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字惊鸿 作品

第 180 章 辟谣(第2页)

 钱家小闺女脸上一慌:

 “那哪儿行?你是大队长,你可不能不管我家的事情!”

 村长要是不管了,以后她家遇到点事都找不到人求助。

 小闺女顿时怂了,也不敢继续纠缠。

 她匆匆走出了办公室,想了想跑去商家找二嫂和侄女。事情是她俩闹出来的,等找完她们再去找大嫂。

 这姑娘被家里人养坏了,遇到事情从来不想着找她哥的麻烦,只觉得是嫂子带坏了哥哥。

 钱家最擅长这个,全家的矛盾非要扭转成家里女人的矛盾。尤其是婆媳之间撕扯得最厉害,但仔细想想就会发现,婆媳其实都是外姓人,老钱家置身事外坐享其成。

 面对小姑的挑事,贾南风只是默默从商家厨房拿了把刀出来。

 这次她拿的不是菜刀,而是砍柴刀。看起来更大更吓人,挥舞起来很有分量,成功把色厉内荏的姑姑吓跑了。

 贾南风冷哼一声:

 “就这点出息。”

 老赖本来想过来搭讪一下贾兰花,看看花言巧语能不能骗对方嫁给自己。这嫁过来就有个白捡的闺女了,虽然不是小子,但是有闺女也比没有强。

 他起初不是很怕贾南风的凶悍,想着只要自己把母女俩哄好了,贾南风肯定不会对他下手。没看到小丫头之前十几年都老老实实的,也就是这次逼急了才咬人吗?

 结果

 贾南风这么一挥砍柴刀……

 老赖调头就走,算了算了,看起来太凶了,他还是不去挑战自己的胆量了吧。

 秦政从办公室脱身后,就拿着报纸回了家里。报纸是个稀罕物,价钱不低,一般除了厂办单位,少有人自己花钱订报纸的。

 他们大队当然也没花钱定。

 不过每日的最新报纸不便宜,看过的旧报纸就不一样了。有门路的话,去县里一趟总能拿回来一堆旧报纸,价钱很低。

 虽然是过时了点,可这年头也少有什么不能错过的新鲜事。报纸上多的是各种文章,早点看晚点看都一样。

 真有要事,上头会打电话通知。

 秦政就拿了一些回家,没有广播听的时候看看报纸打发时间也不错。

 扶苏随便翻了翻,然后手一顿:

 “爹,你看这个文章。()?()”

 秦政接过去飞快看完。

 父子俩对视了一眼,这篇文章隐晦地暗示了一些东西。这是全国性质的报纸,总部在首都,所以编辑部那边能拿到不少最新消息。

 这样的文章敢刊登出来,说明首都那边的氛围已经改变了。之前压在人民头顶的大山似乎已然挪开了一些,再结合秦政过几天要去城里开会。

 扶苏眼前一亮:

 “他们动作好快!?()_[(.)]?2?_?_??()?()”

 距离九月初也才过去一个月。

 一个月里平定乱局,很不容易了。接下来那些积弊应该会一一拔除,社会要迎来翻天覆地的转变了。

 扶苏拿起其他几份最新报纸,开始翻找其他的蛛丝马迹。

 阴嫚每日要在县城和村里来回,她隔个几天都会跑一趟和她爹有交情的场子,换走最新几期的报纸。

 昨天中午恰好带回来了一些,所以手头其实有前天才发行的新刊。越靠近最近日期的报纸文章就越明显,出现了一些堪称明示的用词。

 只不过上头还没正式宣布结果,报纸上不能说得太笃定。

 扶苏回忆了一下:

 “昨晚的收音机广播里提了吗?()?()”

 扶苏没什么印象,昨天他睡得太早了。

 秦政摇头:

 “收音机里的内容还是老样子。()?()”

 看。

 扶苏期待起过几天的开会来:

 “爹,要不然我跟你一起去城里?”

 秦政拒绝了:

 “外头还乱着,你别乱跑。我开完会很快就回来了,这次我坐公交。”

 上次是得陪知青和帮忙看他们的行李,才不得不跟着牛车一起回来,硬生生花了几个小时的时间。这次他单独出去,就不用委屈自己了,可以坐公交车。

 扶苏不肯:

 “我去给你当秘书,爹你一个人出门我也担心。”

 父子俩互相说服了半天。

 最后秦政还是拗不过儿子:

 “也行,那你跟我一起过去。开会的地方距离子楚工作的厂子不远,你顺便帮村长去看看他过得怎么样。”

 扶苏露出了一个假笑:

 “嗯嗯!我一定好好关心他!”

