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吾 作品

第1524章 饱含杀意的解答,爱国商人(第2页)

 除了他们在宁远互市招商大会上的支持,以及协助朝廷处理诸位挤兑汇票的事儿外,之前他们在当地的所为,诸位应该清楚吧,本指挥使就不多重复了。

 徽州阮家,第一代家主阮弼去过芜湖的诸位应当不陌生,富不忘本,乐善好施,榷赋占了芜湖大半,

 万历二年倭寇进犯芜湖,阮弼倡议在芜商绅捐资,一人之力,承修西城门之资,也就是现在的弼赋门。

 阮康文自陛下登基后多次遵从陛下旨意,帮我们解决了很多的问题,善举诸位应该知晓。

 同安陈家商号的上一代家主陈申,万历二十二年,扶桑出兵朝鲜,意欲攻占辽东,当时他刚好在扶桑行商,便连夜逃走,将此事告诉巡抚赵参鲁,

 赵参鲁又六百里加急告诉兵部,为朝廷出兵支援朝鲜争取了时间,陈家也因此受到朝廷表彰,之后行商也是遵从朝廷,在当地颇有善举。

 抚州朱家上一代家主朱均旺和陈申差不多,万历五年在广州从商,被倭寇掳走到九洲岛萨摩国为奴,被卖与福昌寺抄经本,因为精通医术,得到一些人的信任,

 但他是身在扶桑心在大明,丰臣秀吉征服扶桑诸部后欲进攻朝廷,借此进攻大明,朱均旺得知消息后三次渡海回大明将情报送回,

 露梁海战的胜利,朱均旺是功不可没的,也受到了朝廷的表彰,因为精通医术,所以朱家一直都是从事药材生意,

 在当地救死扶伤,设置了很多处的义庄和学塾,身受当地百姓拥护。

 还有广东的叶家等几家在当地的名声都还算不错。

 现在这里汇聚了大明近三成的商队,本指挥使刚刚所说的消息诸位稍微打听一下就知道真假了。”

 说到这里,李若涟声音低沉了几分,但更加的冰冷了:“这些爱国拥护朝廷的商号道府都不批,那还能批准谁?

 如果是这样,那指挥使倒是想亲自下去走一遭了,看看你们当地是不是都已经达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富商乐善好施,官员勤政爱民。”

 呼……

 刚刚质疑的几名商人浑身一哆嗦,额头密密麻麻的全是冷汗,眼中满是恐惧之色。

 眼前这位是谁?那可是大明存在两百多年、震慑百官的锦衣卫的指挥使大人。

 他所到之处小儿不敢夜啼,若是让他到了他们所在的州府,他们在当地所干的那些儿绝对是无所遁形。

 栽赃……,嗯……找茬纠错锦衣卫是专业的。

 即便是他们自身没问题,那当地的官员和其他商人在事后也会明里暗里的打压他们。

 你他妈的都把锦衣卫指挥使招来了,不打压你打压谁,谁知道你下次会不会把皇帝也招过来了?

 可李若涟不解释还好,一解释,别说是质疑的商人,连普通商人也觉得奇怪了。

 可他们也搞不清楚到底是这些商人爱国的因素在先让他们无条件支持朝廷,还是朝廷私下找了他们,让他们在这个场合让他们无条件订购。

 这些商人在想什么,天天跟官员们斗智斗勇的李若涟自然是知道的,脸色瞬间冷了下来,双眼如刀的扫视着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