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狸花猫 作品

第四百四十七章 没有想到会是烫手山芋(第2页)

 各种声音此起彼伏。

 有个年轻后生,名叫虎子,激动地跳起来说:“村长,我要去!我身强力壮,保证能把活干好!”

 旁边的二婶也不甘示弱:“村长,俺家儿子也能行,让他去吧,俺们家正缺这机会呢。”

 可这兴奋劲儿没持续多久,问题就来了。

 一些贪心的人开始打起了全家都去的主意。

 张大伯扯着嗓子喊:“村长,俺家五口人,都有力气,就让俺们都去吧,保证不拖后腿。”

 这话一出,不少人纷纷附和。

 “对呀,村长,俺家也是,一家人在一起干活,也能互相照应。”

 黄村长看着这混乱的场面,眉头紧紧皱了起来。

 他知道,名额有限,必须公平分配。

 可这么多人都想上,这该怎么办呢?思索片刻后,黄村长抬手示意大家安静:“乡亲们,我理解大家都想抓住这个机会,可名额就这么多,不可能让一家人都去。

 咱们得公平公正,不然以后村里还怎么团结?我看这样,咱们抽签决定,抽到的人就去,大家觉得咋样?”

 只有做到公平公正,这样村里才不会有怨言,不然到时候,谁都不服,最后还闹到公社那里去。

 这五十个名额没有是事小,生怕到时候周益民和公社领导同时追究下来,那就麻烦。

 毕竟以后,说不定还要求到周益民上,村里的粮食也坚持不到下次收成。

 村民们听了,有的点头表示赞同,觉得这法子公平,可也有人面露不满,小声嘀咕着。

 但在大多数人的同意下,抽签的办法还是确定了下来。

 黄村长看见大部分的人都同意下来,也是放心下来。

 他还真怕有一些混不啬一直在阻拦。

 黄村长赶忙让人找来五十个纸条,写上“有”字,其余的写上“无”。

 然后把纸条小心翼翼地放进一个大盒子里,端到大家面前。

 “来,大家排好队,一个一个来抽,都别挤啊。”

 第一个上前的是虎子,他紧张地搓了搓手,深吸一口气,从盒子里抽出一个纸条。

 缓缓打开,看到上面写着“有”,顿时兴奋得满脸通红,大喊:“我抽到啦!我抽到啦!”

 周围的人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

 能去公社上工,说出去本来就是一件有面的事情,更别说去公社上工还能吃饱饭。

 在村里只能让你饿不死,想吃饱,只能还是说想太多,村里的粮食本来就撑到不到下一次收成,要是敞开的吃,估计一个多月就没有了。

 接着,二婶的儿子也走上前,他双手微微颤抖着抽出纸条。当看到“有”字时,激动得差点跳起来。

 二婶在一旁高兴得眼泪都快出来了:“老天爷保佑啊,儿子,你可要好好干!”

 随着一个又一个人抽签,有人欢喜有人愁。

 抽到的人满脸笑容,互相道贺;没抽到的人则满脸失落,唉声叹气。

 李大爷抽到了“无”,他无奈地摇了摇头,嘴里嘟囔着:“看来俺没这福气啊。”

 旁边的老伴儿安慰道:“老头子,别灰心,说不定以后还有机会呢。”

 最终,五十个名额确定了下来。

 黄村长看着这五十个幸运儿,严肃地说:“大家听好了,这机会来之不易,你们一定要好好珍惜。

 等周益民同志通知,就立马去上工,干活可得卖力气,给咱黄家村争光!”

 这五十个人纷纷点头,齐声说道:“村长,您放心吧,我们一定好好干!” 黄村长还是将丑话说在前头:“要是让我知道,你们谁丢了黄家村的脸,就不要怪我不留情面了。”

 五十人听到,黄村长这么严肃的话后,顿时一紧,就知道黄村长并不是在开玩笑,纷纷点头。

 散会后,抽到签的人都兴高采烈地回家准备去了。虎子回到家,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父母。

 父亲高兴地拍着他的肩膀说:“儿子,这可是个好机会,到那儿一定要听指挥,多学本事。”

 虎子坚定地点点头:“爹,您就瞧好吧!”

 而没抽到签的人,虽然心里失落,但也都互相鼓励着。他们知道,生活还得继续,说不定以后还有其他机会。

 抽到签的人躺在床上,兴奋得难以入眠,心里幻想着,未来饲料厂修建好之后,是不是能进入饲料上班呢?

 那样的话岂不是跟进城打工一样,没抽到签的人,也在默默期待着下一次。

 不过他们并不知道,并不会有下一次的来临?

 很快周益民回到周家庄后,整个人都轻松了。

 老支书看见笑的这么开心的周益民,就知道名额的事情解决。

 “益民,是不是上水村的王村长肯抽五十人去公社上工?”

 周益民听到老支书的话后,回答道:“不是上水村,我去双田村和上水村,他们村里的人手都不够,最后我想起黄家村,然后我就去黄家村问了一下。”

 老支书一听,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啊!

 .......

 饲料厂的修建工作正式开始,而且只过去了不到三天的时候,就将准备工作给做好,由此可见,国家对于这个饲料厂还是相当重视。

 不然前期准备工作,少说也要十几天时间。

 周益民已经提前通知了黄村长,第二天就能去上工,黄家村的村民们干劲十足,他们背着行囊,带着工具,浩浩荡荡地来到了饲料厂的建设工地。

 来到公社这里后,报好名后,公社的技术人员,就给黄家村的村民分配任务。

 没有想到,施工刚刚开始,就遇到了问题,运输建筑材料的车辆因为道路泥泞,陷在了半路上。

 公社的技术人员得知后,立刻组织人手去帮忙脱困,带着木板、绳索等工具,赶到现场帮忙。

 大家齐心协力,用了几个小时,终于把车从泥坑中推了出来。

 这时候公社技术人员连忙说道:“非常感谢大家,没有大家的帮忙,都不知道这辆车,什么时候才能脱困。”

 他转头就跟司机说道:“师傅,这里路况不太好,下次不要装这么多材料过来。”

 不然来一次,就要组织人手帮忙一次,大大影响到施工的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