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石头从远处射来,砸在城墙上,发出咚咚咚的声音,成都守兵也是惊惧万分。好在张任在梓潼挨过投石攻击,知道这玩意也就那么一回事,以成都的坚固城墙,就算挨上几个月都未必会塌陷。他尽量把士兵安抚好。
刘璋隔三差五地来到城头上,看到远处飞来的石头,初时也是畏惧,慢慢地才恢复过来。
……
早在刘敬大军来临之时,刘璋就做了充足的准备,囤积了足够的粮草。刘敬大军来临时,城门紧闭,街上也施了净街令,不允许百姓出来。
刘敬大军攻城已有十几天时间,除了最开始的一战后,其余时间都不攻城。百姓的胆子渐渐大了起来,开始走出家门,所谓的净街令也越来越宽松。为了生计,有些人甚至还开门做起生意来。当然,大多数百姓还是恐惧万分。
一天天亮之后,成都各街道的地上突然多了不少小纸条。有好奇的人捡了起来,打开一看,里面的内容都是刘璋怎么无能,给成都百姓带来灾难的话。百姓虽然大多不识字,但城里识字的人可不少,这些内容在成都城内迅速传开。
又过了两天时间,街道上又莫名其妙地出现一些小纸条,里面的内容都是,刘璋如何忤逆上天,刘敬顺应天命,才会兴兵攻打成都,本想强行攻城,但不忍成都百姓受苦受难,才暂时休战。
不用说,这些小纸条都是暗影的士兵传播的。连法正和张松都觉得奇怪,他们这才知道,除了与他们能接触的几个人外,刘敬还在成都城内藏了不少人手。
两波小纸条谣言攻击,成都城内谣言四起,人心惶惶。刘璋曾派人调查小纸条的来源,却是一无所获。
刘敬大军驻于成都南门,并未攻打其中三门,但他仍派了些小部队,潜伏在三门附近,监视成都。
初时,三门动静不大。慢慢地,三门开始频繁打开,有些人从里面悄悄出来。刘敬得到消息后,并未阻拦,因为这些人大多都是老幼,应该是城里面一些人的家眷。如今成都已是朝不保夕,里面的人自然会想办法把家眷送出来。
……
衙署里,刘璋正在发脾气。
“张裔,我让你镇守城门,你为何私下打开城门,让城里面的人出去。”
刘璋知道自己手下一些人正准备逃跑,有些人悄悄地把家眷弄出城,但法不责众,他不可能同时责怪那么多手下,只能责问负责镇守城门的张裔。
张裔,字君嗣,成都本地人,在刘璋手下效力多年,也是得到刘璋的信任。
“州牧,非我打开城门,乃是一些士兵私下打开城门,我亦无法阻拦。”
“你奉命总督三门,我早已下令,三门不许私自打开,若刘敬大军趁机攻入城,你该当何罪?”
张裔不敢争辩,连忙行礼:“我明白了,州牧放心,我必会看紧三门,必不会再放人出去。”
“好,下不为例,否则我必杀你。”
一顿责骂后,刘璋才让张裔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