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二歌 作品

第一百二十一章 四面皆敌,秦翊献降(第2页)

 可他话语刚出,便见一将沉声道:

 “若是早些突围,还可成事,现在刘备兵马将至,我等在城内自然无恙,若弃城而去,必引刘备追击!”

 “此去舒县路远,若叫其追上,前堵后追,如何善了?”

 说话此将,乃秦翊麾下副将,其人姓陈,名章,乃九江人士。

 他一说话,那主张突围之人便反驳道:

 “若依陈将军此言,我等如今便只有投降一途了?”

 陈章一听,自然反驳道:

 “吾非力主降之,只是为将军计,不可再损兵折将!”

 “眼下形势,与其突围,不如求援刘勋,一解我等之难!”

 而他话音一落,又见一将出列道:

 “将军素与刘勋不善,若是投之,刘勋还能纳之。”

 “如今被围求援,刘勋岂会轻易前来?”

 陈章见状,再度反驳道:

 “我等同属一军,刘勋何故不援?”

 “若不求援,叫汝说说,我军该当如何是好?”

 他这话说出,那人子不乐意,随之便与陈章争论了起来。

 一时间众人各执一词,有要求援的,有要突围的,但就是没人敢说归降。

 因为他们都知道一点,那就是秦翊的家小不在此处!

 和袁术麾下很多大将一般,秦翊作为常年驻军在外之将,家小都不在身边,需要作为人质留在袁术身边。

 之前寿春迁都之后,其家小便被迁到了新蔡。

 这种情况下,让秦翊归降,就是让秦翊舍弃家小。

 故而无人敢触这个霉头。

 但他们这么吵着,却让秦翊一阵不耐烦,直挥手道:

 “罢了罢了,既是无计,便都下去就是,何必在此叨扰。”

 “都下去吧,休要再论!”

 众人见之,自不在言,纷纷行下堂去,唯有陈章留了下来。

 秦翊一见,不由皱眉道:

 “陈文继,汝为何不去?”

 陈章见状,便对秦翊道:

 “在下不去,乃为将军计也,我见将军早不去投刘勋,可见将军无意投之。”

 “后又从在下之谏,不与刘备相争。”

 “今即已被围,何不顺势降之?”

 他与秦翊本是同乡,自比外将更为亲近,有些话也敢明说。

 秦翊听其言语,自是颇为不悦道:

 “诸将知我家小不在,皆不敢劝,何独你一人敢言此?”

 陈章一听这话,便即沉声道:

 “乃因在下为将军乡人,不愿将军与众人同祸,方愿直言!”

 “将军看彼等不言,实则心中皆有投降之意,只畏惧将军之威,不敢言语!”

 “我观彼等阳奉阴违,今日去后,恐会暗通刘备行事。”

 “若将军肯听在下一言,或走或战,当尽早决断。”

 “如此犹豫不决,早晚必生祸患!”

 如此说罢,他又对秦翊拱了拱手,方才迈步而去。

 而秦翊听其言语,心中自是一沉,他本想在此割据,奈何刘备不给机会。

 现在的局势,确如陈章所言,人心已散,他要是再不做决定,恐怕麾下诸将真会把他给卖了!

 正思虑间,又闻小卒来报道:

 “将军,城外有一人,自称成德刘子扬,欲入城求见将军!”

 听得刘子扬三个字,秦翊又是心中一寒。

 他作为淮南人,却也听过刘晔之名。

 如今连刘晔都投入了刘备麾下,可见刘备是真的不会走了!

 一时他心中有了决定,便将刘晔请入府中。

 刚一见面,不等刘晔开口,便直言道:

 “先生可是欲来劝降于我?”

 刘晔见秦翊此状,便知其心,当即一笑道:

 “将军何必明知故问!”

 “须知如今刘使君入主淮南之势已不可阻!”

 “我闻将军素与刘勋不善,如今又未南下与之汇军,可见将军必无南下之意!”

 “既是如此,何不率众投入我主麾下!”

 “使君现在正缺将军这等俊才,若投入我军,凭将军之功,来日并受重用,封候拜将指日可待,岂不比现在这般困守得力?”

 听着刘晔之言,秦翊便即愁眉苦脸道:

 “先生也是淮南名门之后,我自不愿瞒先生,非我不愿降,乃家小尚为人质,不敢轻降啊!”

 而他话音一落,刘晔便笑道:

 “大丈夫只患功名无立,何患此等琐碎之事!”

 “再者,将军想必有所不知,如今我主南下之际,也在图谋新蔡等地!”

 “将军也知我军之能,恐怕新蔡已然落入我军之手。”

 “将军家小即为人质,恐怕也在其中,家小即为我军所获,将军又何必与我军为难?”

 “倒不如趁势先降,我主若见将军之功,来日必然厚待。”

 “反倒是如今在此拖延,与我军不善,实非智者所为!”

 他这一番话语说出,秦翊已然心动。

 他本来就在奇怪,刘备击败孙策之后,又再度增兵,不至于只率五千兵马南下。

 没想到竟然是分兵两路进军!

 若是刘备真能夺得新蔡,那自然可解他的后顾之忧。

 思虑之间,他不由眯眼看向刘晔道:

 “贵军当真有能可攻陷新蔡,救得我等家小?”

 “消息尚为传来,晔如何肯定?”

 刘晔悠悠一笑,正视秦翊道:

 “不过将军须知,我军并非无一战之力,只因眼下大旱,不欲再战。”

 “将军若有归降之意,尽早降之有功,如此拖延,必有大祸!”

 “言尽于此,将军自行决定!”

 “晔就在城外等候,将军若有意,可遣使者前来,晔当亲为上表请降!”

 说着,他亦是一笑,拱了拱手便欲离去。

 该说的话,他已经说了,投不投降,那就是秦翊的事情了,他也没必要在此空耗时间。

 但随着刘晔转身离去,走了没几步,便听身后传来一声道:

 “先生且慢!”

 刘晔回过头来看了秦翊一眼,就见秦翊缓缓站起身来,将佩剑解下,双手奉上:

 “劳烦先生回去禀报使君,我愿领军归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