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表严阵以待,防备来自直隶的进攻。
然而,直隶根本就没搭理他。
这是一种蔑视,刘表感受到了。这给他气得,本来就疼的头更疼了。
眼看着曹操没患头风、刘表快患上了,游离在直隶之外的大汉忠臣嗅到了不对劲的苗头,纷纷前往荆州找上了刘表。
秦正终于展露出了他的獠牙,而此时大汉还剩一口气。要挽救汉室,刘表这里是最佳的跳板。
无论是扶持刘表上位,还是支援刘表去清君侧、辅佐刘协,都得借刘表汉室宗亲的名头。
这对刘表来说是一件好事。
突然来了一堆人才相投,刘表喜不自胜,头一下子就不疼了。
然而在刘表手下做事的蒯良等人却意识到了不妙。
秦正不着急把刘表这个唯一流落在外的反骨诸侯干掉,还任由汉室的忠臣们往这里汇聚,怎么可能心怀好意?
蒯良真想问问刘表,你就没发现这是一招请君入瓮吗?你刘表就是那个吸引大鱼的鱼饵啊,秦正分明是在直钩钓鱼!
偏偏众人哪怕看明白了这是个局,也不得不入局。因为他们没有别的选择了,公孙瓒等人根本说服不了,他们只能选择刘表。
公孙瓒那等人,你用利益可以打动。许诺事成之后给他们更多的好处,他或许会支持你。
可如今公孙瓒贵为一州之刺史,本就权势不小。再往上许诺,能许诺什么?许诺让他当摄政王吗?
这是汉室忠臣们永远不可能答应的条件,他们要做的是匡扶汉室,而不是换一个权臣继续挟持皇帝。
如果给不了公孙瓒更好的待遇,那这类诸侯汉室是拉拢不过来的。公孙瓒何必为了点蝇头小利,跟着他们冒险对付秦正?
始皇故意将刘表单独架在那里不管,反而派人去结交交州刺史士燮。
汉末三国时期,士燮在最南边的交州当土皇帝,境内数十年不遭战火。在岭南及越南的历史上,士燮威望极高,不比秦末的南越王赵佗差什么。
他不像其他诸侯能够随意取代,士燮的族人把持住了交州各郡。
想要收复交州,最好是先拉拢士燮,等士燮死了再武力镇压,清理掉士家在交州的势力。
孙权就是这么干的。
士家不清理掉,留着只会继续影响交州和朝廷的融合。士家也不会甘心交州重新回归朝廷掌控,他们更想以独立的政权形式和朝廷进行“合作”,享受朝廷的拉拢。
始皇可不惯着这些割据势力。
他要天下各地尽归他一人掌控,任何分裂国土的隐患都不会留下。
不仅是士燮,像是公孙瓒这等军阀,始皇也会找机会一并打压下去。老老实实给朝廷当将军就行了,不该想的别想。
扶苏看完士燮送道:
“士燮对中原局势倒是很了解,知道我等已经掌控了十一州,于是干脆利落地选择了投诚。”
大汉一共就十三洲,秦司徒掌控着十一州,这谁敢跟他对着干呢!
士燮不是个傻子,不会再这种时候跳出来唱反调。反正只要他足够乖顺,短期内朝廷不会对他出手,毕竟还要安抚交州百姓。()?()
始皇问儿子:()?()
“吕布在西凉如何了?”
?无字惊鸿提醒您《大秦地府日常》第一时间在[]更新,记住[(.)]???。?。??
()?()
扶苏轻笑:()?()
“他最近演戏演上瘾了,之前还特意去并州撩拨了一下公孙瓒,把公孙瓒气得率兵驱赶他。去了凉州以后也没闲着,又对着马腾演了一波,弄得马腾真以为他和朝廷对立了。”
所以马腾就和吕布打了起来,打得还挺凶的。
吕布过去是为了和马腾抢地盘的,自然不会放水。马腾一边是想保住自己的地盘,一边是想借此再在朝廷这边立点功,问朝廷索要更多的好处,同样没有留手。
不过马腾打仗也不妨碍他派人自己有多辛苦、需要朝廷支援多少粮草财帛的书信,已经发了好几封过来了。
始皇只意思意思给了一波,后头就推脱说直隶也困难,不肯再给了。
扶苏算了算:
“马腾自据守凉州以不出错处来。”
始皇颔首:
“让他和吕布打去,他在西凉雄踞一方,整个西凉都是他的地盘,如何会缺粮?不过是贪心不足罢了,既想赶走吕布,又不愿耗费自己的屯粮。”
扶苏便笑道:
“既然马腾口口声声说自己的大军缺少粮草,不如这样,让他求仁得仁。正好吕布孤身入凉州,是真的粮马兵卒都不足,去抢一波马腾的资源好了。”
你不是说你缺粮吗?满足你。
从现在起,你就是真的缺粮了。
扶苏把打探来的西凉消息秘密传给了吕布,协助吕布依靠精准的信息,截获了马腾的粮队等物资。
而后,吕布收拢了之前因为不愿意背井离乡,留在西凉当地后被迫依附了马腾的韩遂旧部,势力一下子壮大起来。
