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二歌 作品

第二百三十一章 鲁肃出兵,再战周瑜

 面对诸葛亮得出的结论,众人先是一异,而后便询问起了缘故。

 诸葛亮便将自己沿路所见所闻之事告知,并且给众人分析道:

 “眼下江东方面显然已知我军南下之意,故将防备设于丹阳郡中。”

 “然则我军现在联合荆州水军同进,敌军于丹阳便处于两军之间,由此周瑜方才先行出兵,欲先败荆州水军。”

 “而今彼等陈兵不动,可见此计已为先生所破,故他若要得胜,便须反过来先击我巢湖兵马!”

 “之前亮见敌军北上,还不知敌军之意,只道是为埋伏荆州水军。”

 “但现在荆州水军未动,周瑜便先撤去春谷兵马,显然是为引诱我军前来,再以奇兵破之。”

 “若是我军轻敌冒进,必被周瑜奇兵所破!”

 他如此一番分析,众人顿时也是一惊,暗道周瑜是真的贼。

 若非诸葛亮在此,他们水军不知道原委,还真可能被周瑜击败!

 在此惊讶之中,众人自是又问诸葛亮有何计策应对。

 诸葛亮闻之,就直接对众人表示道:

 “如今此状虽是敌军算计,未必没有破敌之机!”

 “此事须得先与鲁肃都督商议。”

 “既是敌军春谷兵马已经撤出,我军南下之计却当暂缓。”

 “诸位先于此等待,待在下前去见过鲁肃都督,方可再行议定!”

 说着,他便又从皖县行出,朝着巢湖方向行来。

 另一边,却说鲁肃自从担任巢湖水军都督之后,便一直在整兵备战。

 其麾下兵马本来只有七千余人,而后收的耿齐等部,已然扩张至一万一千余!

 如此庞大的水军队伍,船只却只有可怜的数百艘。

 其中楼船仅有七艘,其余等斗舰、艨艟等船数十艘,而后便是轻舟、走马。

 为了保证训练兵马的成效,鲁肃索性带着这些士兵自力更生,除了屯田之外,还在巢湖之内捞各种水产补充肉食。

 几个月下来,将麾下兵马养的一个比一个强壮。

 眼见此状,鲁肃自是信心满满,恨不得马上打去楚江和江东水军一战。

 毕竟刘备和秦瑱对他那算是仁至义尽,直接放权,啥也不管。

 他鲁肃一介商贾能得如此明主相待,自然要死命报答。

 但可惜巢湖水军终究家底太薄,几百艘战船,拼光了就没了。

 故而他嘴上虽然答应秦瑱,寻找机会突破防线,可实际上却不敢妄动。

 每日除了操练兵马,便是驾着游船前来江口,观察敌军动向。

 这么一看,他就看了整整大半年,几乎将春谷水军的配置和阵型摸得一清二楚。

 本来听着秦瑱请动了荆州水军出兵,他有心尝试一把突破封锁,杀上江去给秦瑱分忧。

 结果他这边还未动手,就听到了春谷水军撤离的消息。

 其麾下胡四、耿齐等将闻此,自是兴奋的前来请战。

 独有鲁肃总觉什么地方不对,一阵沉思道:

 “周公瑾此人历来胆大心细,春谷水军困我军半载有余,而今突然撤出,必有异也!”

 他一说出这话,胡四思虑片刻,便尝试道:

 “或是周瑜战不过荆州水军,将兵马撤去也说不定!”

 可鲁肃闻之,却是连忙摇头,极为谨慎道:

 “周公瑾此人用兵非庸人可敌,吾虽未见过荆州兵马。”

 “但也知其军常年不战,战未必强。”

 “公瑾即便兵败,也不至于要调动此处兵马!”

 “难道不知他一调动此处兵马,我军便可杀入江去?”

 “他若兵败,再调此处兵马,无异于饮鸩止渴,自寻死路!”

 耿齐听着这话,暗觉有理,可随之又道:

 “话虽如此,但我军以往不能动者,皆在春谷被困之由。”

 “而今春谷兵马撤出,我等入江之口已通。”

 “若是不出兵马,又当如何处之?”

 鲁肃一听此言,亦是一阵犯难,暗道周瑜这是给自己出了个难题。

 刘备建立水军,就是为了对敌江东水军,打开通路。

 以往他们不能动作,是因为入江口被堵着,这让他可以安心在此苟着不动。

 可现在随着通路打开,他就没理由在继续按兵不动。

 即便知道周瑜有算计又能如何?

 你总不能把着兵马一直当缩头乌龟,等着荆州水军和江东方面厮杀吧?

 这样别说荆州方面愿意不愿意,便是刘备都可能要质疑他的水平了!

 思虑之间,他便做出了决断,对二人下令道:

 “虽说敌军此举有异,然则我等身受主公重任,不可不动!”

 “传我军令,先以赤马舟行出江岸,探查敌军动向!”

 “先探知春谷南北军情,我军再行动作!”

 二人领命之后,便派出了大量赤马舟沿江探寻,北上南下探了二百余里,直接便回报道:

 “敌军已经西进彭泽,从彭泽往东,在无敌军水军!”

 鲁肃一听江面开阔,顿时一阵奇怪,心想周瑜这般莫非真的放弃了楚江防线?

 要知道江岸上不设防,那他们的兵马就可以直接南下江东,没有阻碍了!

 这显然不符合周瑜之前御敌于外的战略思想!

 出现这种情况,一是周瑜压根不担心他们兵马南下,二是西边的军情确实紧急,逼得周瑜不得不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