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睛鱼 作品

第9章 挣钱给兰兰姐花

“来,走一个。”

 张伯伯端起酒杯,跟我老爹碰了一下,一饮而尽。

 仓促间整起来的,真没有什么好的下酒菜。

 一个小葱拌豆腐,一个炒花生米,一个酸辣土豆丝,还有一个红烧鲤鱼。

 鲤鱼是周日张伯伯钓的,放在洗澡盆里养了起来,没想到只多活了一天。

 那个酸辣土豆丝,就是我妈炒的,端过去热了热。

 没错,即使算上鱼,也没啥好的下酒菜,炒花生米勉强算。

 在我的眼里,就算不整上一盘牛肉,一只烧鸡啥的,起码也得来盘儿猪头肉吧,羊肉串也行。

 可惜,八八年就这条件。

 不是吃不到,是时间不对。

 八点半快九点了,街上卖熟肉的,卖烧鸡的,不管是公营的还是私营的都关了门,甚至连小饭馆都下班了,上哪儿买去?

 回到这个时代的第一顿饭,对我不是太友好啊!

 张伯伯看我兴致不高,还以为刚刚的三堂会审把我给吓着了,伸手从盘子里给我抄了一大块鱼肉。

 “小南,来,多吃肉,长大个。”

 “谢谢张伯伯。”

 我嘴上感谢,心里边却嘀咕,多吃牛羊肉长大个,没听说鱼肉能长大个的。

 鱼肉中的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确实对人体有好处,但主要是集中在健康方面,长个子么,除非你把鱼骨头也吃了。

 否则单凭鱼肉里的那一点点维生素d,还不如多晒晒太阳呢。

 张伯伯给我夹了一筷子菜之后,就不管我了,放下酒杯给我爸递了根烟过去。

 “潮生,厂里边现在形势怎么样?”

 酒过三巡,我妈跟梅阿姨,还有张兰兰早就下桌了。

 我妈吃完饭就回家了,梅阿姨陪着张兰兰在里屋学习,也就剩下我嘴小划拉的慢,还在陪着两个喝酒的人。

 “不咋样。”

 老江同志接过烟,拿起火柴点着了,放在嘴边吸了一口。

 “你当过供销科长,你知道,往年咱们厂的皮衣皮裤,还有那翻毛皮做的围领子,可都是往东北销的,而且还供不应求。”

 “可现在,全都在仓库里积压着。卖不动,根本卖不动···”

 我本来没想笑,可我爹最后这两句好像跟哪个小品还是相声的句式类似,让我噗嗤一声笑出声来。

 前一世的时候,我不关心这些,自然不知道厂里的经营现状。

 不过此时有了两辈子经历的我,自然是知道我爹所说的问题,出在哪个地方。

 1988年,改开的政策已经实施了十年时间。

 东南沿海地区,特别是闵、浙、粤等地,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开放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和技术,加工制造业和轻工业等等发展的如火如荼。

 人家那边生产的产品,不但在国内能把一众计划经济体制下熏陶出来的企业和企业家们打的找不着北,甚至改头换面了还能摆到港澳那边的柜台上销售。

 你们凭什么跟人家竞争?

 而且,现在是啥时候?

 七月啊!一年里面最热的时候!

 这个时候卖皮衣,别说在我们县,你就是跑去边疆阿勒泰,或者东北黑龙江,抛开竞争的原因,照样没几个人会要。

 上身试都是一身汗,谁会买?

 “你笑啥?”

 老江同志一瞪眼睛,我赶快假装配合打了个哆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