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宫神羽 作品

第41章 有何高见?(第2页)

 殿内一时寂静。“剑圣真的被你杀了?”

 嬴政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此前还与李斯讨论此事,派遣出精锐军队及刺客组织,都未能拿下剑圣。然而此刻,剑圣居然已经毙命。

 看着眼前的嬴长青,他的大宗师实力,让一切都变得合理起来。即便剑圣再强大,也未达到这一境地。

 然而,他做梦也没想到嬴长青竟然已有如此深厚的功力。

 “剑圣背弃大秦,罪该当诛,儿臣作为宗室子孙,理应亲自处决这等叛徒。”嬴长青言辞淡漠。

 嬴政仰天大笑,“说得好!不愧是朕的儿子,的确没让朕失望,不管是漠北之事,还是剑圣之事,你都处理得当。”

 “父皇过誉了,儿臣不过是职责所在。”嬴长青谦逊回应。

 嬴政盯着这位儿子,心中愈发满意。嬴长青不仅镇定自若,喜怒不形于色,还极富智慧。

 嬴政也经历了数年皇位洗礼后,才逐渐培养出这般深沉的心机。嬴长青年仅轻轻却已远超他人。

 几番问答之后,三人依次落座。

 嬴政望向嬴长青,说道,“如今有件大事,朕想要听听你的看法。”

 “父皇请讲。”嬴长青答道。

 嬴政点头赞同,继续说,“剑圣背叛一案涉及广泛,其中有六国余 ** 身影。对此,朕想问问长青你的意见如何?”

 尽管秦国统一了中原,但由于新朝政权的根基尚且薄弱,尤其是在旧的六国领土上,百姓遭受的战乱之苦,使得他们的亲属很多丧生于秦军之手。这些深藏在心底的仇恨不会那么容易就被平息。同时六国的遗民还在不断从中 ** ,局面相当危峻。

 对此,嬴长青显然理解嬴政的意思,略微沉思了一会儿之后回答,

 “依儿臣之见,我大秦自统一天下以来推行的各种改革,比如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化教育等等,这些为我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废除封建,建立了更为高效的郡县管理制度。”

 “那些旧六国的残留势力只是鼠窃狗偷之徒,它们所想的不过是重建早已崩溃的局面与他们所谓的旧时代荣誉,这无疑是愚蠢又可悲的行动。”

 “对于这些人,儿臣的看法就是绝不容情!”嬴长青义正词严。

 这句话中的杀伐之意让人感觉到了他的坚决。大堂之内。

 嬴政和李斯听到这句话后双眼闪闪发光。

 他们制定的这些新政策实际上是花费巨大心力来实施和推动的。

 遗憾的是人们更注意徭役与苛捐杂税的存在,却忽略了这一切制度改进带来的益处。

 六国的残余份子则更是日日幻想恢复昔日的地位,误导一些怀有野心者追随它们。

 然而今天,嬴长青简洁直接的话语触动了他们内心深处的想法。这让嬴政看向儿子时的眼神充满赞许。

 未来继承者的信念,务必与其自己一致才能够确保秦国的长治久安。

 就像之前,太子扶苏就是因为理念不同而未被认可。这不仅仅是出于他对万物悲悯的情怀,更关键在于两代 ** 之间观念上的差异。他渴望的大秦应该是一个延续和发展自己政治理论的国度,并不愿轻易更改方向。

 联想到这里,秦皇和太傅相对视了一眼,彼此心照不宣似乎决定了某些事宜。

 这时,李斯轻咳了一声说道:“听闻二殿下英明盖世,老臣对此毫无异议,只是有一问题还需询问一下二殿下的想法。”

 此番言论倒是令嬴长青一时错愕。随即问到:

 “那么请问相国有何问题需要指教?”

 李斯缓缓道:“多亏了陛下的厚爱,才让老臣能执掌罗网这么多年,但老臣现在年老体衰,时常觉得力不胜心。如果公子愿意,是否考虑接手这个重任,担任罗网的新任首领呢?”

 听到李斯的话,嬴长青心头一震。他确实感到惊讶。

 他无论如何也没想到,李斯竟然会将罗网交给他管理。但当他看到嬴政的表情时,一切都变得明了——这一切其实是始皇的安排。

 李斯叹了一口气:“老臣掌管罗网多年,最近还出了剑圣叛逃这样的事情,竟还需要公子亲自处理,实在羞愧。”

 “除了公子,老臣实在是想不到其他人有资格领导罗网。” 李斯的一番话倒是实情。

 现在的罗网确实是逐渐收缩的态势。其势力大幅增加是在赵高执掌之后。但现在赵高已死,自然没有后续发展。未曾料到,历史最终又回到了嬴长青的手上。嬴政目光转向嬴长青,开口问道:

 “长青,你在怎么考虑这个问题?这位置,你还愿不愿意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