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纸烟墨 作品

第212章 小子,我们那边有没有大黄鱼?(第2页)

 同时也全都是一脸的遗憾。

 两条大黄鱼虽然有二斤,但是宰杀做好之后,其实也并没有多少。

 再加上小奶团子和城阳都非常喜欢,其他人品尝之后,就很自觉放下了筷子。

 “刚才来的时候你也看到了,这家酒楼就只剩下两条。如果还想吃的话,待会儿咱们再去其他地方看看吧!”

 “大海那么大,为何这种鱼会如此稀少呢?”

 “大黄鱼之所以这么稀有,除了生长缓慢以及繁殖难度大等因素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过度捕捞导致的。”

 以前在大城市做牛马的时候,周余吃过大黄鱼,所以专门查询过相关资料。

 听到李二询问,就当作谈资讲给了众人听。

 其实七八十年代的时候,大黄鱼还是非常多的。

 如果用正常的捕捞方式进行捕捞,即便有影响,也不会这么严重。

 如今的大黄鱼之所以这么稀少,主要和明清时期,广东地区

发现一种敲罟捕捞大黄鱼的方法有关。

 大黄鱼的脑中有两块骨头,就像石头一样,也叫“耳石”或者“平衡石”。

 “耳石”和大黄鱼的身体平衡息息相关。

 如果遇到声波震动,大黄鱼的两颗耳石就会产生共振。

 然后就会导致大黄鱼身体失去平衡,或是昏死向上漂浮。

 于是人们就利用大黄鱼的这个特点,采取猛烈敲击竹竿的方式,通过这些水下声波将大黄鱼震晕,然后渔夫们再对漂浮上来的鱼进行捕捞,无论大鱼小鱼,全部一锅端。

 由于此种方式捕鱼效率极高,所以很快传遍沿海地区,越来越多的渔民纷纷采用敲罟的方式。

 “小子,我们那边有没有大黄鱼?”

 听完周余的讲述,李二顿时就兴奋的站了起来。

 大黄鱼的售价,他刚才可是听得分明。

 如果大唐那边也有大黄鱼,搞到现代售卖,肯定能狠狠捞上一笔。

 到时候有了钱,不论粮食、布匹还是其他大唐缺少的东西,就都能从现代购买了。

 反正大海宽广,只要自己控制捕捞的数量,对大唐几乎没什么影响。

 “有倒是有,不仅有,而且还有很多。以那边的捕捞水平,根本就不用担心过度捕捞的问题。只是大黄鱼生长在海里,即便可以大量捕捞,运输也是个大问题。”

 李二的心思,周余自然清楚。

 只可惜,以大唐那边的情况,仅运输问题就是个死局。

 只是他的话音刚落,李二就嘿嘿笑着凑了过来,“有你在,运输怎么可能成为问题呢!”

 周余:(ーー゛)

 这老登,想让自己做超时空送货员?

 他该不会以为,自己可以随时随地穿越到任何地方吧?

 好吧!

 看他那表情,好像还真是这么认为的。

 见此情形,周余当即翻着白眼道:“我能去的地方,只能是去过的地方,大海并不在这个范围。”

 “不在范围算什么问题,你提前去一趟不就行了。”

 李二说得那叫一个理直气壮,周余闻言,差点儿没一巴掌抽他脑门儿上。

 就大唐那边的交通,自己能不能活着赶到海边都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