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中日 作品

第383章 封赏高定布局图(第2页)

 然而,最后叶高、王天培、李鸿汉三人仍是按照最高的规格对将士们进行了封赏。马得功、高大任等八人,获封侯爵之位,荣耀加身。林启贤、朱劲松等人则被赏赐兵部侍郎的官衔,得以在仕途上更进一步。公孙羽、郑咸安等也各自获得升迁,前途一片光明。焦城、林龙等亦按照功劳的大小,一一被授予相应的官职。

 川贵地区的各土司,有的得以升官,有的获得赏赐。而那些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不幸战死或受伤的将士,也都一一得到了抚恤和妥善安置。

 此次成功地平定岳金鹏和南安郡王之乱,其背后所蕴含的意义可谓极其深远且重大。要知道,那岳金鹏所隶属的势力,乃是一个传承了数百年之久的古老土司家族。这个家族历经岁月沧桑,积累下了深厚的底蕴与庞大的势力范围。而南安郡王,则是那位负责镇守南疆地区的重要藩王,手握重兵,威名赫赫。

 在这两场惊心动魄的战役之中,我军将士奋勇杀敌,势如破竹。不仅一举击溃了叛军的防线,还成功地缴获了难以估量的巨额财富。这些财富包括堆积如山的金银珠宝、珍贵无比的古玩字画以及数不胜数的奇珍异宝等等。如此海量的财富被源源不断地运送回府库,使得原本略显空虚的府库瞬间变得充实起来,一时间财宝充盈,琳琅满目。

 也正因为如此,为了与贾瑀结下这个善缘,众人在论功行赏之时都没有吝啬,给予了应有的丰厚赏赐。

 趁着当下内阁局势对自身颇为有利的时机,贾瑀犹如一只蛰伏已久、伺机而动的猎豹一般,开始精心策划起一场足以改变朝堂格局的大计来。他先是不动声色地收集情报,分析各方势力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然后在心中默默勾勒出一幅详细的谋略蓝图。

 待到时机成熟之际,贾瑀稍稍施展了几个精妙绝伦的小计策,便轻而易举地让吏部那位向来与他不对付的刘侍郎,不得不接受被调任到福建担任巡抚的安排。这一着棋走得实在是妙不可言,不仅成功地将眼中钉从关键位置挪开,还为接下来的计划铺平了道路。

 随着刘侍郎的离去,原本就人才济济的吏部竟然一时出现了没有侍郎任职的罕见情况。然而,这对于早有预谋的贾瑀来说,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只见他迅速抓住这个空当,如鱼得水般地在吏部内部展开一系列巧妙布局。他一方面暗中拉拢那些立场摇摆不定的官员,另一方面又果断打压那些可能会妨碍他计划实施的反对者。

 贾瑀深知,要想彻底掌控朝廷的人事大权,仅仅依靠这些手段还是远远不够的。于是乎,他在做出每一项决策之前都会反复斟酌思考,务必确保其精确无误且万无一失;而在付诸行动时更是小心谨慎、步步为营,绝不给对手留下任何可乘之机。正因如此,在这场激烈无比的权力博弈当中,贾瑀始终牢牢占据着上风,逐渐成为左右朝局走向的关键人物。

 至此,他手中所掌握的权力愈发强大,也更便于为自己所属派系中的众人谋取到更为理想的官职。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尽管贾瑀在这场权力斗争中取得了显着成果,但他所有的举动皆是在合乎律法规定以及正常的官员调动与转迁程序之下完成的,并未引起太多人的警觉或非议。

 就在这个时候,朝堂之上风云变幻,局势错综复杂。而其中最引人瞩目的焦点,无疑是齐王、楚王以及赵王这三位皇子之间激烈的明争暗斗。他们各自怀揣着野心与抱负,都渴望能够登上那至高无上的皇位。

 与此同时,朝廷中的两位重臣——首辅叶高和次辅王天培也卷入了这场权力的漩涡之中。首辅叶高坚定地站在了齐王一边,凭借其过人的智慧和谋略,不遗余力地为齐王出谋划策;而次辅王天培则选择支持赵王,同样运用自己的政治手段和人脉资源,帮助赵王在这场残酷的争夺中立稳脚跟。

 于是乎,在朝堂之上,齐王派系和赵王派系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较量。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各种权谋诡计层出不穷。有时是唇枪舌剑的辩论,有时又是暗中较劲的布局,整个朝廷都被笼罩在一片紧张压抑的氛围之下。

 相较之下,贾瑀的一些布局反而没有那么引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