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煮天命 作品

第487章 太虚幻境的安排,以及打乱的命运红线(72k)(第2页)

 【若有绝世天骄记得甄文卓的记忆,再来寻找李娴的话,那这份情孽,就变得清晰了。】

 【这会符合破镜重圆的典故。】

 楚无疆越想越有道理。

 太虚幻境拥有最顶级的桃花运,可以安排人的姻缘,某种意义上来讲,它干涉了命运。

 ……

 天京,民屋楚无疆在下棋的瞬间,一名样貌俊朗的读书人突然从睡梦中醒来,老妇人见状喜极而涕,连忙抱住儿子,哭泣道:

 “儿啊,你终于醒了。”

 “早知如此,十年前就不该让你去国公府做帮工,负责二公子的出殡,害得你丢了魂魄。”

 “这些年来,你动不动就睡上一天,这几日更是睡了三天三夜。”

 “娘真是悔不当初啊。”

 读书人看着拥抱自己老妇人,忍不住开口道:

 “你是谁?”

 “儿啊,你怎么连娘都不认得了。”

 老妇人泣涕涟涟,读书人闭上眼睛,有些痛苦地说道:

 “孩儿好像做了一个很长的梦。”

 “只是梦里的事情,有些记不得了。”

 命运似乎在这一刻启动,太虚幻境也在暗中运作着。

 ……

 “记不得,那就忘了吧。”

 楚无疆在灵觉的帮助下,终于看到书生惊醒的模糊场景。

 他的猜测是对的。

 甄家的二公子,那个死了十年的男人,他用了某种秘法,转世投胎。

 大梦惊醒,前世记忆即将归来。

 届时楚无疆摧毁宁荣二府的举措,将会结下深刻的仇恨。

 楚无疆可不会任由对方苏醒,他将棋运催动到极致,直接落下一子。

 砰!

 一瞬间,李娴的棋局陷入绝境,大败亏输。

 至于那名醒来的读书人突然惨叫一声,他仿佛遭到了重创,昏迷过去。

 记忆,再次被封印。

 民屋的老妇人连忙喊道:

 “儿啊!”

 “你怎么了。”

 等到读书人重新醒来,不由得开口道:

 “娘,我又睡着了吗?”

 老妇人这才放心下来,连忙说道:

 “儿啊,娘给你找了一个媳妇,算命先生说她运势很好,能镇得住邪祟。”

 “她一定能帮你早日康复。”

 这名读书人突然露出痛苦的神色。

 我是谁?

 我又在干什么?

 为什么这句话会让我难受?

 楚无疆的棋运勾连着两人的命运,在棋盘上激荡。

 不管太虚幻境的主人,布置了多少诡谲的姻缘,楚无疆都没有让她得逞的想法。

 你安排好的,楚无疆不同意。

 既然对方不给机缘,楚无疆就破坏掉她的安排。

 有多少破坏多少。

 从王琰反应来看,只要是他采取正确的措施,就不怕情孽反噬,还能小赚一笔,何乐而不为呢?

 李娴望着眼前的棋局,长叹一声道:

 “罪妇输了,侯爷的棋艺学究天人,怕是国子监的祭酒大人,柳博士也非侯爷的对手。”

 李娴在棋坛的地位太低,来不及接收传奇一夜的信息,哪怕是太子殿下等人,也没有得到太明确的情报,棋手们在这里保持着默契。

 楚无疆笑了笑说道:

 “他们当然不是我的对手。”

 “李夫人可以再努力,什么时候赢了都行。”

 李娴摇了摇头,轻声说道:

 “罪妇不是侯爷的对手,即使练上十年也是如此。”

 “柳博士说过,围棋这种东西,对天赋不够的人,是有极限的,不比武道可以堆砌资源。”

 李娴不是热血漫的主人公,她不会尝试屡败屡战。

 一个人哪怕再有斗志,也不代表他能证明数学难题。

 围棋也是如此。

 她迅速认清事实,低声说道:

 “罪妇输了,只想请侯爷宽容,做个交易。”

 楚无疆笑道:

 “夫人请讲。”

 李娴咬牙道:

 “罪妇愿献身侯爷,但侯爷不能碰甄家的其他女子。”

 王琰和丫鬟萍儿都惊呆了,尤其是萍儿忍不住喊道:

 “二少奶奶,你在说什么糊涂话!”

