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中日 作品

第385章 子女教育共筹谋(第2页)

 佘超眼中闪过一丝明悟,说道:“义父,孩儿明白了。”

 贾瑀说道:“超儿,学业之事要循序渐进,切不可操之过急,欲速则不达。你之前在四川时,学业上或许有些许欠缺,但无妨,来了京城之后慢慢补上便可以。你向来聪慧,义父相信这对你而言一定没问题。如今义父回来,往后也定会督促教导于你。”

 贾荀奶声奶气地说道:“哥哥学习特别用功,母亲们都夸他。”

 佘超害羞地挠挠头,说道:“义母们对我都很好,而且在学业上也经常指导我,我要继续努力。”

 贾瑀点头道:“如今在义父这里,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但凡有事,一定要和长辈说,莫要自己扛着。”

 佘超说道:“义父,孩儿知道了,以后定会跟您和义母们说。”

 话音刚落,只见佘超眼中泪光闪烁,他紧紧咬着嘴唇,似乎想要忍住内心的感动。

 “义父的关怀,孩儿铭记在心。往后定会听义父的话,有事情不再独自承受。”佘超的声音微微颤抖。

 贾荀在一旁眨着天真的大眼睛,似懂非懂地看着他们。

 这时,一阵微风吹过,院子里的树叶沙沙作响。

 晚上,烛光摇曳,贾瑀与妻子薛宝钗坐在屋内。

 贾瑀微微皱着眉头,对薛宝钗说道:“夫人,今日我见那佘超,这孩子勤奋好学,只是心中似有诸多顾虑。”

 薛宝钗轻抿一口茶,放下茶杯,缓缓说道:“夫君所忧何事?”

 贾瑀叹了口气:“我瞧着他虽努力,可毕竟初来京城,又背负着过往的经历,怕他给自己太大压力。”

 薛宝钗微微点头,眼中透着思索:“夫君既已看出,想必心中已有主意。”

 贾瑀看着妻子,目光中带着一丝期许:“我想着今后需多花些心思在他学业上,也多开导开导他,让他明白不必过于紧张。夫人觉得如何?”

 薛宝钗微微一笑,那笑容在烛光下显得格外温柔:“夫君所想极是,这孩子能得夫君如此关怀,也是他的福气。”

 贾瑀接着说道:“佘超这孩子聪明,只是性子有些倔强,怕他钻了牛角尖。”

 薛宝钗轻拂衣袖,说道:“夫君放心,妾身也会多留意,平日里与他说些贴心话。”

 贾瑀握住薛宝钗的手,感慨道:“有夫人这番话,我便安心许多。”

 薛宝钗目光流转,轻声说道:“夫君对佘超如此上心,也是积善之举。”

 贾瑀微微仰头,说道:“我只望他能学有所成,将来有个好前程。”

 薛宝钗说道:“夫君放心,超儿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

 夫妻二人又说了些关于佘超的未来规划,直至夜深,才相拥而眠。

 次日清晨,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屋内。贾瑀和薛宝钗用过早餐后,又继续说起了孩子们的教育之事。

 贾瑀神色凝重地说道:“夫人,咱们如今已有子女共十二人,虽然他们年龄尚小,但教育之事不可疏忽,也得提前筹划啊。”

 薛宝钗轻轻点头,应道:“夫君所言极是,孩子们的教育乃是关乎家族未来的大事。”

 贾瑀微微皱眉,接着说道:“佘超这孩子的教导让我深思,咱们自家的孩子,更要因材施教,发掘他们各自的天赋和兴趣。”

 薛宝钗目光坚定地看着贾瑀,说道:“妾身明白,定会仔细观察孩子们的性情,为他们制定合适的教育计划。”

 贾瑀握住薛宝钗的手,说道:“夫人,你是正妻,这教育子女之事,你应当多负责。要教导他们知书达理,培养良好的品德和修养。”

 薛宝钗温婉地说道:“夫君放心,妾身定当尽心尽力,不辜负夫君的期望。只是这教育子女并非妾身一人之事,还需夫君从旁协助。”

 贾瑀点头道:“那是自然,我自会与夫人一同操心。咱们要让孩子们明白家族的荣誉和责任,日后成为家族的栋梁之材。”

 薛宝钗微笑着说道:“妾身会为孩子们挑选优秀的先生,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贾瑀沉思片刻,说道:“不仅要注重学问,还要让孩子们学会为人处世之道,懂得尊重他人,关爱弱小。”

 薛宝钗应道:“夫君考虑周全,妾身会将这些都融入到对孩子们的日常教导中。”

 贾瑀感慨道:“孩子们是家族的希望,咱们定要为他们铺好成长之路。”

 薛宝钗轻轻靠在贾瑀肩上,说道:“有夫君如此重视,孩子们定会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