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嬴 作品

第三十章 赐婚(第2页)

 朝堂上拥护三皇子和六皇子的各占一半,原本三皇子势弱,但有了冀北侯相助,崇国公称病不上朝,三皇子才勉强和六皇子平分秋色。

 三皇子为人宽厚,江山交给他,开疆扩土缺了几分雄心,可守成有余。

 六皇子野心勃勃,但他的才智不足以支撑他的野心,又有皇后在,立他为储君,恐会大权旁落。

 权衡再三,皇上还是决定立三皇子为太子。

 想最后过几天舒心日子,皇上把立储圣旨写好后交由镇国公保管。

 待他驾崩后,让镇国公持圣旨扶三皇子继位。

 这事知道的人寥寥无几,还都是皇上信的过的。

 三皇子求到皇上跟前,要娶颜宁为三皇子妃,皇上见过颜宁,冀北侯的女儿,性子温婉,她嫁给三皇子,将来三皇子登基,她必能母仪天下。

 有冀北侯府做靠山,也不怕后宫皇后能一手遮天。

 皇上准了三皇子的请求,答应给他赐婚。

 现在赐婚圣旨却出了差错,这是在挑衅他的帝王威严!

 皇上血气翻涌,两眼发黑。

 皇上体力大不如前,圣旨是由翰林院拟写,他加盖玉玺。

 先前圣旨送来,皇上有些头晕,公公扶他回宫歇息,他要盖了玉玺,公公阻拦道,“皇上,您保重龙体,赐婚也不急于这一时半会儿,您要怕三皇子等着急了,奴才帮您把大印盖上。”

 皇上也没多想,谁能想到有人这么胆大包天敢在圣旨上弄虚作假?

 公公在圣旨上盖下玉玺,就让人出宫宣旨了。

 现在圣旨出了问题,公公也不见了……

 皇上派人去找公公,等找到时,已经没气了。

 得知公公被杀,皇上再傻也知道是谁在背后捣鬼的,他信任了十几年的人居然会背叛他。

 如今赐婚圣旨已下,事情闹大,他这个帝王最后的颜面都保不住了。

 思及此,皇上一口血喷了出来,晕了过去。

 皇上吐血晕倒,太医匆匆赶来,脉象一摸,便知大事不妙。

 皇上已经油尽灯枯了。

 三皇子跪在龙榻前,他要知道给他赐婚会闹出这么多事来,他宁肯不要父皇赐婚了。

 皇上握着三皇子的手。

 他这辈子做的最英明的决定大概就是立三皇子为储君了。

 怕遗诏再出问题,皇上当着众太医和皇后他们的面,用最后一点气力道,“朕立三皇子为储君,冀北侯府表姑娘为太,太子妃……。”

 说完这一句,皇上便撒手人寰。

 皇后站在一旁,那张脸青的发紫了。

 所有人都跪下来,恭送陛下,龙驭宾天。

 颜宁和云初都在等三皇子的解释,却等来了宫里的丧钟声。

 比起皇上驾崩,赐婚已经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了,何况皇上弥留之际还留下立颜宁为太子妃的口谕。

 皇上驾崩,大丧期间,民间禁乐。

 皇上留下口谕,又有镇国公保管的立储圣旨,三皇子的储君之位稳若泰山。

 先皇葬入皇陵后,三皇子登基为帝。

 之后,就是大婚了。

 皇上无需守孝三年,国不可一日无主,后宫也一样。

 皇后收买了皇上身边的心腹公公,皇上立三皇子为储君的事,皇后知道的一清二楚,只是立储圣旨在镇国公手里。

 这么大的事,镇国公连枕边人都没有告诉,皇后想拿到圣旨难比登天,何况因为南漳郡主的事,镇国公夫人和她关系闹僵,帮不了她,也不会帮她。

 焦头烂额之际,皇上又要给三皇子赐婚——

 这帝位已经没在她儿子手里了,这后位岂能旁落?

 这后宫不掌握在手里,将来她儿子就更没希望了!

 来不及思考,甚至都没机会和崇国公夫人商量下,皇后就先斩后奏了。

 皇上病重,命不久矣,他绝不会在最后的时候让自己龙颜有损。

 只要圣旨下了,这亲事就没有回转余地了。

 皇后铤而走险,圣旨还未送出宫,便杀了公公灭口,来个死无对证。

 计划的很大胆,也很成功,但她想到会最后被皇上摆了一道,留了一道赐婚口谕。

 有这道口谕在,皇上大婚,立谁为后就成了大问题了。

 皇上没有收回赐婚崇国公府大姑娘的圣旨,圣旨上立她为三皇子妃。

 皇上留下口谕赐婚颜宁为太子妃。

 两道圣旨都有效,按理三皇子立为太子,三皇子妃就该顺理成章成为太子妃。

 崇国公倒是有心不让女儿趟这趟浑水,可这是先皇赐婚,由不得他想不嫁女儿就不嫁,何况崇国公夫人为女儿抱打不平,一定要争到底。

 历朝历代也不是皇子妃就一定会被立为太子妃,太子妃就一定会成为皇后的。

 也有太子妃最后只被立为贵妃,侧妃反而被立为皇后的先例。

 大臣们商议了半天,觉得这样争吵,没人会退让,没人退让,就得吵个没玩没了。

 新皇才刚登基,就为了个后位争成这样,不是个好兆头。

 不妨同日大婚,将她们二人一同娶进宫,将来谁先诞下龙子,谁就被立为皇后。

 母凭子贵。

 合情合理。

 这样安排,大臣们都赞同。

 唯一不同意的就是皇后和崇国公夫人了,明明先皇先给她女儿赐婚,按理该她女儿先过门!

 支持()把本站分享那些需要的小伙伴!找不到书请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