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中日 作品

第377章 海上行程风波起(第2页)

 而留在广西的郑咸安等人,也迅速投入到各自的职责之中。郑咸安日夜操劳,处理着各种事务,与各方势力周旋。

 一天,郑咸安与张国柱商议。郑咸安道:“张将军,这军事部署还得再优化啊。有些地方兵力太过集中,有些地方又太过薄弱。”

 张国柱回道:“郑大人,我也正为此事头疼,这人员调配是个难题。而且武器装备也不够精良。”

 郑咸安说道:“咱们得好好琢磨琢磨。看看能不能从其他地方调配一些过来。”

 张国柱说道:“这恐怕不容易啊。”

 郑咸安说道:“那也得想办法。”

 陈春瑄和朱光祖深入民间,推行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致力于改善民生。

 陈春瑄对朱光祖说:“老朱啊,这百姓的反应不太乐观,咱们得想想办法。比如有些百姓对新的土地政策不理解。”

 朱光祖应道:“是啊,得调整策略。咱们得多做做解释工作,让他们明白政策的好处。”

 陈春瑄说道:“还有这水利工程的修建,百姓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朱光祖说道:“是不是给的报酬不够吸引人?”

 陈春瑄说道:“有可能,咱们得重新考虑一下。”

 在众人的共同努力下,广西的局势逐渐稳定,呈现出一片繁荣发展的景象。

 贾瑀率军来到广州,船队上岸补给休整。广东官员在巡抚金门伊率领下前来迎接。

 金门伊拱手行礼道:“贾大人,一路舟车劳顿,辛苦了。”

 贾瑀回礼道:“金巡抚,有劳您亲自相迎。”

 金门伊笑道:“贾大人此次率军回京,责任重大,我等自当全力协助。”

 贾瑀说道:“多谢金巡抚,此次在广州休整,还望多多支持。”

 金门伊应道:“那是自然,物资补给已在筹备当中,定会让大军得到充分的休整。只是这筹备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麻烦。比如物资的采购和运输都不太顺利。”

 贾瑀问道:“不知目前筹备进展如何?”

 金门伊回道:“粮食、药材等物资皆在有序准备,只是数量庞大,还需些时日。而且运输方面也不顺畅,道路泥泞,车辆不足。”

 贾瑀皱了皱眉道:“时间紧迫,还望能加快速度。”

 金门伊忙道:“下官明白,定会督促众人加紧办理。只是这人手不足,还请贾大人谅解。”

 贾瑀说道:“那得想想办法解决。能不能从周边郡县征调一些民夫?”

 金门伊说道:“这个办法可行,下官这就去安排。”

 在休整期间,贾瑀与金门伊多次商议后续行程安排。

 金门伊忧虑地说道:“贾大人,不瞒您说,下官如今可是焦头烂额。这都司周高阳,就是靠着齐王的关系才坐上那位置,纯粹是个废物,根本镇压不了乱民。而韶关总兵刘良佐倒是有些实力,可他只顾着自己那一方三分地,在粤北粤东简直形同割据。下官现在真是抓瞎,不知如何是好。”

 贾瑀沉思片刻后说道:“金巡抚莫急,我此次进京后,定会向朝廷建议从广西调军前来支持您。这调军之事,还需您这边做好准备。比如营地和粮草的安排。”

 金门伊听后,眼中闪过一丝希望,连忙道谢:“那可真是太好了,多谢贾大人相助。只是这后勤保障,恐怕也不容易。比如药材的储备就不足。”

 贾瑀说道:“这些问题咱们共同想办法应对。”

 数日后,物资筹备妥当,大军准备再次启航。

 金门伊前来送行:“贾大人,祝大人一路平安,早日抵达京城。”

 贾瑀抱拳说道:“金巡抚,就此别过,后会有期。”

 船队再次扬帆起航,向着京城的方向驶去。

 然而,海上的行程并不顺利,船队遭遇了强风暴雨。

 贾瑀在船舱中大声喊道:“众将士莫慌,稳住船只!”

 将领们纷纷指挥士兵应对恶劣天气。

 一名将领喊道:“大人,这风太大了,船帆要撑不住了!”

 贾瑀吼道:“先把船帆降下来!”

 另一名将领喊道:“大人,海浪太大,船身摇晃得厉害!”

 贾瑀喊道:“让士兵们抓紧扶手,稳住身形!”

 经过一番艰难的搏斗,船队终于冲出了风暴区。

 贾瑀望着受损的船只和疲惫的将士,心中暗暗祈祷能顺利抵达京城。

 就在这时,了望台上的士兵喊道:“大人,前方发现不明船只!”

 贾瑀心头一紧,难道是海盗?

 他登上船头,定睛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