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宫神羽 作品

第177章 不想装,奈何被推上前

1945 年后,他还担任过省艺术团体的首席指挥官、地方艺术大学系部主任、上海中国乐学院院长、中国乐协会长等多个职务;

 1950 年代末至60 年初,他又接任国家音乐学园的首长兼中国音乐协副会主,并出任多份权威期刊主编。他的事迹常被收录进音乐专业课本当中。他如同那矗立在巅峰之上的丰碑,令无数后生敬仰。

 就在这一刻——今天自己能够有幸结识其中四位。

 想到这些可能性,

 赵有德感到既激动又有些许压力,但他没有犹豫,反而愈发坚定自己的决定。

 ……

 他们依次步入客厅。首先迎接他们的便是西装革履、发型整齐严谨、显得格外温文尔雅且具学者气息的陈启明。

 赵有德深知,此人不仅背景深厚、学术能力卓越,在国内外都极受尊崇。

 他朝陈启明鞠躬致敬。“陈老新春吉祥!愿贵家族人和顺万事通。”陈启明显露一丝笑意。

 然而他却挥了挥手并回答: “叫我老陈吧或者叫我大哥, 叫老了我就真觉得自己老了。”

 大家闻言大笑,气氛一下子变得轻松愉悦起来。赵有德也微笑着说道:“那就老陈吧。老陈哥, 祝您全家平安顺遂, 诸事顺心!”

 陈启明显得更加欢喜,点了点头以示认可。

 随后是赵明川。他身材修长、举止温和、给人一种平易近人感觉,似乎并没有过多的装腔作势,看起来很是自然亲切。

 “你好啊,赵哥!”

 接着他转到另外两个人那里,周浩东穿着朴素简单,一身粗布外套,里面套了一件相同色调的小马甲,再加上一根传统烟斗,在现代装束的人群当中显得格外独特。然而他那质朴外表背后,则是藏着一颗热爱创作的心。

 而与陈启明相反的是他似乎更喜欢简单随性地活着,并不拘泥于外在形式的东西。

 吴有德礼貌地说了一声“周哥新年快乐”,接着询问是否需要任何新作分享。

 这下引得其他人纷纷围了过来,“最近又有新歌创作吗?快跟我们分享分享。”王深满脸期待。

 听到这句话,吴有德也不迟疑,“有些新思路已经落纸。”

 “是么?快告诉我们歌曲名字?完成了没?”陈启明一脸兴奋地追问。

 吴有德点头微笑:“已完成。”

 王深则拍起了巴掌表示祝贺:“真是太棒了, 老弟, 回头我们好好研究下新成果!”

 这时赵有德才明白,原来这一切都是由于自己的两首出色音乐,使他们看到了自己潜伏于内心的艺术潜能并决定邀请其加入他们协会。

 王深希望将此青年推为新一代的音乐人代表并让刘深帮忙为其办入会手续。

 赵凡等人见两人在一旁耳语也不在意便重新投入谈话当中。

 背靠着这样强大的支持,对于自己以后的艺术生涯将会是十分有用的,所以他毫不犹豫接受了这个邀请。他对陈启民表达了真挚感谢之情:“我很荣幸能够参加音协!”

 陈启民笑道:“这是我们应该帮助新人的事。将来还有很多事情等着去尝试和发展。”

 随着时间慢慢过去, 来开会的人逐渐增多。

 接近十点时

 张华低声介绍道:“这是咱们书协的会长,李文博。”

 “哦哦,知道了。” 赵建国恍然大悟,也跟着面带笑容鼓起了掌。

 这位他是真的知道,甚至还认识他的一个亲人。

 此公在国内书法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书协第一任会长是他,第二任会长是他,第三任会长仍然是他。

 任期从1949年开始,一直到1986年。

 总共长达近四十年的时间!

 从1987年开始,他便担任书协名誉会长,一直任职到2005年去世,总共担任了三届的荣誉会长。

 会长加上名誉会长,任期共计五十三年之久!

 由此可见,其在国内书法界的地位多么崇高。

 嗯,至于他那位亲人,不但赵建国认识,后代许多人也熟知她——她的名字叫做周晓兰。

 周晓兰正是这位李文博的曾外孙女。

 可见在天赋和努力之外,出身也是非常重要的!

 ……

 李文博到来之后,先给大家拜了个年,然后便开始了会议。

 议程依然是传统的三段式:先总结过去,再表扬一番,并最终进行鼓励。

 他还特别提到随着社会安定,未来一定会更好,希望大家能够多多创作优秀的书法作品,丰富大众的文化生活……

 李文博还宣布,书协将成立一个评委小组,旨在挑选优秀的作品并在社会上广泛推广。

 听到这里,赵建国心里乐开了花。

 这样好的事情有了评委会的支持,今后自己新的创作可以不用通过其他渠道递交给相关负责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