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东吁改革(第2页)

 而贾珠崛起的太容易了,一个人,十年左右,就打了一个个大胜仗,占领了一大片土地。

 南安郡王只想问问老天爷,为什么这么不公平?

 同样都是勋贵,为什么他们的剧本会有这么大的差别?

 史鼐和李叔正也是彻底没脾气了,他们到现在都还没把广南府和曲靖府收复,贾珠都已经占领一国了。

 同时,他们也决定,以后不和贾珠作对,这就是天命之子,拿下一国比拿下一府还容易。

 东吁十万将士都没能给贾珠造成麻烦,他们几万人马又能起到多大作用?

 如果他们真的遵照隆正帝的命令,联合南安郡王和云南土司对贾珠发难,就算赢了,他们俩也是大乾的罪人,事成之后,隆正帝也可能会把他们推出来当替罪羊。

 不管输赢,他们俩都没什么好处。

 陕西的林如海已经安排百姓完成了今年的春耕,约有三分之二的土地都种上了粮食。

 听闻贾珠已经占领东吁,林如海既喜又忧。喜在贾珠的势力范围又扩大了,忧在贾珠和隆正帝的矛盾越来越不可调和了,他们俩之间早晚会有一场争斗。

 他虽然支持贾珠上位,但也不希望贾珠背上一个谋朝篡位的罪名。

 神京的隆正帝气的暴跳如雷,本想消耗贾珠的力量,没曾想又给贾珠增加了一个根据地。

 而且,阿那毕隆投降的国书并没有送给隆正帝,而是送给了贾珠。

 贾珠只给隆正帝写了一封战报,“阿那毕隆已经投降,末将正在帮助东吁平叛。”

 其中战争的经过,两军的伤亡,战胜的缴获,一个字都没提,仿佛隆正帝是一个局外人。

 阿那毕隆和贾珠还把他当成是大乾的皇帝吗?简直欺人太甚。

 除了气愤,就是害怕。

 贾珠在陕西的时候,隆正帝就怕他造反;现在,他对贾珠的畏惧一点也没消失。

 贾珠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东吁王城,让阿那毕隆臣服。

 这是不是也意味着贾珠要攻打神京也是易如反掌?

 除了大义,貌似他已经没有多少手段可以限制贾珠了。

 满朝文武,溜须拍马的人不少,但是没有一个真正为他排忧解难的人。

 贾珠对皇权的威胁,每个臣子都看得见,但就是没人提出一条有建设性的建议。

 太上皇以前提出的对付贾珠的三条计策,如今看来也没有发挥任何作用,捧杀却没能真的“杀”了贾家和贾珠,贾珠的势力已经如日中天。

 气归气,恨归恨,隆正帝对贾家还是恩宠至极,没有任何怠慢。

 前几天,李纨和素云为贾珠生了一儿一女,隆正帝就立即派妃嫔前去慰问,并送去了礼物。

 今日,得知贾珠占领东吁的消息,隆正帝压抑着火气,写下敕封的圣旨。

 封李纨之女为县主,封素云之子为男爵,一出生就恩宠加身。贾兰就不必封了,他是贾珠爵位的继承人,至少是候选人。

 敕封庶子,其实也有挑起贾珠后代嫡庶矛盾的意思,在贾兰袭爵之前,他是没有爵位的,就要被庶子压一头。

 既然没办法动贾珠,那就想办法对贾珠的后代动手。

 哪里有权力,哪里就会有斗争,贾珠的儿子们也一样。

 虽然他们还小,但也可以提前种下兄弟不和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