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圆 作品

第76章∶天策上将震惊,楚王竟然还有后手!(第2页)

 换个帝王,只要不随便瞎指挥,也能有如此成果。

 毕竟,李世民能靠这群班底将与臣,短短几年内成为天可汗,这群班底帮李治打下那么大的疆土,又有什么不可能?

 所以盛唐的盛世,其实和李治没什么太大的关系。

 反观李治,还联合武则天杀死对大唐忠心耿耿的长孙无忌。

 那可是他亲舅舅,而且还是长孙无忌捧他上位,他就这么的….杀了。

 杀了之后没有一丝丝

愧疚,甚至还感觉自己做的太对了。

 如此道德与品性,岂不是诉说着天策上将教育失败?

 这几个长孙皇后生的亲儿子,李世民也是当最宝贝儿子对待,结果一个造反后流放抑郁而终,一个直接被流放生死不知,一个杀自己亲叔叔还很高兴,还让自己女人成为史上第一个女皇帝,让李唐皇室遭受血屠。

 李世民的教育,太失败太失败….

 他李宽,可不愿成为那样的父亲。

 “陛下,您有心了,相信孩儿出生,定以您为荣。”

 杜如颜满眼温柔的看着自己男人,她也相信,自己的男人,自己的殿下,将会是个很好的父亲。

 而自己是不是很好的母亲,她,不确定。

 杜如颜总是如此,总是如此…….

 对楚王有着近乎痴迷的自信,自信殿下可以办到任何事情,这世间就没有殿下办不到的。

 而自己,则,不确定了….

 道她会努力的,努力的,去做好母亲,不让自己的殿下失望….

 ….….….….….….

 一个月后。

 大唐。

 北疆。

 云州城。

 这是大唐于镇守北疆的重镇,也是大唐在北疆最繁华的城镇。

 但是,即便是最繁华,可此城中的流民比大唐其他地方都要多很多。

 特别是在冬天。

 按照往常的经验,每天驻军都会清理出来不少被冻死的流民。

 没办法。

 这就是边城冬天的恐怖之处。

 而连这里都经常冻死人,更北方的突厥,死的人只多不少,所以冬天是突厥人最可怕的噩梦,比什么都可怕。

 再说云州城。

 今年的云州城,似乎有些不一样。

 被冻死的流民数量,比去年,少了最少得有七成。

 边军统帅,云州城城主柴绍看着手里的统计,还都以为自己看错了。

 在入冬前,他想着,今年的数量只会增加,而且还会增加不少。

 无他,就因为今年突厥南下,又产生了大批的流民。

 现在,全都涌进了云州城。

 而事实上也确实是如此,冬天来到后的两个多月,冻死的流民数量比往年多太多了,足足多了三倍有余!

 然后。

 就在最近,手里的统计流民数量变少,是来云州城的流民变少了。

 起初以为这只是个例,只有那么一天或者那么几天流民变少,这也是很正常的,毕竟流民流动是呈现波动的,而不是平整。

 然而,这么多天下来,足足半个月了,都是如此,流民来到云州城的越来越少,就不得不重视了。

 奇怪了。

 流民都去哪里了。

 柴绍轻轻皱眉。

 他叫来了副将。

 “这些数字,近半个多月流民来云州城都比往年少,是真是假?”

 “这些,我可要呈给陛下,你不要胡闹儿戏。”

 柴绍沉声说道。

 副将躬身,开口道:“回禀柴大都督,这都是真的,末将怎么敢在如此重要之事上骗您。”

 “百姓今年死得少,主要是因为,从梁国雁云城流传过来的蜂窝煤。”

 副将说道。

 “蜂窝煤?”

 柴绍茫然。

 这个名字,他没有听说过。

 这段时间,主要是他快要忙疯了。

 自从突厥退兵后,幽州满地疮痍,十室九空,有太多事情需要他去亲力亲为了。

 所以,便一直忙着整顿军务,安抚百姓,恢复被突厥毁坏的田地城镇。

 其余的闲杂事情,完全没有心思打理。

 不过即便如此。

 他还是知道近些月,梁国那边发生了政变,是某个杨氏宗亲取缔了原本的杨政道,登基称帝,还立国号为炎,并且还把前隋皇后萧皇后娶了。

 当时听到这些事,柴绍还感叹杨氏宗亲真会玩呢,那前隋帝王杨广抢他老爹妃子,这杨氏宗亲新上任也抢杨广皇后。

 真的会玩!