 “侯爷本来没说要的……”

 王琰立刻捂住萍儿的嘴巴,解释道:

 “这丫鬟被罪妇宠坏了,有些没大没小。”

 楚无疆笑了笑说道:

 “无妨,倒是李夫人,何出此言?”

 李娴深吸一口气道:

 “侯爷宁可放弃荣国公府的海量家资,也要带走甄家的女子。”

 “可见侯爷重色不重财。”

 “罪妇不算什么国色天香,却有自信不会爱上他人,屈服任何人。”

 “所以侯爷只有通过交易,才能得到罪妇。”

 李娴身上的运势极强,属于强迫她的人,一定会遭受反噬,哪怕楚无疆的命硬,也不能随便结下情孽。

 那她要献身了吗?

 不,这只是一个阴谋。

 楚无疆能感受李娴的情绪意外的沉静,不像是自暴自弃,加上她也修炼神魂秘术。

 那么其中的计策便呼之欲出。

 楚无疆笑道:

 “李夫人守寡十年,乃是京城远近闻名的节妇,由京兆尹亲自颁发的贞节牌坊。”

 “本侯动您的话,您就可以作为要挟,作对吧。”

 李娴闻言脸色一白。

 她就是这么盘算的,借着输棋假装献身,然后录下影像,向朝廷伸冤,或者作为谈判筹码。

 如今阴谋暴露,她只能连声辩解:

 “侯爷误会了,罪妇岂敢!”

 楚无疆笑了笑说道:

 “那你悄悄放出神魂,试图记录什么?”

 俗话说关公面前耍大刀。

 楚无疆经常使用天魔念头,给敌人录下影像,李娴刚悄悄地动手,一下子就暴露出来。

 李娴还算有几分急智,她违心喊道:

 “那是罪妇不曾见过侯爷这样俊美的男子。”

 “特意记录下来。”

 “是罪妇寡廉鲜耻,动了凡心。”

 王琰见李娴犯了傻,帮着说话道:

 “侯爷,二妹只是一时糊涂。”

 “二妹,快跪下道歉。”

 李娴连忙起身跪地。

 楚无疆则摆手说道:

 “不必了,小事而已。”

 “更何况她这计划,只是痴心妄想罢了。”

 王琰正不明所以,楚无疆随口喊了一句:

 “宁儿。”

 原本负责抄家的司马宁连忙跑了进来,喊道:

 “主人,奴婢来了。”

 “京兆尹给侯爷送来一份纸条,上面写得可有意思了。”

 司马宁跑进书房,望着李娴狞笑一声道:

 “你这贱婢,以为贞节牌坊是什么护身符吗?”

 楚无疆

轻声道:

 “宁儿,不必动怒,念给她听。”

 司马宁立刻拿起衙门送来的纸条,朗声喊道:

 “京兆尹查明,李娴虽出身良家,然行事失德。”

 “她自嫁入高门,未尽孝道,婚后无嗣,甄家老太君因其不孝,书写休书遣归。”

 “李娴既失妇德,不孝父母,不配得贞节之名,遂判夺其牌坊,以儆效尤,俾正家风。”

 不可能!

 李娴几乎要晕厥倒地。

 她所能依赖的底牌,不过是贞节牌坊。

 这对于儒门来说,是值得夸耀和捍卫的。

 楚无疆身为堂堂的朝廷命官,去欺负一个寡妇,一个贞节烈女,一样会名声大损。

 她试图用这些去做谈判,保护甄家其他女子。

 但李娴忘了一点。

 她能想到的事情,别人也能想到。

 太子殿下为了酬功,岂会在乎区区一个寡妇?