 秦政:……

 秦政揪住他的脸:

 “笑得太假了?()???.の.の?()?(),

 你别跟他吵架。厂子里人多()?(),

 闹出来不好看。”

 扶苏保证自己不吵架:

 “我俩顶多皮笑肉不笑地互相问个好()?(),

 吵架是不可能吵架的()?(),

 爹你放心。”

 为了证明自己是个乖巧听话又体贴的好小伙,扶苏还特意去了一趟村长家里,问问村长叔有没有要给堂哥带的东西。

 秦柱嫌弃道:

 “他在城里吃香的喝辣的,我还给他带东西?该是他给我带东西,臭小子也不知道寄点好东西回来才对。”

 这几个月子楚就没回过几趟家,问就是厂里工作忙。

 华阳不掺和这对父子的事。

 她招呼扶苏坐下吃两口:

 “晚饭吃了吗?要不要在婶娘家再吃点?你上回送来的肉我们两个也吃不完,做成腊肉,今天切了一点炒蒜苗。”

 蒜苗炒腊肉,绝配。

 可惜扶苏吃饱了,只能遗憾地拒绝。

 秦大爷倒是潇洒得很,还弄了杯小酒自饮自斟,一盘子炒腊肉他一个人干掉了大半盘。

 边吃还边嫌弃:

 “这酒不够给劲,水兑多了。”

 酒只能在黑市里倒腾到,毕竟现在各地吃不饱饭饿死的都不少见,粮食酿酒属于奢侈品了。

 村长家也只能偶尔买点,然后秦稷为了多喝几顿,就兑水增加了分量。这样也不用担心秦稷喝得醉醺醺得被人看见说闲话,兑这么多水根本喝不醉。

 扶苏不太喜欢酒味,很快就被熏得告辞了。

 秦柱嘴上说不给臭小子带东西,临走前还是让扶苏去他家菜地摘点菜给儿子送去。城里菜都得花钱买,但是供应却不多。

 扶苏不乐意:

 “带什么菜啊?他一个人又不会开火,平时都是吃厂里食堂的。你把菜给他,他也只能放着。”

 村长叔居然想让他给子楚带点瓜果,绿叶菜这种也就算了,不压秤,那瓜能乱带吗?一个瓜死沉死沉的,他才不肯。

 秦柱被说服了:

 “行吧,那就不给他带东西了。”

 扶苏回去和父亲说:

 “村长觉得应该子楚给他送东西,凭什么他给子楚送?所以什么东西都没让我拿,到时候我们直接去车站就行。”

 秦政听出了他话里的水分,但是没有揭穿。

 因为他也懒得给子楚带一篓子瓜果去。

 第二天,村长一大早就叫上要折腾户口的钱家人,跟他一起去县里。

 他们没走多久,钱家大闺女也回来了。

 大闺女嫁到了隔壁村,昨晚老三两口子特意托人把消息传去了隔壁。他们也不指望大闺女回来能把事情解决,就想着多薅点羊毛。

 这姑娘喜欢挖婆家补贴娘家,所以每次上门必带东西。老三夫妻想着现在家里日子过得紧巴巴,没法从大哥那边占便宜,就从大姐那头占好了。

 为此()?(),

 老三媳妇还特意没去县里3()_[(.)]3?3。?。?3()?(),

 就在家等着大姑姐上门。

 钱家大闺女回娘家没看到爹娘()?(),

 只有一个三弟妹在家。一问才知道已经去城里办户口转移了()?(),

 事情板上钉钉,再改不得。

 她气得胸口上下起伏:

 “真是太不像话了!一点都不孝顺!”

 三媳妇凉凉地附和:

 “可不是?我男人就说了不分家,这次转户口也不想转,可惜拗不过其他人。”

 说着看向大姑姐空荡荡的手:

 “大姐你今天来得有些匆忙啊。”

 言下之意没顾得上准备礼物带回娘家。

 大闺女没听明白,也没心思追问。随意点了点头,说是挺匆忙的,没想到还是没赶上。

 她在婆家闹腾得厉害,不然也没办法抠出足够的好处给爹娘。但是她婆婆也不是吃素的,就压着她做更多的活。

 一大早,钱家大闺女要先把家里衣服都洗了,才让出门。不然也不至于来晚一步,没赶上村长他们出发。

 大闺女干脆就在娘家待着了,她要等爹娘回来好好问问情况。

 半上午的时候,处理完事情的一行人就回到了村里。顺便带回来了一个爆炸性消息,也就是贾南风改姓。

 村子里一下子又热闹起来。

 扶苏还去围观了一下钱家大闺女撒泼撕扯二嫂和侄女,结果被贾南风一脚撩翻摔得鼻青脸肿。

 听着周围人议论改姓。

 扶苏播着新鲜花生,边吃边说:

 “商蔓不就改过?有什么好惊讶的?”