 当然,柴绍也知道,李唐皇室也没那么纯洁,李世民上位后,也抢了弟弟李元吉的妃子杨妃。

 突厥那边,义成公主也是被抢来抢去,接连嫁给四位可汗,而这四位都是一家人,是

父子、爷孙等关系。

 那义成公主就好像传家宝一样,传给一位又一位下一代可汗。

 只能是….天下帝王宛若一丘之貉,都喜欢抢自己亲兄弟亲爹的夫人,都很乱。

 柴绍一般都把这些当故事听的,那某个杨氏宗亲娶了萧皇后,也算是又加一件饭后茶谈。

 此刻。

 有关于蜂窝煤,副将赶紧给柴绍解释了一遍。

 柴绍眼睛猛地一亮。

 “蜂窝煤价格这么便宜?”

 “效果还这么好?”

 “走走走,去看看。”

 “若是属实,必须要早早告诉陛下。”

 柴绍惊喜道。

 过冬,不仅是对突厥,对于大唐北方也是一个很痛苦的事情。

 若是这种好东西可以流传开来,无疑,能大大降低百姓过冬的压力。

 副将赶紧带着柴绍出了城主府。

 他们在城中逛了逛,几乎家家户户都在使用这种蜂窝煤。

 柴绍还去了几个流民聚集的地方。

 比如土地庙,比如一些破旧的祠堂一类。

 这是流民最喜欢聚集的地方。

 多少可以遮风挡雨。

 但,完全不能御寒。

 可现在不一样了。

 每个流民聚集的地方,都点上了蜂窝煤。

 比外面温暖了很多。

 过冬,不再是难事。

 柴绍真的是又惊又喜,立马快马加鞭让斥候送去了一道折子,并且,带着几块样品,直奔长安。

 大唐需要蜂窝煤的地方太多了。

 并不仅仅只有云州城。

 城主府,柴绍也升起来了蜂窝煤。

 他就坐在一旁。

 感受着扑面而来的滚烫热意。

 “娘的!”

 “能想出来蜂窝煤这个点子,真的是绝了。”

 “没想到,雁云城竟还有如此人才。”

 柴绍忍不住的感慨。

 今年,因为蜂窝煤,能少死很多人了。

 柴绍忍不住面朝雁云城的方向,躬了一身。

 能享受到蜂窝煤,这可真的是天下百姓的福气!!!

 “这么说,我幽州流民们都在自己家乡,用这蜂窝煤过冬了?”

 柴绍问道。

 那副将颇为犹豫,半晌后才回道:“是,也不是。”

 “噢?此话怎讲?”柴绍皱眉。

 副将叹了口气,接着说道:“那雁云城的新帝王神秘至极,我们只知道他是杨氏宗亲,其他一无所知。”

 “很低调的一位帝王,可是做的事情却高调至极!”

 “他派遣军队,给我幽州边境百姓送来蜂窝煤,并且还怂恿他们加入炎国,其中…….”

 那副将还想接着说,但只听“嘭!”的一声,柴绍拍响桌子,怒道:“炎国帝王,他怎敢带走我大唐百姓!谁给他的胆子!”

 副将叹气道:“所以说,柴大都督他做的事情很高调啊。”

 “而在他的怂恿下,有大部分百姓加入炎国,还有部分百姓留守在家乡,用他们送来的蜂窝煤抵抗寒冬。”

 柴绍瞪大眼睛:“真….真被策反了?我大唐百姓?”

 副将点头道:“是啊,死在我大唐边境的流民太多了,那些流民对大唐没有信任,而炎国能给他们带来生的希望,所以大部分人就加入了。”

 这是副将自己的猜测。

 他不知道具体情况,根据现有情报判断出来的。

 恐怕….

