中暗赞,问道:「此乃何人?竟如此勇猛!」
战场之上,手下败将曹洪不甘,纵马飞奔逐向银甲将背影,大喊:「军中战将可留姓名?」
数十丈外,银甲将横枪立马。
「吾乃常山赵子龙也!」
说罢,一勒马缰,纵驰而去!
曹洪望着赵子龙远去的背影面色复杂。
山坡之上,曹操惊叹:「真当世虎将也!可惜未能活捉。」
《赤壁大战》开场五分钟,连续两场战争戏,气势宏大,动作场景精彩,迅速将观众们的心神吸引进故事之中。
尤其是当长坂坡七进七出的赵云喊出那一句「吾乃常山赵子龙也」,在场所有男性观众无不热血沸腾,有几个人甚至激动的喊了出来,压抑不住心中的热血站起了身。
「嘛呢?嘛呢?」后排观众很是不满。
几个人这才回过神来,连说话道歉都顾不上,赶紧坐下,生怕错过了后面的剧情。
林朝阳转过头,面上带着轻笑,悄声对陶玉书说道:「这电影成了!」
陶玉书心头同样轻松。
《赤壁大战》算上宣发费用总投资4000万元,创下了中国影史记录,但对于林氏影业来说并不算多大的投资。
她之所以这么重视,完全是出于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
一个文艺工作者,如果连本国、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都不尊重,你能指望他创作出什么正经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