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在位期间恢复了中原王朝特有的制度叫经筵日讲。简单的说就是皇上召见各种有学问的人给他讲课,这项制度最早是汉武帝刘彻开始的,因为刚开始继位的时候刘彻知道自已的水平还不够,所以找来不少学派的人来讨论,因为他不想照搬之前的方法,想做的积极一些。顺治本人也对这件事情比较认可,毕竟闭门造车肯定是不行,没有高人指点你就是累死也参不透这其中的奥秘。我们现在的孩子要找名师指点就是这个道理,稍加指点这个一下子就通了,但是你不指点,可能就转不过来这个弯来。
早在康熙八年就有大臣给皇上上书奏请开设这个经筵日讲。康熙皇帝听后非常欣赏,完全赞同这个观点,马上命令礼部准备这件事,到了康熙学霸这,他认为,过去开讲的这个频率太低,既然要讲。那就把这个经筵的频率改成日讲,每天讲,年年讲,月月讲,日日讲,为了使这个经筵日讲不拘泥于形式。皇上亲自圈定,这个学讲官员的名单由谁来给我讲课,最终从这个隶部工部翰林院这些部门儿当中精心挑选了16名讲官。又从这16个讲官里挑选出十个作为日讲官,每天给他上课的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康熙十年三月十七首开经筵日讲一讲就讲了十五年,这十五年风雨无阻,这期间出现了三藩之乱,因为当时的国事非常的繁忙,所以就有大臣提议让皇帝休息下,建议这个经筵日讲暂停,但是康熙是坚决不同意,他认为国事政事虽然重要,但是学习同样重要,他还曾经戏言说他不如果不干皇帝了,可以去做一个博学的鸿儒。
任何历史都可以对我们有借鉴的地方,对于康熙的学习,对于我们的教育我想的是如果父母言传身教,不是下班回家就玩手机,而是跟孩子们一起读书;让孩子对学习有了兴趣;再加上一个非常有经验的老师,这三点都具备的话,您的孩子在学习上不说可以超越学霸康熙吧,至少学习的成绩应该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