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义府被举报,看似让太子很被动,却不过是顺水推舟罢了。
也有敲打李义府之意。
或许,殿下早就计划让新闻总司升格,不管有没有举报,崔敦礼都会空降任新闻总司。
不是崔敦礼,也会是别人。
反正,必定会是山东世家的人。
李义府是也没有任何机会,坐上正三品的位置。
无事,崔敦礼空降,李义府也会不平衡。
但多了举报一事,这就让李义府不平衡的心理,有了更大的仇视与恨意。
在这种情况下,崔敦礼想要顺心如意,不是那么轻松的。
李承乾拿起另外一道奏本,摊开阅览,面色如常道:“就这些?”
“唔……!”
狄仁杰沉吟片刻,道:“李义府想要跟崔敦礼较量的话,应该还不够。”
“他可能会联合江南士族的力量,跟崔敦礼对抗。”
“毕竟,崔敦礼上位,肯定会对江南系的报纸,限制刁难,多加打压,给山东系营造没有对手的环境。”
“所以,江南士族会是李义府的盟友。”
见太子点了点头,狄仁杰很是欣喜,却又听到太子平静的说:“还有呢?”
“这……。”
还有什么?
狄仁杰真想不到了,他道:“学生愚钝,就想到这些。”
闻言。
李承乾放下朱笔,施施然的说道:“你说了表面,也看到一点深层次的东西。”
“但还有一点,你刚才提到了,却没有深想下去。”
狄仁杰虚心请教道:“敢请殿下指点。”
“刚才,你说山东世家必然会坐大,这一点没错。”
李承乾道:“但孤要的就是这个。”
“若是没有,孤还不会让崔敦礼坐上去呢。”
狄仁杰疑惑道:“为什么?”
“不是要名望嘛,孤就给他们。”李承乾道:“还让他们放开手脚的做。”
“报纸发行的越多越好,就怕他们不发。”
狄仁杰还是有点懵。
这不是放任山东世家捞取名声嘛?
这不符合打压世家大族的方略啊。
“不懂了吧?”
李承乾轻笑一声,“不懂也是正常的。”
“孤这是借山东世家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提高朝廷的威望。”
“你知道报纸发行的最主要条件是什么吧?”
狄仁杰下意识,道:“二十万贯保证金?”
“错!”
李承乾道:“是头版必须与大唐帝国报保持一致。”
“这一点是李义府定下的。”
“陛下,孤,朝廷诸公的活动,言论,朝廷政令,必须在头版。”
“若是没有,不得发行,审查不过。”
狄仁杰惊为天人,他几乎是失声,道:“殿下,学生明白了。”
他跪坐在李承乾身边,看向太子的目光,异彩连连。
原来这才是根本原因啊。
朝廷不用花费太多的钱财,只是让崔敦礼坐上司郎的位置。
有了权力之便,审查内容放松,他们肯定会越发的激进。
但只要头版这一条规定在,不管有多激进,都无关紧要。
尤其是这还会刺激到江南系的报纸,必然想要与之竞争的。
“但……。”
“殿下,要是崔敦礼改了这个规定呢?”
狄仁杰问道。
“你觉得他敢吗?”
李承乾淡淡的语气,却是蕴含着强大的威势。
“他不敢的。”
狄仁杰喃喃道:“不说这是绝对的政治正确,还有李义府盯着他。”
“他要是敢改,刚坐上的正三品位置,还没坐热,就要被弹劾……。”
高明!
真的是太高明了。
狄仁杰对太子的手段,佩服的五体投地。
他暗恼自己,怎么就没想到这一层关节呢。
头版内容,几乎在长安形成的固定的认知,必须是与圣天子,太子,朝廷诸公有关的。
哪一天没有这些内容。
不用圣天子,太子发话,朝廷诸公就会出手。
要知道,这可不是圣天子与太子独享的,报纸头版名望的好处,朝堂中枢大臣都有份。
突然说头版不这么要求了。
你看诸公们着急不着急,上不上火。
你特么一个翰林院进修的,让你坐上正三品的新闻总司司郎,一上来就要把名望给我搞掉了。
在我们跟前耀武扬威?
你崔敦礼凭什么?
给我死来!
“你啊,以后还是要多想多看。”
“朝中的事情,远不是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的。”
李承乾笑道。
“学生受教了。”狄仁杰恭敬的说道。
自己要学的东西太多了,太子培养他之心,他深为感激。
能得到太子青睐重视,带在身边耐心指点。
这天下不知道多少人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