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小憨憨 作品

第276章:植物活化石

 事情办妥,李业和李乐离开了小院,沈青则走进东厢房,紧盯箱柜上装小莲的瓷碗。

 碗内一片萧条。

 花瓣凋谢,莲叶干枯,唯独莲杆仍坚强挺拔着,杆端还长有莲蓬。

 莲蓬,呈倒圆锥状,颜色青棕相间。

 顶端布满小孔,每个孔内都有一颗莲子。

 而且,莲子和孔壁,存在较宽的缝隙,意味着...莲蓬快熟了。

 沈青驱动异能,射出几缕蛛丝,涌进瓷盆内部。

 叶、杆一动不动,莲蓬也不变大。

 但是,莲蓬颜色发生了变化,‘棕色’不断倾占‘青色’领地,直到...莲蓬再无一丝绿意。

 沈青摸了摸莲蓬,触感硬硬的,好似在摸干木头。

 咔嚓---

 沈青寻一剪刀,剪断杆子,并掰开四个莲蓬,剥下一粒粒莲子。

 数了一下,拢共收获28颗莲子。

 沈青低头浅笑,1颗换28颗,还挺值。

 28颗莲子,一半,拿牛皮纸一包,塞入柜子里,一半,借住垫柜腿的砖头,把凹的那头,磨开一个口子。

 磨到一半,小狸溜进东厢房,嘴里还叼一大虾。

 “你跑晒布上偷虾了?”

 小狸跳到凳子上,放下大虾叫唤个不停,仿佛...在控诉主人冤枉它。

 “那从哪弄来的?”

 小狸张嘴吐舌头,发出粗重的喘息声,好似...跑累的大黄。

 “大黄给的?”

 小狸收起表演,惬意舔爪子。

 “那你吃吧,甭乱跑,就在凳子上吃。”

 说完,继续磨莲子。

 在阵阵嚓嚓声中,14颗莲子全被磨开了口,沈青把莲子丢进小碗中,再添点水,便...上床补觉了。

 沈青睡着时,老感觉鼻周有点刺挠,迷迷糊糊中,他抬手一摸,摸到一...毛茸茸、会动的家伙。

 依据过往经验,估计睡太沉,小狸凑上前,想看一看主人还喘气不。

 沈青把猫搂进被窝,胳膊锁死它,方睡了个安稳觉。

 傍晚!

 绚丽的霞光,像是挂在天空中的五彩幕布,令整片洼水里都是洋洋洒洒的金点子。

 沈青醒来后,绞了四桶鱼食,喂完鱼,欣赏一会儿美景,便骑车回到家,着手做晚饭。

 大小锅同时开动。

 切点葱花,挖三碗面,用小锅烙油饼。

 大锅则用来做粉蒸肉。

 把五花肉切成薄片。

 加盐、葱姜水、酱油,腌制10分钟。

 待其腌入味,少量多次倒点糯米粉,直到每片肉都裹满白粉。

 红薯削皮,清水洗净,切成菱形块。

 寻一大汤碗,红薯平铺在碗底,无花肉盖住红薯,冷水上锅蒸。

 ……

 杨树林旁,沈小花挥手告别小美,连走带跑回了小院。

 晒布上,数不尽的橘红色大虾,令她惊讶地合不拢嘴。

 “哥~”沈小花冲进厨房,“好多虾,咱家又要晒虾干了?”

 “嗯!从周洪镇往回赶时,碰到一个小集市,便进去买了一些东西,其中就有80斤大青虾。

 条几上放了野柿子和米花糖,你拿着吃吧。

 哦,对了,野柿子最多只能吃两个。”

 “好嘞-”

 沈小花抱起凳子上的小狸,离开了厨房。

 二十分钟后,沈青端着一笸箩烙饼走进堂屋。

 他瞧见沈小花坐在桌旁,一边吃米花糖,一边捏铅笔画画,小狸站她腿上,扒着桌沿,舔食掉下来的米粒。

 “甭画了,吃完饭再画。”

 沈青扫了一眼画纸。

 纸上画了一朵盛开的月季花,微圆的铅笔尖,正在勾勒花杆上的尖刺。

 “马上,画完再吃,还差一点。”

 “也行!”

 沈青放下笸箩,转身回了厨房。

 沈小花叼住米花糖,唰唰画了几个尖刺,一抬头,看见亲哥端着一碗片状的、裹满粉的玩意走了进来。

 “哥,汤碗里装的啥?”

 “粉蒸肉,尝尝看。”

 沈青放下汤碗,并将包碗沿的干毛巾,挂在桌棱上。

 “好。”

 沈小花夹起一片粉蒸肉。

 原本雪白的糯米粉,早被酱油染成了浅红褐色。

 外层软糯,嚼着有米香。

 里层鲜嫩,肉腌得很入味,咸鲜味美。

 “唔~”沈小花的双眸突然熠熠生辉,“哥,这粉蒸肉...比红烧肉还要好吃欸。”

 “是吗?”

 沈青夹起一片品尝。

 外糯里嫩,咸鲜可口,味道属实不赖,但他更喜欢红烧肉。

 红烧肉的煎肉环节,令其析出油脂,拥有肥而不腻的口感。

粉蒸肉,油脂全锁在肉里和糯米粉里了,吃上几片,便会感觉腻得慌,好在,碗底的红薯很解腻。

 沈青拿起一张烙饼,一撕两半,一半丢给大黄,一半嚼碎喂小狸,接着,抄筷子大快朵颐。

 饭罢!

 沈小花寻一竹签,插入绿橡果的顶部,果尖抵住柜面、用力旋转竹签,玩起了‘陀螺’。

 小狸蹲在箱柜上,时不时伸爪拨倒‘陀螺’。

 沈青来到院子,将大虾收进仓库,将菱角铲成一大堆,并盖上晒布。

 大黄钻进小木屋。

 今晚,它要睡在这儿看护菱角。

 收拾完,沈青回了屋,沈小花冲上前,眼神希冀,“哥,这周末能带我去青山捡野板栗吗?”

 “这几天虽然冷,但还没下霜,周末前下霜,我就带你去。”

 “行!”

 沈小花打着哈欠走回厢房,默默祈祷快点下霜。

 深夜!

 星辰稀疏,月光格外清冷,就连‘虫鸣天堂’的杨树林,也没了往日的喧嚣。

 ……

 翌日,晴!

 麻雀站在电线杆上,叽叽喳喳的。

 小狸蹿上屋顶,抻着脖子紧盯麻雀群,它没有行动,概因...主人禁止它靠近电线。

 此刻,沈青正蹲在棚架旁刷牙。

 忽的,左前方一簇野草,引起了他的注意。

 青绿的草叶上,覆盖一层白色晶体,上前伸手一摸,晶体飞速融化,指尖传来冰冰凉。

 果然是霜,沈青擦掉指尖上的冰水。

 一句流传于民间的俚语,概述了‘霜’的形成原理。

 【霜非天降,却因天而起,霜自地生,却因水而起。】

 当气温骤变,地表温度随之骤降,但地表植物温度下降不多。

 那么,紧挨地表空气中的水汽,便会向热度高的物体表面聚集,并凝华成冰霜。

 当然,想结冰霜,气温必须在0c以下。

 看来,小花的愿望能达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