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荀文若改不了制,曹操也改不了制度,或许彼时彼刻,秦瑱就预见到了现在。
辅佐曹操得不了天下,即便得了天下,也会千疮百孔。
或许就是预见到了现在,秦瑱才会毅然决然的离去。
思虑之间,荀彧咬了咬牙,不由抬头看向了曹操道:
“主公,为今之计,唯有裁军一途,若能裁撤十万兵马,便能”
“不可,决计不可!”他话音未落,曹操便皱起了眉头。
“眼下刘备兵马至少四十万,袁绍兵马尚有三十万!”
“彼等数倍于我军,若是裁撤兵马,我军如何抵御彼等?”
他之所以要保全麾下兵力,就是为了能抵御两家进攻。
若是裁撤了兵马,那他退守关中的战略也就毫无意义了!
“可是我军已然养不起如此之多人马,主公如何维继?”
荀彧话语之中已然有些绝望,不知道继续坚持是对是错。
可曹操却依旧一脸坚定之色,突然回过头看向他道:
“既是如此,我军便发小五株钱,先熬过这关再言!”
小五铢钱,是董卓当初为了筹集军费发行的钱币,曾经导致关中物价飞涨。
发行这种钱币,和王莽、孙权等人发行大币性质相差不大,都是为了掠夺百姓财富。
荀彧听得此言,自是面色大变,连忙劝阻曹操不可。
经过官渡一战强行迁移大量百姓,曹操在民间的名声几乎已经跌落低谷。
现在如果再发小五株钱,那曹操的名声恐怕会一落千丈。
即便渡过这关,老曹的名声也不会比董卓好上多少。
可任由他如何劝阻,曹操却没有改变之意,二人正在争论,忽听府外许褚报道:
“主公,郭祭酒有要事求见,现在正于府外等候。”
曹操一听郭嘉前来,当即就瞪了荀彧一眼,沉声道:
“此必又是军情,眼下形势如此,若不行事,公又叫吾如何维继?”
一番言罢,不等荀彧回话,他便让许褚领郭嘉觐见。
而郭嘉一入府内,就给曹操带来了一个坏消息,刘备和刘璋结盟了。
两家已经联合出兵,对汉中的张鲁发起了全面进攻。
曹操见刘备刚取了荆州,便要夺取汉中,顿时恼怒道:
“大耳贼何以逼之甚急也,方得荆州,复又望蜀哉?”
他可不相信刘备夺取汉中是为了帮助刘璋,现在夺汉中,要么就是为了取西川。
要么就是在准备从汉中进军关中,夺取西凉产马之地!
而汉中不像南阳,从汉中北上,沿路并无关口,有三条路线北上。
如果是出祁山,便可直取西凉占据凉州,出褒斜道可以杀入关中平原,出子午谷可以直杀长安城下。
如果汉中被刘备夺取,那他麾下便四处透风,防无可防!
若是刘备再以荆州、豫州兵马从旁牵制,他根本守不住关中。
思虑之间,曹操便做出了决断,直接对郭嘉下令道:
“速去传我军令,即可调集兵马,准备随我南下抵御刘备!”
郭嘉闻之,连忙领命而去,荀彧却是一脸惊色道:
“眼下钱粮不足,司空出兵于国无益,于军无益啊!”
曹操看他如此,便是一阵冷笑,拔出了长剑道:
“今吾欲出兵,谁敢拦之,故知文若敬天子,现在曹某便去请命。”
“想来天子见曹某一心为国,也愿下诏筹粮!”
言罢,他便行出了府外,径直朝着皇宫方向行来。
荀彧见状,连忙劝阻,二人一路直往宫城之内。
刘协此时正与伏皇后共坐,见曹操前来,战栗不已。
曹操也不废话,看着刘协就直接请旨发行小钱。
刘协早就被曹操驯服得言听计从,当即捂面颤抖道:
“朕以司空主事,此等小事,司空自行裁处便是!”
看他一副窝囊模样,曹操更是恼怒,持剑上前道:
“陛下出此言,外人闻之,只道吾欺君也,请速下诏!”
刘协被他一吓,只觉两股直颤,忙令下人取来布帛写了一封诏书。
曹操得诏之后,直接一把甩给荀彧,让其依诏行事。
荀彧见之,双目通红,只得领命,又安抚了一阵刘协,这才退下。
待得二人离去,伏皇后便即大哭,刘协恨得牙咬切齿道:
“曹贼无道,今日带剑入宫,来日恐要犯上弑君!”
想到此处,看着伏皇后哭得梨花带雨,他不由一阵后悔。
早知如此,当初他何必又要听信曹操之言迁都于此?
与其在这里做一个窝囊皇帝,还不如退位让给刘备便是!
他一说罢,伏皇后便抬起头抹眼泪,开口建议道:
“妾父伏完常有杀操之心,妾今当修书一封,密与父图之。”
刘协闻之,虽有其意,却也不敢行事,只是摇头:
“昔董承为事不密,反遭大祸,今恐又泄漏,朕与汝皆休矣!”
伏皇后看他雄起不到五秒便即萎了,心中一恼:
“旦夕如坐针毡,似此为人,不如早亡为好!”
“妾看宦官中之忠义可托者,莫如穆顺,当令寄此书。”
言罢也不管刘协,径直让人去将穆顺请了过来。
刘协见得穆顺到来,连忙大哭,又让其带着书信出城面见伏完。
穆顺也是忠心,当下直接应诺,带书行出了宫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