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变化(第2页)

 拿到订单的订金后,直接在当地找代工工厂,也是付定金生产,卖出去之后再补上代工费。

 随后便是一个城市一个城市的转战。

 春节过后的两个多月,他除了在我们省的省城,其他如魔都、金陵、临安、泸州,好几个省会城市都有他租的办公场所了。

 除非他打电话回来,否则就连我都不知道他到底在那个城市猫着,别的人又怎么能找得到他。

 于是又有人把主意打到了梅阿姨头上,通过兰兰姐姥姥家留下的联系地址找了去。

 梅阿姨对当初春晚上那一句是怎么来的,也是清楚地很。

 如果不是机缘巧合,刚好针织内衣厂的产品对春晚的表演有帮助,哪儿那么容易就让人家说出来这么一句。

 但家乡的人都是托着关系找去的,自己不接待又不合适,接待了又办不成,回头难免会落个不好的名声。

 于是又打电话给我爸,找我讨主意。

 我干脆给她去了封信,告诉她既然有了经纪公司,下面再成立个广告部门也很正常。

 别管是谁的关系,央台又不是你梅虹家开的,一切都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来。

 你只需要保证老家的关系们不被歧视,同等条件下能拿下广告位置就行。

 于是这么一弄,去找梅阿姨的人果然少了。

 县里这些企业工资开出来都困难,哪儿还有多余的钱去做广告?

 有变化的人还有兰兰姐。

 按照原来张兰兰跟我的约定,平均每月我们要通两封信。

 上半月一封,下半月一封。

 但她刚刚回京城不久,就来信说陆老师认为她在演唱方面天赋不够,即便是再努力,将来的成就也不高,顶多到某个学校做一名音乐老师。

 不过,既然已经在春晚上出了名,不继续走演艺这条路倒显得有些浪费。

 这么权衡下来的话,倒不如考虑考虑表演这条路。

 凭她的身形外貌,再加上后天的努力,说不定能在这方面混出来点名堂。

 梅阿姨和兰兰姐经过慎重考虑,决定接受陆老师的建议。

 于是陆老师便帮她找了个电影学院的老师,在形体、台词和表演方面,开始让她接受培训了。

 圈子里面有一些年龄段合适的角色,也会让她去试镜一下。

 这倒是跟我某些方面的想法不谋而合。

 演艺界唱而优则演的有很多,但演而优则唱的也有不少。

 真的在表演方面达到某个成就时,如果确实喜欢唱歌,转回来把这条路也走起来,相对来说会容易很多。

 港台好多男女明星都是两条路都跨着的,甚至影、视、歌三栖的。

 所以我对她转行投奔表演表示了大力的支持,并表示她永远是我心目中的女主角。

 这丫头果然还是年龄太小,我这土味情话简简单单的随便说一说,便说到了她的心里。

 这丫头不再遵循一个月两封信的约定,想什么时候写就什么时候写,有时候一个礼拜能收到两三封,让我回信都来不及。

 忽然有一天,她给我来信,告诉我经过两个多月的练习,她的形体已经达到了老师对她第一阶段的要求。

 她已经可以下一字马了!

 顿时让我心里的小火苗熊熊燃烧起来。

 一字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