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睛鱼 作品

第84章 小江董的由来

 “原创歌曲大奖赛”或者说“原创歌曲征集”是我一直都想搞得。

 大陆九十年代的整个流行音乐圈,基本上都是被港台在压制着。

 大家可以想一想,我们在九十年代能听到的,那些在几十年头仍然朗朗上口,念念不忘的歌曲,是不是大部分都是港台来的。

 这里面当然有流行音乐环境的问题,有观念的问题,有素养的问题,有人的问题···

 但我觉得,很大一部分问题,出在没有一个合适的平台上。

 没有一个来者不拒的平台,去给那些歌手和作者来展现自己的作品,没有人去发现他们,去欣赏他们,去培养他们,去消费他们···

 当他们发现他们的爱好注定无法成为他们求生的工具时,便只能会慢慢的放弃。

 只有极少数的人,才能够幸运的受到关注,脱颖而出,成为今后几十年活跃在音乐舞台上的人。

 假设,如果在九十年代初期,国内就出现了短视频平台的话,那我们今天听到的,那些为之动容的歌曲,会不会有一大部分,都来自于大陆的音乐人?

 所以我的想法,就是利用星辰演艺,为九十年代的音乐爱好者打造这个平台。

 即使一开始的时候,这片星光照耀的范围依旧不大,但也算是在迷雾中亮起了一盏灯。

 “我们一家的力量其实有些薄弱,可以请柴导介绍下,跟京城电视台和津门电视台谈一谈,也算是给他们的节目增加了看点。”

 “我估计,他们会乐意的。”

 “资金上如果有欠缺的话,可以把冠名权给卖出去么···”

 “然后现场的广告位,选手服装的赞助什么的,都可以招广告,不行 让主持人口播的时候提上几遍就行···”

 ···

 罗宏刚听说我要带他去魔都,兴奋地就差立刻回去收拾行李了。

 “别着急,我先问问你···”

 “你从卫南来到京城后,给二姐每月的五十块钱还汇着么?”

 “汇着呢,就是···”

 在卫南的时候,烧烤火锅店罗宏刚说了算,每月从店里拿出来五十块钱汇给二姐并没有人说什么。

 但来到京城之后,火锅店的股东结构复杂了,财务也有专业的财务人员负责管理了,罗宏刚再从店里的账上拿钱就不合适了。

 好在作为公司的高管,罗宏刚的工资也略高一点,每月有两百多块,所以他只能从自己的工资里挤出来五十块钱汇给二姐。

 好在他没什么不良爱好,除了抽烟之外,没什么其他花钱的地方。每月工资发下来之后,给罗奶奶汇一百,给二姐汇五十,他自己还能留下几十块钱。

 “你跟黄总说一下吧···”

 “按照目前火锅店受欢迎的程度,在魔都开分店应该提上日程了,可以这次过去先考察考察。”

 “如果财务上能缓的过来的话,就尽快在魔都开我们的分店。”

 “好。”

 我没想到,开分店的事情,黄总那边儿会这么重视,竟然决定亲自到魔都考察。

 于是我们整个的“魔都考察团”,一下子竟然有了七个人。

 除了我和兰兰姐,罗宏刚、韩哥之外,梅阿姨派了个经纪人跟着兰兰姐,黄总又带了一个女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