艽尘 作品

第三百四十四章 翰文授官(第2页)

 陈霄放下笔,接过信,打开来看。 

 信上说了些他在京都的见闻,又提起前些日子爆出的春闱舞弊案。 

 此案牵连甚广,许多举子下了大狱,时任礼部侍郎的主考官钱守节一并被羁押。 

 天子下诏,命中书舍人汪琦与知制诰俞万忠为主考官,主持复试。 

 复试后,数十名举子被革了功名,时任礼部侍郎的主考官钱守节被贬为邓州刺史。 

 负责春闱纠察的监察御史王晏、申岳失职,各降一级,调任地方官。 

 五月,朝廷下诏置制科曰:“今复置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博通典坟达于教化、才识兼茂明于体用、武足安边、洞明韬略运筹决胜、军谋宏远材任边寄等科。” 

 其数有六,故称“六科”。 

 陈翰文参加了制科,授大理寺评事。 

 陈霄的目光落在信上“武足安边”四字上,神情凝重了几分。 

 此科乃是朝廷招收武将,用来安定边疆防务,通过武足安边科考试的武将则可出任边疆的将领。 

 朝廷是要对地方上用兵了么? 

 陈霄凝视着手中的信,眼中满是锐利明亮的光。 

 她头也不抬的吩咐着:“去

请周先生来!” 

 周行应了一声,和百宁并肩出去。 

 片刻后,周先生进来,拱手道:“大小姐!” 

 “听周行说,堂少爷从京都来信了,制科情况如何?”周先生在下首椅子上坐下,接过碧叶端来的茶,浅饮了一口,放在一旁。 

 陈霄将信递给碧叶,碧叶接过,拿给周先生。 

 “先生看看!”陈霄从书桌后起身,走了出来。 

 周先生接过信,一面捋着胡子,一面看。 

 将信看完后,周先生将信交给碧叶,他频频点头,面带笑意道:“不错,与我预想的差不离!” 

 “大理评事,从八品下,品虽低,但因掌推按、断狱权力,比起同等品级的官员来说,更受朝廷重视,在用人选人等方面相对来说也会更严格一些。” 

 “而且,朝廷曾有勅:大理评事,缘朝要子弟中,有未历望、畿县,便授此官,既不守文,又未经事。自今以后,有此色及朝要至亲,并不得注拟。此条敕文,是说朝廷势要至亲,没有经历望畿职务,不能担任大理评事,要求不要将大理评事轻易授给朝廷势要的子弟或至亲。” 

 “可堂少爷并没有出任过望县、畿县的职务,却仍然授予了此职,想来是考量了咱们江南的缘故。” 

 陈霄点点头,接过碧叶手中的信仔细收好,她浅笑着说道:“先生说的是,大理评事可以隔品提拔,而其他官员必须依次授任,可以看出朝廷对大理评事一职的重视。想来以往担任大理评事者,常有朝廷势要的亲戚,所以才做此诏书。” 

 “此次朝廷破格授予堂兄大理评事,他拥有了出使推按刑狱的权力,出任三司使,参与外出推覆案件,想来再过些时日,以他的才能必定有一番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