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人参大市场(第2页)

 刘夏莲刚进来就过来一个三十来岁的经纪人,张口就问:“老妹,买货还是卖货?我叫光子,是这市场的经纪人,熟悉的很。”

 “买货,二十年左右的林下参,大概多钱。”

 “走,跟我来,先看货吧。”光子带着二人来到一个摊位前,摊主是一位老头,六十来岁,手里夹着烟,手都熏黄了。

 地上密密麻麻的全是人参,十年二十年的都有,细长细长的,一看就是山里长的,品相还是不错的。

 “这都是多钱的?”

 老头说:“三块五块,到十块二十块的都有,看品相。那边那些个大的,是园参地漏下的,也有十几年了,但是不值钱,三块钱一根,每根都有三两多。这边这些二十年以上了,红松林里,当年生产队种的,最低价十五块钱。”

 “光哥,这几十棵二十年朝上的我都要了,你给挑一下,必须要鲜活的,一个朋友托我买的,回去了要能发芽的才行。”

 “没问题,泡酒里都能发芽。”光子还是很有职业素养的,精心挑选,搞了三十二根,每棵按照十一块钱成交的。

 旁边李大美也不明白刘夏莲搞这些东西干啥,山上也能挖到啊,但是她知道刘夏莲做生意从来不亏本,也就没多问。

 又看了其他的一些人参,两极分化比较严重,年份低的极其便宜,年份高的极其昂贵。哪怕是五六十年的林下参也能卖到大几千块,而且人工种植的林下参和野生的下山参是很难分辨出来的。

 刘夏莲感慨的说:“这要是关内开几家东北特产专卖店,那不也挺赚钱啊,南方人不了解人参,利润还不得翻着倍的涨。”

 光子笑道:“这可是真的,有人在京城开了这样的专卖店,利润都翻十倍,五毛钱进货,到京城卖五块。一个月挣一两千呢。”

 这年头信息不灵通,价格差很大,的确是个好途径,不过刘夏莲暂时还不打算做。先把手头上的事情做好再搞其他的。

 俩人从市场门口又买了些烧饼、熟食,准备带回去给大家吃。

 李大美悄悄的跟刘夏莲说:“有个人面色不善,好像盯上咱们了,估计是没安好心。”

 “没事,不用管他们,如果他们非要跟着,那就让他们终身难忘。”

 俩人背着人参,提着食物出了镇子往西就走。

 后面跟了三个人,都是二十来岁来的细狗青年。

 刘夏莲回头看看,拉着李大美说:“坏了,有坏人,咱们快跑。”

 俩人在前面加快了步伐,后面三人跟的更紧了。

 一直跟了有二里地,后面一个小子说:“她们进小树林了,什么情况?”

 “不知道啊,不过那不是更好吗,哈哈哈。”

 三人紧跟着就进去了,但是没看到人啊,正左右找呢,忽然见七根枪管指着他们。

 “说,干什么的?”

 “没,没干什么,过来上厕所的。”

 二丫骂道:“敢打我姐的主意,我看你们是找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