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开小花 作品

第435章 机械化大纵深作战,懂不懂啊

 对抗之势愈演愈烈,双方持续向前线增兵。

 而运输物资这件事,没有真正安排过军队的人不知道它的难度。

 有铁路线可以减少大量的后勤压力,反观没有铁路线的地方作战,就得先想办法搞定作战所需的弹药。

 摆在关东军面前的是物资紧俏,并非是运输距离的问题。

 他们的运载能力可以支撑极限250公里作战,意思是这个范围内可以保障物资的运输效率。

 光有运输效率没用,你得有足够的物资来运输啊。

 光有卡车有屁用,跑空车吗?

 所需的燃油、草料、口粮、子弹跟炮弹,都需要一车车的拉到前线,缺一样都不行。

 如果开一个天眼,就能看到双方的车辆、人手反复的在一段路上来来回回。

 光调遣兵力就用了个把月时间。

 趁着关东军精力都在前线,利用这个把月,第一战区再一次稳固了关外的情报网。

 遣送的第一批200名特务,目前有一百多人保持着活跃。

 随后又让吴敬中、靳洋两人,安排了第二批特务进入关外,同样是200人的规模。

 按照甲等军统站点的标志,也就是大型城市的军统站点,一般配备160人。

 乙种军统站点只有120人,小型的军统站只有60人。

 张宪一口气送了400人到关外,既有小团体安排的,也有零星渗透的,哪怕这些人活下来一半,也足够完成一个甲种军统站点的编制了。

 固定由靳洋的特务机构定时联络,部分优秀的特务,可以主动联络。

 除了拉拢临澧特训班的特务外,张宪也计划稳定的筹备特训班,为军队提供特务人员。

 之前是委托了汉斯的教官培训特务营,陆陆续续也有情报人员毕业。

 目前来看远远不够,还需加强投入。

 因为第一战区的地盘扩大了,又新增了8个主力师的编制,8个治安师的编制,光兵力提升20多万人。

 其余的警备局、警备队零零总总也有不少。

 人手多了,必然要强化特务机构,成立对应的通讯处、情报处等。

 形成体系化,把执行效率提升上来。

 楚云飞的指挥部搬进了四九城,这座城市的城墙坚固,设施完备,更适合作为兵团的指挥所在。

 他手上的8个师兵力顺势向燕山、津门、京奉铁路一线逼近,追着鬼子的屁股跑。

 清扫残余兵力的同时,也跟冀北的第三军两个师碰面。

 当楚云飞提出向燕山猛攻的时候,却遭到了张宪的拒绝。

 百思不得其解,楚云飞只能找上门来,求着张宪答疑解惑。

 张宪给的答复很模糊,再等等…

 此次调动兵力的第一个目的是拿回北平及冀北地区的主动权。

 目的已经达到了,歼灭鬼子三四千人,俘虏日伪军差不多5000人,大大完成了心理预期。

 继续往山区打得不偿失,山区的道路条件不足以支撑楚云飞麾下的大批重炮、坦克通行。

 如果只安排轻步兵带着山炮进山,那不是失去了王牌师重炮的威慑力?自己把自己的优势给葬送了?

 接下来有新的策略,让绥远的三个军持续猛攻热河,谁打下来的地盘,地盘就是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