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二歌 作品

第三百零二章 道德绑架,吴郡编户(第2页)

 “虽已天人两隔,却是时势所迫,并非私仇。”

 “我等当承其志而壮其国,收拢流民,勿使江东再乱,以负孙郎平乱之心。”

 “故瑱惜公瑾之才,屡次前来相劝,与公瑾共救万民与水火之中。”

 “不料公瑾竟言天下之患与汝无关,不知公瑾是否大汉子民?”

 “请恕瑱问个清楚,公瑾助孙郎,乃为一己之私,还是为平乱世?”

 “若是后者,公瑾岂可言大汉之患与汝无关?”

 “若是前者,汝等皆为贼类,而今之势乃咎由自取!”

 “瑱虽不才,却不愿与这等乱国之贼共存也!”

 说到此处,秦瑱便站起身来,一脸正色的看着周瑜。

 若周瑜敢说自己毫不在乎大汉的江山,他转头就走。

 而周瑜听罢这番言语,自是眉关紧锁,说不出话来。

 他现在真的很想指着秦瑱破口大骂一顿,没见过这么拐着弯骂人的!

 但秦瑱说的话,却由不得他有任何反驳的空间。

 毕竟,秦瑱说得很清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这不是在和他说什么天子大义,而是上升到了民族认同感的问题。

 他再怎么说,也是大汉子民的一员,这点无法否认。

 若是秦瑱拿天子说事,那他肯定反驳秦瑱伪君子。

 谁不知道现在天下大乱,这些诸侯有一个算一个,就没有不想当皇帝的。

 从这点来说,刘备比孙策高尚不了多少!

 他辅佐孙策,也是想要帮助孙策改朝换代。

 可秦瑱这货压根不提起这些东西,就说你同胞正在受难,你帮不帮吧?

 如果要帮,那好,麻溜点赶紧出仕帮他扫平乱世。

 如果不帮,那更好,你丫就是个纯汉奸,我也懒得再劝!

 这个时代并没有道德绑架这个词,但秦瑱确实在道德绑架周瑜。

 偏偏周瑜没见过这种招数,一时竟不知该如何应对!

 于是他便站在原地,一言不发,思考该如何回话。

 可秦瑱见之,却又笑了起来,语重心长道:

 “公瑾如此犹豫,想来也是有心为我大汉做些事情。”

 “也罢,我知孙郎早丧,公瑾心中烦闷,不愿强求。”

 “只愿公瑾早日想通关节,出仕助瑱一臂之力!”

 “公瑾须知,我大汉人才凋零,似公瑾这般全才甚少有之。”

 “值此乱世,万民丧之,卿若不出,将天下何?”

 一语言罢,他便对周瑜拱了拱手,抱拳而去。

 行出房间,又遇到了其妻许氏,秦瑱对之微笑点头,又朝庄外行去。

 许氏入得堂中,见周瑜皱着眉头立在屋内,便疑惑道:

 “夫君何以这般模样?不知与秦君谈了何事?”

 她说着,上前将周瑜怀中水瓮接过,又放到了书桌旁边。

 看着秦瑱饮水的碗,她便连带拿起,准备清洗。

 可这时,周瑜却突然清醒过来,看着妻子手上的碗,便道:

 “此物与我弃之,勿要再用,秦瑱这厮,着实可恶!”

 说着,他便上前接过碗来,一下抛出了书房,又闷闷不乐的回到了桌前开始看书。

 但这一次,他这书是怎么看也看不下去了。

 想着秦瑱方才的言语,他又站起身来负手踱步。

 走了几圈,又觉浑身不自在,许氏看着他这幅坐立不安的模样,不由捂嘴一笑道:

 “想来秦府君也未曾走远,夫君何不追赶?”

 周瑜一听此言,顿时眉头一挑,转身便回到书房之中弹琴。

 随着他指尖一阵拨动,悠悠琴声便即传出。

 可琴声之中却没了以往那般悠扬,转而变得颇为急促。

 另一边,秦瑱行出了周瑜的田庄,便见步骘上前问道:

 “府君,不知那周公瑾可愿出山助力我军?”

 秦瑱闻言,先摇了摇头,但又不禁一笑道:

 “虽说不愿,但料想也不须再费

多少功夫!”

 “吾观子山在此,莫非吴郡户籍已经清点完毕?”

 自从他入主吴郡之后,整个吴郡上下官吏就在加班加点统计户籍,步骘就是负责这一工作的秘书。

 步骘听他第一句话,刚想称赞,又听第二句,忙道:

 “吴郡十三县,已经清点完毕,都在此册之中!”

 他忙从袖中抽出了一本小册子递到了秦瑱手上。

 而秦瑱接过一看,就直接看笑了,指着册子道:

 “整个吴郡十三县,竟只有九万一千二百四十一户,人口仅有四十五万?”

 “若是我没记错,府内所载,中平六年统计吴郡十五万户,六十七万口!”

 “直到建安元年,孙策统计共有十万六千七百二十户,近五十万口!”

 “数年时间,吴郡户籍不增反减,莫不是难民会吃人不成?

 说着这话,他是真的有些恼怒了,不怪孙策如此愤恨士族。

 换做他来当政,士族兼并如此猖狂,他也得好好打压一番!

 十年时间,吞并了将近三层人口,若是再乱十年,这还了得?

 步骘显然也能感觉到秦瑱此时的心情,忙低头道:

 “回禀府君,吴郡各大士族家主现在也已经聚集城内。”

 “都在等待府君前往衙署会见,在下便是来通报此事!”

 秦瑱听此,便点了点头,拿着书册上了车驾道:

 “来,子山与我同乘,我等一道回府,会会这些江东豪族!”

 步骘见状,犹豫了片刻,也跟着秦瑱登上了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