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刚在机动团的“协助”之下,以各县乡为单位对倭国侨民进行甄别,这不甄别还好,一甄别那些被欺负的老百姓立即站了出来,好似痛打落水狗一样,把手里的大棒子朝侨民的头上摧过去。
一夜之间,那些穿着木屐的男人、背着小被子的女人,仿佛在东三省的地界儿上消失,全部都变成了华国人。
甚至还有不少原本守身如玉的倭国妙龄少女,一夜之间也好像怀春了一般,非要嫁人,而且都要嫁给华国人。
那些原来连一根小拇指都舔不到的流浪汉、穷光蛋,都变成了香饽饽,无论多穷多丑,只要是华国人,就一个字:嫁!
昨天你对我爱搭不理,今天我让你高攀不起。
纵然如此,那些华国男人都躲得远远的,心里跟十几只发春的母猫一样抓痒一般,百爪挠心,但是听着广播里头独立纵队发出的通知:
凡是包庇或诬陷倭国侨民,捏造事实的华国人,一同送进学习班。
虽然除了王猛、李云龙和赵刚大概知道“学习班”是啥,其他人毫不知情,但是肯定不是真的给你一本书让你在那读书的那种。
成王败寇,如是而已。
虽然,纯净计划才刚刚开始,但是山西的煤矿、内蒙的铁路、华中的大型工地,等嗷嗷待哺,都向纯净计划要人。
赵刚无奈,只能紧着条件最恶劣的各种矿井。
他把小鬼子战俘全部打散,重新编组,一百人选出一个队长、一个副队长、一个纪律委员。
队长负责这一百人的吃喝拉撒,包括工作分配、粮食分配等等,副队长负责协助队长工作,而纪律委员负责监督。
队长、副队长以及纪检委员不用干活,也可以吃饱穿暖,但是一旦所管理的队伍有任何反叛或者造反的行为,这三人要是知情不报,立即处死。
当然,主动检举的,不仅仅可以管升一级,还可以调离原队伍,毫无后顾之忧。
赵刚设计这一套制度就是让他们人人自危,像是一盘散沙,无法拧成一股绳。
另外,赵刚还给他们制定了工作量考核制度。
完成工作量的百分之百,混个半饱。
完成工作量的百分之一百二,混个八分饱。
完成工作量的百分之一百五,那就全饱。
所以,不怕你不干活。
越不干活就越饿,越饿就越干不动,最后只能饿死在矿井里,被“优化”。
越努力干活,不惜力气,就吃得越饱,吃得越饱就越有力气,然后周而复始。
总之,没有拉这几十万战俘去打靶就偷着乐吧,还要什么自行车?
那些侨民,也都按照等级送到不同等级的工作岗位,条件依次提高,尤其是懂技术的侨民,更是被划成了第三等或者第四等,能够吃饱穿暖,只要乖乖的“拉磨”、不乱搞事,生命无忧。
侨民土地和产业全部被收为国有,毕竟他们来的时候什么也没带,现在的家业都是从华国人手里抢过去的,现在拿回来也合情合理。
李云龙和王猛看了赵刚的计划,只能说文化人够狠!
此时因为一号作战计划失败,畑俊六大将被免去驻华国派遣军总司令,原华北方面军司令,冈村宁次擢升为派遣军总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