 赵婶子搭了话茬:

 “那可不一样,小蔓是跟着她娘回了娘家村子,南风可是还在本村待着的。”

 扶苏觉得都差不多:

 “管天管地还管别人姓什么,又不是你家孙女改了姓。”

 赵婶子:……

 她老姐妹没说错,这秦家的小树说话就是难听。咒谁呢,啊呸,她家孙女才不会这么不孝。

 赵婶子撸起袖子就要掰扯。

 扶苏忽然想起一件事:

 “婶子,赵是你夫家的姓吧?天天喊你赵婶子,我都忘了你原本姓什么了。”

 赵婶子顿住了。

 确实,她自己都快忘了。

 其实古代虽然会将嫁了人的女子称为某氏,只记载姓不记载名,但那个姓用的还是自己本名里的姓。

 也就是在说某夫人的时候,可能会用夫家姓。但也不是绝对的,比如《红楼梦》里贾政的夫人就经常被称为“王夫人”,而不是“贾夫人”。

 很多比较古老的族谱,翻开也能看到各家媳妇记载的是诸如李氏。并非后来流行的赵李氏,非把夫姓加上去。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墓碑上的刻字变成了赵李氏、张口称呼人也变成了赵婶子?

 民间风俗的演变考究困难,很多事情已经难以追溯了。不过可以肯定是的,很多时候现代人确实比古人还封建。

 赵婶子被扶苏的突然发问弄哑了火,看热闹也觉得没意思了,意

 兴阑珊地站在人群外围不知道在琢磨什么。

 她仔细回想了一下。

 村里也不是所有妇女都跟她一样,

 被人喊赵婶子的。

 别的不说,

 就说钱老二媳妇。大家都喊她小贾、贾嫂子、贾妹子,

 怎么的到她这儿就变成赵婶子了?

 赵婶子想不通。

 她等热闹散去就拉住了扶苏:

 “小树,

 你来给婶娘分析分析。”

 扶苏看了她一眼:

 “这我哪儿知道?我出生起大家就都这么喊您了,不是赵嫂子就是赵婶子,要不您去问问其他婶娘?”

 赵婶子还真去问了。

 问了几个相熟的老姐妹,最后只有一个人想起了原因。

 她回忆着说道:

 “唉你还记不记得?你刚嫁过村里叫小花的太多了,姓李的也好几家,叫人不好分辨。”

 喊一声小花,村里能有五个人应。喊李妹子,也有好几个应。

 所以赵婶子她男人就让大家喊她赵妹子,村里姓赵的就一家,不会弄混。

 赵婶子,不,应该叫李小花。李小花越听表情就越阴晴不定,最终转化成了咬牙切齿,撸起袖子就要回家揍男人。

 她现在回过味来了,她这是被她男人忽悠了啊!

 村里哪有很多姓李的?

 虽然是有两家吧,但人家都是村里人,生的姑娘大家都知道名字,平时压根不喊李妹子的。

 诡计多端的男人!

 李小花回去就把窝囊废男人拎起来打了一顿。

 她可不是当初那个初来乍到的小媳妇了,生怕做错点什么会惹丈夫不高兴。她公婆都去世了,家里是她做主,其他人没资格给她脸色看。

 扶苏站在墙头看热闹。

 听着隔壁院子里的鬼哭狼嚎,不由感慨村里真是一刻都不消停。

 这才过去不到两天,都闹了多少场了?

 将闾趴在他身边:

 “哥,我刚刚看到你和赵婶子嘀嘀咕咕了,是不是你挑拨的?”

 扶苏拒不承认:

 “关我什么事?她自己家的矛盾,可别攀扯到我头上。”

 正好撞见阴嫚回家,本来还挺不高兴的,毕竟错过了村里昨天的好戏。没成想路过赵家门口的时候听见里头在家暴,居然让她赶上了热乎的新八卦。

 阴嫚飞快地把车停好,就抢了弟弟将闾的垫脚石头。将闾只能重新去搬,后悔之前怎么没有提前在院墙根放一堆。

 阴嫚嫌弃地吐槽:

 “叫这么大声,杀猪呢。”

 村里会挨家暴的女人不少,男人却非常罕见。那些可怜女人挨打的时候也没见喊得撕心裂肺,他个大男人好意思喊疼。

 关键是赵家这个平时不是很嘚瑟看不起女人的吗?总觉得女人头发长见识短,也没有男人那么厉害。

 现在可算被她逮到了吧!

 不仅挨了女人的揍,还不如女人能忍疼。

 阴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