朝廷看不惯西凉的土匪们拥兵自重,但西凉地处的位置十分关键,又不能把这里的土匪都给一网打尽,免得遇到外敌来犯无力抵挡。
所以父子俩示意吕布想法子把土匪头子全都干掉,剩下的小兵小卒只要换个朝廷出来的正规将领带领和训练,要不了几年就能卸去一身匪气,成为正经的官方军队。
始皇淡淡地说:
“让韩遂的旧部去杀了马腾,而后朝廷以安抚的名义重用马超。马超更在乎自己的利益,马腾的死对他影响不大。”
历史上马超压根没管他爹和兄弟在曹操手下当人质,直接跟着韩遂一起造反抗击曹操,导致曹操一怒之下诛杀了马腾三族。
有史料称这对父子俩其实关系不怎么样,也有人认为西凉这里蛮族风气重,父子亲眷之间的相处方式和中原迥异。
总之,马腾死后只要拉拢马超,马超大概率不会为父报仇。就算报仇,把韩遂旧部推出来顶锅也就够了,大概率牵连不到吕布身上。
扶苏同意了父亲的判断。
随后他又想起蜀汉集团
的另一个人:
“诸葛亮今年多大了?我记得他仿佛是在荆州隐居的,如今荆州局势莫测,别牵连到他才好。()?()”
如此大才,可不能半途夭折。
始皇回忆了一下:
“他似乎与刘协同龄。?()??$?$??()?()”
二人同年出生,刘协才十五六岁,孔明和他一般大,还是个小少年呢。
扶苏翻开电子版史书看了看:
“孔明3岁丧母、8岁丧父,其父原在兖州的泰山郡担任太守。父母双亡之后,叔父诸葛玄负责抚养他们兄弟。()?()”
当时诸葛亮和弟弟诸葛均年纪都还小,长兄诸葛瑾游历在外,已经十五岁了,倒是不需要人操心。
叔父诸葛玄起初被袁术任命为扬州豫章的太守,然而朝廷派了另一个人接手豫章。他便只好投靠隔壁荆州的刘表,又带着两个孩子去荆州避难。
关于诸葛玄的记载,《献帝春秋》和《三国志》的内容存在冲突。前者说诸葛玄会在这两年死于西城居民叛乱,后者则称叔侄三人早就在荆州隐居了。
不过诸葛玄应该就是这两年死的没错,他死后诸葛亮带着弟弟在隆中躬耕,和徐庶等人一起游学。
现在的时间线还太早,像孔明徐庶一类的大才都还没崭露头角。但汉末乱世已经快结束了,等他们弱冠之时,估计只能入朝给大秦干活了。
扶苏翻到了一个新说法:
“诸葛亮的父亲是被曹操屠城时所杀,与曹操有血海深仇,于是辅佐刘备和曹操不死不休???()?()”
始皇不由侧目:
“其父不是早在曹操屠城的四年前就去世了吗?况且诸葛珪是病逝,他所任的泰山郡也不在徐州。”
怎么,曹操杀红了眼,连自己兖州的泰山郡也一起屠了是吧?
扶苏乐不可支,继续往下翻:
“还有一个说法,是说父亲去世之后诸葛亮留在徐州,结果遭逢曹操屠城,只得跟着叔父仓皇逃亡荆州避难。”
始皇:……
那么问题来了,诸葛亮一家闲得没事为什么要去徐州?他叔父又不在徐州做官。
诸葛玄接到侄子之后,是先去的豫章赴任。但豫章太守之位被人抢了,只好再去的荆州。
然而无论他怎么跑,曹操屠城和诸葛亮丧父之间都存在四年的时差。从泰山郡到豫章或者荆州,走得再慢都要不了四个月。
扶苏收起玩笑:
“既然诸葛玄快死了,兄弟二人又要成为无依无靠的小可怜。偏偏他兄长此时还在游学,不像日后那般在江东担任要职。”
所以兄弟二人甚至都不好去投奔长兄,只能继续待在隆中种地。
好巧不巧,诸葛瑾游学的地点就在中原,他是数年后因为中原战乱才被迫跑去江东避祸的。
只要他们把诸葛瑾找到,叫来洛阳给他一个不错的官当。就可以光明正大地以诸葛瑾的名义,将他的两个弟弟接过来。
否则诸葛亮考虑到自己长姐嫁在荆州,还是嫁给的当地望族蒯氏子弟,自然会更倾向于留在荆
州获得蒯氏的庇佑。
始皇听扶苏这么说,
便懂了:
“你寻到了诸葛瑾的踪迹?”
扶苏微笑:
“直隶一片太平,
朝中又有父亲独掌乾坤。诸葛瑾是个聪明人,
自然会确认如今是入朝的好时机,
不会继续观望。”
此时入朝投身秦司徒门下,才能在新朝建立前攒到一定的资历。若能在秦正登基的路上立下功勋,岂不比坐等对方登基后再入朝要强?
诸葛瑾仔细斟酌过后,已经主动来了洛阳城。正在拜访父亲的故交,希望能够得到入朝的推荐。
不过诸葛珪的故交不多,倒是诸葛瑾自己学问扎实,偶然得到了朝中名士的青眼,于是推荐到了扶苏这里。
扶苏特意过此事。
始皇了然:
“诸葛玄还建在,先让诸葛瑾担任一个升职较快的小官。等到诸葛玄过世,想来以他的本事应当已经升职了,也足够庇佑两个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