 欺负贞节烈女的名声不好,那就釜底抽薪,取消你贞洁烈女的称呼。

 楚无疆淡淡地说道:

 “李夫人,这场游戏你玩不起的。”

 “荣国公府已经衰败,如今虎兕环绕,人人都想咬上一口。”

 “正巧了,京兆尹的钱大人正想投靠太子殿下,他二话不说,直接就写下这份文书。”

 “树倒猢狲散,没人保护你的话,这贞节牌坊一文不值。”

 李娴已被写下休书,还是老太君亲笔认证,现在成了她的致命死穴,钱大人再怎么可怜李娴,他也会毫不犹豫,写下文书,剥夺李娴的贞节牌坊。

 当老太君出卖掉甄家的女子后,她们就只能任人宰割。

 李娴瘫坐在地上,喃喃自语道:

 “他们怎么能这样。”

 “我没有失节啊……”

 侍女萍儿连忙扶住李娴,小声说道:

 “二少奶奶,这都是命。”

 萍儿于心不忍,她知道李娴在荣国公府过得有多苦,几乎是过着苦行僧一般的日子。

 相比于侯府其他女子享受养容丸,独参汤,灵米等等,她却拒绝了全部,只吃寻常食物,勤俭自苦。

 侍女不由得说道:

 “侯爷要是需要女子侍奉,不如由奴婢代劳吧。”

 楚无疆笑了笑说道:

 “你们把本侯当成什么人了?”

 “本侯一向是不好色的。”

 这鬼话一出,书房里其他四人竟没一个相信,司马宁差点笑出声来,王琰白了一眼。

 至于侍女萍儿眼皮直跳,显然也是不信。

 楚无疆轻声道:

 “本侯喜欢自愿,不会欺负一个寡妇。”

 “所以李夫人,你可以回去了。”

 王琰这才想起,本来楚无疆也是打算放她离开的,是她主动索取,才有这样的结果。

 李娴则是神情恍惚地看着楚无疆。

 现在的楚无疆反倒表现得像个谦谦君子,配合身上的书卷气,反倒有一种令人心动的感觉。

 李娴低声道:

 “侯爷,您究竟意欲何为?”

 楚无疆笑了笑说道:

 “夫人若是自愿,本侯定当笑纳。”

 “在此之前,就请夫人仔细思量。”

 李娴身上的桃花运太硬,不让对方心动的话只会结下情孽,使得甄文卓的转世突然惊醒,觉醒十世记忆。

 楚无疆可不会做这好事,让对方继续迷糊下去吧。

 黄粱十梦,副作用极大。

 如果楚无疆没有猜错的话,那位甄家的二公子才是真正的狠人。

 他选择李娴作为锚点,让自身的记忆苏醒,变得更加容易。

 哪怕荣国公府衰败了,李娴也会为他守墓到死,等到他记忆部分恢复,再寻找上门,一举突破。

 若楚无疆没有横插一脚,这甄文卓的计划还真不错,一旦他觉醒十世记忆,就能取回前世的宝藏,财富,实力。

 届时他就能王者归来,甚至操控甄家的先祖遗骸,一下子成为天下有数的强者。

 楚无疆给了他一句话。

 洗洗睡吧。

 汝妻子我养之,汝勿虑也。

 李娴的神色有些复杂,坚定地说道:

 “侯爷,罪妇不可能自愿献身的。”

 “即使侯爷再好,也不行。”

 楚无疆笑吟吟说道:

 “无妨,本侯不缺女子,你且回去便是。”

 李娴惊讶地起身,她没想到楚无疆真的会讲绅士风度,不由得道了一个万福道:

 “多谢侯爷。”

 楚无疆忽然喊道:

 “等等。”

 李娴停下脚步,以为楚无疆要反悔,低声说道:

 “侯爷还有什么要吩咐的吗?”

 楚无疆轻笑一声道:

 “

本侯送你一首诗好了,愿你早日摆脱地牢。”

 还没等李娴反驳,楚无疆便提笔写下一首诗歌,赠与李娴。

 李娴接过纸张,不由得吟诵起来:

 “深闺寂寞半生寒,冷月孤灯对枕边。”

 “休向清愁添旧怨,春风自会度流年。”

 这诗歌不算写得多好,却有几分怜惜之意,原本寡欲的李娴脸上浮现一丝红晕,逃离现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