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吃大面 作品

第二百一十四章:给两兄弟经济课,银行地位会等同六部

 “哥哥。” 

 “为什么要让父皇出去呢?” 

 “帝王出行,声势浩大,也极为劳民伤财。” 

 李治对此很是不解。 

 就连李恪也对李承乾的想法,带有质疑的看法。 

 李世民的动作很快,他想干就干了。 

 轻装简行,带着少数官吏,加上百骑随同,就开始在长安活动。 

 好多人都还没反应过来,就造成了事实。 

 “劳民伤财?” 

 “陛下这次出去,可劳民伤财了?” 

 李承乾反问道。 

 “这次没有,可下次去了远的地方,难保不会发生啊。”李治道。 

 “看事情不要这么片面。” 

 李承乾淡淡的说道:“我问你一件事,陛下若是去江南,官道是不是要维护?” 

 “要。” 

 “陛下会不会突然停留某个地方?” 

 “有可能。” 

 “陛下随时会停留某个地方,官府会怎么办?” 

 “好的拿出来,坏的掩盖下去。” 

 李治道:“这正是会劳民伤财……。” 

 “不。” 

 李承乾道:“以前会出现劳民伤财,是在不合时宜的时间点,让百姓放下手中的农活,去修缮道路。” 

 “是各地官府供给帝王行辕的消耗,对百姓霸道征用。” 

 “这样,导致只有百姓受伤的局面。” 

 “往后,这一切都要变。” 

 李恪问道:“怎么变?” 

 “陛下出行,巡幸天下,是去看望天下子民,不是给天下子民带去伤害的。” 

 李承乾道:“官道修缮,官府出钱。行辕所需,也是由陛下内库出钱。” 

 “一切无非就是一个钱字。” 

 “你觉得这次陛下为什么会那么愿意出去,不担心劳民伤财?” 

 “内库的钱,多得陛下也想找地方花。” 

 他对李恪语重心长,道:“你要记住一点。” 

 “钱,如果不流通活跃起来,那就是死物。” 

 “死物是没有价值的,只有花出去才有价值。” 

 “我这次让陛下出去,陛下自己花钱出行,他到一个地方,人吃马嚼的就要花钱,花钱就会给当地带去好处。” 

 “可能有商人受益,但百姓也能得到一定的好处。” 

 “百姓有钱就能改变生活,同样,商人也会想办法,把商品丰富起来,好从百姓手里赚到他们的钱。” 

 他语速不徐不疾,让两人能听懂消化。 

 “商人缴纳税赋,钱也会有一部分回到朝廷手中,朝廷再用这个钱,去修缮道路,拨钱给官府。” 

 “钱越花越多,商品越来越丰富,百姓的日子也会越加充实。” 

 李承乾话锋一转,道:“你觉得,我为何要让江南的海鲜,不远万里送到长安来?” 

 “稚奴,你明白吗?” 

 李治摇头,李承乾道:“你怕是心里想着,哥哥也是一个铺张浪费,贪图享受之人。” 

 “我可没有这么说。” 

 “你想是这么想的。” 

 李承乾鄙夷的说道:“你这家伙,每次吃的最多,还对我有意见。” 

 “你也不想想,现在高阳酒楼,有多少人追捧,王宫大臣,有多少好这一口的。” 

 “每天从江南运到长安来,一共花费了多少钱财。” 

 “我都不跟你说多了,保守一点,一万贯。” 

 “三郎!” 

 他看向李恪,道:“我来考考你。” 

 “这一万贯,有哪些人会享受到福利?” 

 李恪凝眉紧锁,道:“运送的脚力?” 

 “还有呢?” 

 “渔夫,船夫,脚力的吃住……。” 

 他想了半天只想到这么多。 

 “不错,能想到这些。” 

 李承乾道:“还有官道的维护,那么多王宫大臣想吃,道路不便,那些官府不把官府维护好,拖延了时候,就得罪了他们。” 

 “此外,还有海上捕捞的渔船,造船的匠人,是不是也有工钱?” 

 “这不是顺带把造船业也发展了?” 

 “捕捞技术的改进,造船技术的积累,改良等等……。” 

 “回到原点来,百姓有钱买东西吗?” 

 “朝廷是不是能够收税?” 

 思路渐渐清晰,李治与李恪已经跪在李承乾旁边,认真倾听,消化这背后的关系。 

 他们也认识到,一条产业会带动多少方面的人。 

 “我觉得不会是那么简单。” 

 李治面露认真之色,道:“不单单是表面这些,我感觉这背后哥哥还有别的心思。” 

 “哦?” 

 李承乾似笑非笑,道:“你知道是什么心思吗?” 

 “哥哥在布局,一场很大的局。” 

 李治坚定的说道:“这可能跟三哥的银行有关系。” 

 “也与报纸有关,但我说不出去,完全联系上。” 

 李恪诧异,“这跟银行有什么关系?” 

 “钱!” 

 李治道:“这肯定是跟钱有关,刚才哥哥说钱要流动,要花出去才有价值。” 

 “不是……!” 

 他突然瞪大眼睛,道:“哥哥,你不会是打的世家门阀家底的主意吧?” 

 “你继续说。”李承乾鼓励道。 

 “世家门阀很有钱,他们却不怎么花钱的,但从报纸,他们花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