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树下一书生 作品

第九章 签约《萌芽》(第2页)

  不过这对刘周来说当然也是好事,说明对方还满看重自己这部小说的,而且也能早点拿到稿费。

  “那你们一期连载多少字,我心里也好有个底。”

  “一期大概连载五千字,一个月发表一万字左右,如果全部连载完,按你说的这本小说有十八万字,需要连载十八个月。”

  编辑曲河的话出乎刘周的意料,他没想到会连载这么久,这可有点打乱自己的计划。

  前世他只是一个杂志读者,从没去注意一本小说会连载多久。

  这要是在网文里,作者不得被读者喷上天!

  十八万字的小说,你分十八个月更新?你以为读者会惯着你吗?

  但后面貌似真有作者证明,读者还真会惯着你!

  “要连载这么久吗?每期连载的字数能不能多一点?”

  编辑曲河还真是第一次碰到作者说要多更新一点的,不过还是耐心地回道:

  “这个暂时可能不行,稿件很多都已经定好了,不过很多时候杂志并不会连载全本,一般连载到一半或者一半以上的内容,就会结束连载,然后视情况再推出单行本。”

  刘周有点听懂了,如果连载反映良好的话会出单行本,反馈不好的话就有可能被撤下。

  编辑曲河见刘周这边沉默下来,接着说道:

  “以我的经验来看,你的小说是很有吸引力的,我们有好几个编辑都觉得不错,大概率是可以出版的。”

  他也没有把话说满,虽然他确实觉得这本小说不错,但是图书出版这东西谁也说不准。

  刘周对这倒不是太在意,他相信自己小说的质量,也相信对方的专业性,只是突然发现要拿到钱还需要等一段时间。

  “那我没问题了。”

  挂断电话后,刘周也是舒了口气。

  虽然结果和自己设想的有点出入,但起码搞钱大业的第一步是迈出去了。

  很多东西确实得自己经历过才懂,原来里面还有这么多行规。

  现在小说已经不用自己太操心了,只需要每天按部就班写点就行,按照那边的连载速度,时间充裕的很。

  现在唯一需要操心的就是导演技能的学习。

  放假前刘周已经拿到了北影那边导演系的课表,和自己的专业课的上课时间还是有点冲突的,但是没办法,该逃还是得逃,只要后面考试不挂科,班主任应该会帮自己搞定。

  而另一边,魔都《萌芽》杂志社的一间编辑室里,

  编辑曲河放下电话后也长舒一口气。

  他入职《嫩芽》已经十年了,也算是杂志社里的老编辑。

  《萌芽》杂志社创刊于1956年七月,是内地第一本青年原创文学刊物。

  经历了诸多风雨,在八十年代之后开始重新起航,曲河是看着杂志社一步一步慢慢壮大的。

  到了今年,随着《萌芽》发展的越来越好,上面也决定改版。

  不仅将杂志改为半月刊,同时开辟了多个栏目,企图在青年,少年文学领域开拓出更大的版图。

  作为杂志社里的老人,曲河也被委以重任,负责青春文学的筛选工作。

  为此,杂志社专门招聘了一批年轻人,曲河也管着一个五人的编辑小组。

  虽说杂志社已经在《萌芽》杂志上持续求稿,也收上了一些稿件,但是曲河都觉得一般般。

  再加上这个类型的小说很少人写,所以青春文学栏目但现在大半年了一直不温不火,甚至是一潭死水。

  这让曲河感觉非常上火。

  他甚至通过自己的人脉,向一些熟悉的作者约稿,不是遭到拒绝就是嘴上答应,但一直没交稿,他知道人家这也是变相的拒绝。

  直到看到刘周的这本《一闪一闪亮星星》,曲河才火气全消。

  这小说虽然才寄来五万字,但是依然可以看出出色的文笔,以及优秀的讲故事能力,再加上还有点科幻的元素,让人感觉脑洞大开。

  这让他一眼就相中了这本小说。

  所以立马就按照地址给作者写了回信,他看到作者居然还是中戏文学专业的,这更让他有信心。

  国庆中秋假期他只在国庆节和中秋节那天休息了两天,这几天一直在等刘周的回电。

  今天总算是等到了对方的电话,他还担心这本小说会被其他杂志给抢走。

  幸好一切都比较顺利。

  曲河亲自准备好合同让人寄往京城,然后亲自将文稿校对了一遍,之后向主编的办公室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