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杜甫的诗(第2页)

 诸葛亮眉间则带着一股忧虑。

 魏国。

 曹操慢条斯理地拔出佩剑,喝道:“好诗!”

 但是国破山河在不会发生我魏国里!

 东吴。

 周瑜一边饮酒一边念着天幕上的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孙权一旁看着天幕不知在想什么。

 晋朝。

 司马炎有些着急,怎么一个我晋朝的人都没有?难道我晋代一个人才都没有?不可能吧。

 隋朝。

 “不知这个唐是什么时候的朝代?前面那个颜真卿也是唐的,这个唐倒是人才出众啊!”杨坚对独孤皇后道。

 “陛下不急,我朝的人才还没出现呢。”

 杨坚不语,心中隐隐有些不安。

 唐朝。

 李世民一开始看到唐很高兴,结果那首诗一下子给他打击得差点坐不住。

 “国破山河在?我大唐已经国破了?烽火连三月……竟是战争不断吗?”李世民觉得有点头晕。

 这大唐后面的皇帝是怎么当的?一个个都是废物吗!先是个安史之乱,现在又是国破山河在,这叫他情何以堪?

 “高明啊。”李世民看向李承乾:“子孙后代的教育是重中之重!你明白吗!”

 李承乾羞愧地站起来:“儿臣知道了。”

 难道是他以后的教育出了问题导致大唐的衰落?

 那他怎么对得起阿耶?

 宋朝。

 赵匡胤点点头:“杜工部确实大才。”入选后世人学习的课本实至名归。

 不知道那位苏东坡的诗有没有入选课本?想来应该是有的,天幕上可是念了的,要不然也没见念其他人的诗啊。

 元朝。

 “杜甫……前朝是有这么一个人。什么诗?后世人这么喜欢诗?”忽必烈想到当今朝堂上蒙人和汉人的纷争就头大。

 阿合马眯着眼睛,不过一介文人罢了,诗被后世学习又怎样?活着的时候还不是穷困潦倒,颠沛流离?!

 所以有什么好羡慕的!

 真金自小就受到儒臣教导的汉文化,因而对杜甫之名也是如雷贯耳,后世人记得杜甫倒也不奇怪。

 明朝。

 “杜甫啊。”朱元璋意味不明地拉长了声音,看向朱标:“标儿,文人自来傲气,你若礼遇他,他便得寸进尺。你若冷落他,他便说你不识忠奸。且文人的嘴比那将军的刀还要厉害。所以你对待文人的态度一定要慎重。”

 “父皇,儿臣明白。”

 清朝。

 康熙垂眸想着不知道抽到大清的人会是什么问题?

 乾隆倒是自信满满的样子,他笃定必定会抽到自己,要知道现在距离后世也就两百多年而已。

 后世毕竟还是我爱新觉罗的子孙当皇帝,朕身为他的老祖宗,自然是被抽到的人。

 自个想完一圈,乾隆便召集众位大臣商议要问些什么。

 至于没抽中,那完全不在他的念头里。

 看着天幕上的杜甫,众多读书人再次确定人生的目标不只有科考这件事情了。

 看看杜甫,那叫一个落魄,但是诗写得好啊!

 看看多久了,后世人都记得他,学的课文还有他的诗!

 这不是读书人梦寐以求的名垂千古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