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按照正常的逻辑,转校生一定会在她之前到达春晓雨家里。
他也见到了吗?
应该不可能。
要问一问吗?
香奈儿的手几乎抓到了电话,但还是放弃了。不是怕听到什么答案,而是害怕对方问起什么问题。
现在,任何有关她闺蜜的问题,香奈儿都无法回答。
一个星期后,香奈儿在两位老人那里听到了警方的调查结果。
他们没有找到香奈儿口中那名闯入者的踪迹,虽然的确发现了脚印。
但他们能够解释死者的身体状态(特指女孩)。
他们调查了春晓雨父亲的行踪,发现他事发一两个星期前和一个私营医疗团队取得过联系。
这个团队隶属某个医疗设备生产厂商,这个厂商的另一个主要业务便是出售人造器官。
他们了解到,当男人将自己的女儿送到那里时,女孩已经受了很重的伤,甚至可以说当时已经失去了生命体征。
在男人的强烈要求下,医疗团队对女孩进行了手术改造……
听到这里,不管是老人还是香奈儿都已经听不下去了。
香奈儿听不进去,是因为她听到了那个词——改造。
她反感这个词汇,因为它说的就好像她的闺蜜是一台……机器一样。
警方又提出了另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他们在男人的手机里发现了多条对同一个号码的通话记录,但对这号码的调查却遇到了困难。
另外,通过询问男人的一些朋友,他们还得知在差不多半年前,男人交了一个女友,如果有相关的信息,警方希望男人的家人能够及时提供。
但老人没有什么信息能够提供。
最后,死者家属得到了暂时的结果,警方认定两名死者是自杀,因为不管是凶器上还是身体上的伤痕都是他们自己造成的。
虽然残忍,但警方必须讲出事实。
因为这事实不是凭空猜测,而是通过综合所有证据论证出来的。
当然,结论也可以被推翻,但前提是必须搜集到新的决定性的证据。
他们目前还没有。
两位老人在警方面前强装镇定,但当警察们走后,他们再也控不住了。
三个人抱在一起又哭到筋疲力竭。
香奈儿重返学校。
这一次,她什么也不在乎了。
校长,包括春晓雨的班主任都找香奈儿谈过话,和她约定对春晓雨死亡的真相闭口不谈。
如果有人问及,就说她转校了。
是啊,再好不过的借口了。
但香奈儿多希望它能成真。
哪怕以后只能在网上相见,也比阴阳相隔要好得多啊!
但是,已经没有机会挽回了。
在课堂上,香奈儿强迫自己不去回忆这几天发生的事,因为只要一想到,眼泪就会不自觉地掉下来。
她已经脆弱得如同一张纸了,任何一丁点的力道就能把她捅碎。
转校生又请假了,听班主任说还是生病。
不知为何,香奈儿一点也不觉得奇怪,就好像她早已认定他不会上学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