 他怎么也想不到,招降那些流民的最主要条件,是白虎将军招降他们,是幽州的守护神前来招降他们加入炎国,而不是因为区区的蜂窝煤,就让他们背叛自己热爱的大唐。

 可惜,他不知道。

 他,以最大的恶意,去揣测这些流民。

 “该死!这件事,也速速上报给朝廷,让陛下知道,梁国并不安稳,不是用打仗扰我大唐,而是策反,这事重大,必须传给陛下让陛下早做判断!”

 副将顿时站直拱手:“是!!”

 他很快退下。

 不久后,原本在浮水镇生活,但个把月前被白虎将军送回来的郭松,走进了这里。

 “郭松。”

 “柴大都督,您有事找我?”

 柴绍叹气:“是

啊,最近发生了很多事情。”

 柴绍一一讲述梁国事变,以及蜂窝煤事情。

 当听到这些事情后,郭松眼眸明亮了起来。

 他情不自禁的眺望浮水镇方向,目光柔和。

 殿下,您,称帝了啊….

 可曾带给救回来的汉人呢,一个,栖息之处….

 您,肯定可以的,毕竟世间没有您办不到的事情,是啊!汉人们,哪怕是身处梁国与突厥草原,也有居身之所了,是您的炎国….

 郭松只觉得与荣有焉。

 柴绍看在眼里,眼眸闪烁,随后笑着问道:“郭松,你是从那片土地逃回来的,那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你逃回来,是不是和那上任的炎国帝王有关?”

 郭松闻言,迅速回神,忙着摇头:“不不不,柴大都督,没有关系!”

 “我和回来的汉人们,都是白虎将军救回来的!”

 柴大都督冷哼一声:“还是如此说辞,当本将军可不信,到底是怎么回来的!”

 郭松咬牙道:“是白虎将军,救我们回来!”

 柴绍继续问,郭松继续说白虎将军救回。

 他逃了数次,退了一次,这一次,他不会再退了…….

 所以回答,不曾更改。

 今日也是如此回复….

 柴绍已经接连了问问好几天了,不止郭松,其他从梁国回来的汉人也问,可他们始终坚持是白虎将军救回。

 柴绍知道事情不是如此,可他们不说,自己能有什么办法?

 叹了口气。

 柴绍望向炎国方向,那边到底发生了什么,让他的亲信郭松,都对自己不说实话….

 不知怎的,柴绍感觉到了一股危机与不安。

 几天过去。

 有关于梁国国号更改为炎国,并且新任炎国的帝王,迎娶萧皇后的消息,逐渐传入幽州里。

 幽州人们饭后茶谈,不禁笑着说,那边的炎国帝王真会玩,是一件够乐的乐子。

 而那些从梁国,被白虎将军送回来的汉人百姓,听到这消息,都是情不自禁眺望浮水镇方向。

 目光中,尽皆充满荣耀。

 殿下,您,称帝了啊….

 .…….….….….….

 大唐。

 长安城。

 太极宫。

 年到了

 国号正式更正为了贞观。

 经历过过年时的热闹之后,大唐逐步重新安静下来。

 不论怎么说,热闹总是短暂的。

 热闹过后,就要开始考虑面对现实问题。

 这个时候,也正是到了长安最冷的时候。

 但,百姓也都看到了希望,年即将过去了,就代表着春天快要来了。

 紧随而后的就是春耕。

 只要地里长着庄稼,一切就都有盼头。

 如此,那刺骨的寒风似乎也能忍受了。

 百姓们期盼着春耕,李世民也期盼着开春。

 各种政令他都开始着手签发和修改,而这些政令的实行和推广,等到能看到效果的时候,差不多也得是春天了。

 今日。

 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魏征他们都在太极宫,正和李世民商议着政事。

 进入贞观朝,他们也一下子忙碌起来了。

 各自都得到了自己想要也应该得到的爵位,一个个位极人臣,成为了大唐真正的国柱。

 讨论完之后,长孙无忌留了下来,开口道:“殿下,魏征有谋反之心。”

 李世民瞬间瞪大眼睛:“辅机,话不能乱说,魏征….是!他是东宫旧臣,而且还是隐太子嫡系,可他这些月做的事情,你我皆看在眼里。”

 “以他的性子,若是叛变,怎么会等到今天!”

