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有事

“安哥儿,你哪里来的银钱?”她们给的银钱可没这么多。

 想到这,王氏左右看了一下,低声道:“安哥儿,你不会做了什么吧?”

 最清楚孙子底细的王氏有些担忧。

 “奶,你放心,这些都是我自己挣的。”

 见三人还是有些担心,沈遇安温和一笑:“回去再说,先买东西。”

 沈遇安又挑了两支蝴蝶簪子,那簪子在他手上的时候翅膀微微颤动,很是好看。

 没想到这大楚朝能工巧匠挺多的,街边小摊上的首饰做的还不错。

 “这适合姐姐,等明年姐姐及笄礼,我给姐姐送上一副黄金头面。”

 别怪他俗气,他觉得黄金用处挺大的。

 至于珠宝,除非他去打家劫舍,不然挺难挣到一副上好的珠宝头面。

 沈青盼听到弟弟的话,笑容灿烂,脸上的梨涡让她的面容美上几分。

 “谢谢弟弟,不过黄金头面就不用了。”

 生怕一会儿弟弟冲动买了更贵的,沈青盼都没敢拒绝这对蝴蝶发簪。

 王氏知道孙子的嘴和强硬的性格,所以主动挑了喜欢的发簪。

 三人要是要了,但是在摊前讲价。

 对于杀价这种事,不在沈遇安的能力范围之内,所以他后退一步,把空间让给家里的女人。

 “不能少了,这簪子是从江南拿来的,价钱本就贵。”

 “总有得赚,我们买了好些,不少点说不过去。”

 摊主可怜兮兮地拉着个脸,你说的价钱也不是少点啊,是少很多啊。

 这要是真和对方说的价钱卖出去,亏不了,但也赚不了多少啊。

 这可是从江南那边辛辛苦苦拿过来的货呢。

 最后离开的时候,沈遇安看到摊主连连叹气。

 沈遇安有些好笑,看来杀价这本事,还是可以学一下的,以后都能用上。

 沈遇安跟着三人回了她们租的院子,有些偏远,只有一间屋子。

 看着炕上的被褥,沈遇安知道,三人这是挤在一个炕上。

 “不就是县试吗?我住书院,考试的时候和师兄们一起去考院,还有夫子带着,你们别这么严阵以待,家里的鸡鸭娘你们不管了吗?”

 沈青盼低头,双手攥紧裙摆。

 刘氏眼神闪烁,“家里的鸡比得过狗蛋你重要么?而且我们拜托你大奶奶她们照看几天。”

 沈遇安狐疑地看向他娘,他在刘氏心中无比重要沈遇安是知道的。

 但是家里的鸡鸭这些刘氏看得也很重。

 刘氏转头看向婆婆。

 王氏笑呵呵道:“安哥儿,永安县开春了天还是这么冷,家里人怕你在考院受了风寒。”

 沈遇安恍然大悟,自从知道他要考科举,他娘最担心他在考院生病。

 刘氏还从孙掌柜那里打听到,每年都有学子考县试生病,还有人死于非命之后,更担心了。

 见孙子如此,王氏眼睛微转,眼里闪过一抹厉光,而后转移话题道:

 “你还没说你手中的银钱怎么来的?”

 “啊,上次碰上一位有钱的员外,从南方运了些喜爱的花到永安县,冬天的时候死了,我给养好了,那位员外赏我的。”

 这事也是巧了,沈遇安那日刚好和吴达他们出门碰上的。

 那家老爷子真是奇怪,竟然在永安县种南方的花。

 要不是他,全都死了。

 那人虽然奇怪,但对花草极其喜爱,所以出钱大方,所以沈遇安还真挣了些银钱。

 三人似懂非懂地点头,是了,狗蛋确实很会种菜。

 嗯?不过会种菜和花一样吗?

 刘氏和沈青盼疑惑,但被沈遇安忽悠过去了。

 “好了,天色不早了,安哥儿也该回书院了。”王氏发话,不舍地看着沈遇安。

 沈遇安起身,刘氏下意识起身。

 送儿子到书院,她已经形成一种习惯。

 “娘,不用送,孩儿不小了。”沈遇安不想让刘氏送他。

 永安县他熟悉,而且他今年也十二岁了,又不是小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