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戚继光讲的两国谈判过程,三娘子沉思了一会儿,说:“戚将军,鞑靼加入大明的事情不好办。两国实现和平不打仗,应该还是可以谈的。”
“鞑靼人只是想让明朝把边境开放,让两国的百姓可以做生意,交换物品,这有什么不好的?俺答汗为此甚至愿意向明朝皇帝称臣,纳贡。你们明朝为什么不答应?”
“为什么?这你还用问我?”戚继光脸上露出嘲笑,心里却是尴尬的要死。
“因为我不知道,所以问你。这有什么错吗?”三娘子更好奇了,“你倒是说说,开放边境贸易,对两国分明都是好事,明朝怎么就不答应?”
“土木堡之变,难道你真不知道吗?”这在明朝来说,绝对是一段屈辱的历史。戚继光不愿意提起,但面对眼前这个求知欲强烈的三娘子,他却不能不说。
明朝的第六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镇执政期间,瓦剌入侵。朱祁镇率领五十万大军御驾亲征,却由于他自己不懂军事胡乱搞,导致五十万大明精锐全军覆没。朱祁镇本人也在土木堡被瓦剌军重重包围,并抓了俘虏。
土木堡之变,对整个大明朝都是奇耻大辱。有这么一个血淋淋的前车之鉴,也难怪后世历代皇帝,都对西北游牧民族深怀戒惧。
开放边境,在国境线上设立两国贸易集市,分明是大好事,明朝皇帝为什么不同意?还不是害怕鞑靼也像瓦剌一样,趁机进攻明朝?
又不是没先例,俺答汗当年就曾经率领鞑靼骑兵杀到京师郊外,烧杀淫掠了半个月才走。前有英宗的土木堡之变,现有本朝庚戌之变,你让明朝君臣怎么相信鞑靼是真的想做买卖,而不是要骗着明朝开放边境,趁机杀进中原,抢劫杀人?
戚继光把两次之变一讲,三娘子也呆住了。一次抓了皇帝、一次杀到京城郊外,两国可以说是已经结下了深仇大恨,根本不可能和解了。
“不对,戚将军,土木堡之变是瓦剌干的,和我们鞑靼人没关系。我们大汗是成吉思汗的嫡系子孙,黄金家族,有着高贵的血统,根本不是瓦剌那些外姓叛臣所能相比的。”
原来还有这档子事。戚继光对瓦剌和鞑靼之间的关系也是迷糊,反正他们都是草原人。对明朝来说,都是有威胁的敌对势力。一不留神,这些鞑子就会打过来,杀人抢劫抢女人!
“戚将军,如果我能劝说俺答汗答应和明朝和平共处,不率兵侵略。你可以代表明朝同意在边界设立供两国百姓贸易的市场吗?”
“你劝俺答汗答应不侵略?说得简单。俺答汗是会信守承诺的人吗?就算他答应了,那他要是死了呢?继任者会不会通过边境市场入侵明朝,你能管得了吗?”
两个人嫌站着说话太累,都坐到了垫子上。像朋友聊天一样,距离还挺近。继光说了这么多,有些口渴了,起身去找茶碗。三娘子急忙站起来,拿起茶壶往茶碗里面添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