 长孙无忌说道:“陛下,您也说了,他是东宫旧臣,东宫当初被我等如此对待,他身为隐太子心腹,如何能平息内心怒火?”

 “他叛变之事,十有八九,即便没有,有玄武门之变影响,指不定哪天叛变,他能力强大,投靠谁对我们都是一种莫大的威胁,还不如杀了直接一了百了!”

 “现如今,朝廷已被我秦王府旧城牢牢掌握,幽州也在不断清理隐太子残党,魏征被杀了,没有谁会说什么!”

 李世民闻言,头疼的揉了揉脑袋。

 也不知魏征到底哪里惹到辅机了,让辅机这么想要杀他,还凭空扣了个叛变帽子。

 当然。

 也有可能是利益。

 魏征占据的官很大,若是他死了,那么他李世民只能是让关陇贵族上任,换句话说,长孙无忌等关陇士族力量又增加一分。

 这朝堂上的风雨,可谓是腥风血雨。

 李世民觉得自己不能继续纵容下去了,便怒道:“辅机,魏征当初他投降的时候,你便建议朕杀了他。”

 “结果他叛变了吗?没有!”

 “结果你现在还是这个想法,这样,你给朕去,把魏征带到太极宫来!”

 长孙无忌虽然不知道李世民想做什么,但还是按照吩咐去找魏征,要把他带来太极宫。

 他走后。

 李世民也没闲着,让人备好了一个大箱子,就放在太极宫中央,无比显眼。

 而等魏征到来后,他单独留下魏征和长孙无忌,让其他所有人都退下。

 “陛下,臣要辞官!”

 魏征拱手,直言不讳道。

 李世民问道:“为何?”

 魏征怒气冲冲瞪了眼长孙无忌:“还不是某人看臣不顺眼,大不了,臣直接告老还乡,免得走来走去,脏了某人的眼。”

 被内涵的长孙无忌没有回话,也没看向魏征,而是神游天外,一副事不关己模样。

 李世民叹气道:“魏征,你有怨气想走,朕能明白,所以,朕特地给你准备了个箱子,里面都是盘缠。”

 “念咱们君臣一场,也不容易,这些钱你都带上吧。”

 魏征看了眼,开口道:“好,多谢陛下!”

 魏征向李世民拱手行了一礼,然后来到那大箱子前,动手去举起来。

 然而使劲咬牙力气,也没提起来。

 李世民眼眸闪烁,笑着问道:“魏征,多了还是少了?”

 魏征无奈道:“陛下,臣提不起来,要不臣不走了吧?”

 李世民笑道:“好,那就不走了!朕以后保你!”

 这大箱子,其实不重,连个十几岁孩子都能提起来,魏征怎能提不起来?

 他故意提不起来,然后借此机会询问李世民,试探李世民的态度,要不要自己走。

 结果李世民也表明了态度,他要他留下,也会保他!

 君臣之间,借着大箱子试探了双方态度。

 长孙无忌还蒙在鼓里,而当魏征和李世民有说有笑去用膳时,他这才前去试着提起大箱子。

 结果,一下子就提起来了。

 顿时。

 恍然大悟。

 “原来,陛下还是要保魏征,而且,还是死保….”

 长孙无忌眼眸微眯。

 旋即,叹了口气。

 “罢了罢了,此事,我不管了。”

 终究是和李世民一起玩到大的,感情深厚,既然李世民还相信魏征,他也,无话可说。

 另一边。

 和魏征用完膳后,李世民正准备回太极宫处理政务,但在此时却有斥候来信。

 “报!!”

 “陛下,房尚书在楚河村有大发现,他找到了一条暗道!在里面找到楚河村与楚王潜藏之物,第一件似乎叫什么曲辕犁,房尚书请陛下前往查看!”

 闻言,李世民瞪大眼睛,满脸不敢置信:“什么?楚河村竟别有洞天!”

 ….….….….….….

 ps∶感谢书友20220323075009528的200书币打赏,感谢感谢!!

 另外。

 新的一月,求些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