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秋水 作品

第437章 外婆是个独立女性(第2页)

 反正他每个月到点发工资,总不会让家里吃不上饭。

 姚白兰就这样风风火火忙活起来了,置办好东西后,开始做早饭。

 她把所有东西都放到一个三轮车上,骑着到了姚白竹家。

 喊了欧阳、红珠几人过来尝尝味道怎么样。

 姚白兰是土生土长的海城人,做的早饭也是海城的地道味道。

 葱油拌面看似简单,但要做的好吃,很讲究技术。

 面条要劲道,葱油熬的好,调味更是要适中,满足大多数人的口味。

 吃的时候还得趁热搅拌匀。

 姚白兰的葱油拌面,算不上最好吃,但在姚白竹吃过的里面,算是中等偏上的了。

 至于饭团,姚白兰虽然知道大致流程,但是平时很少做,在家里实验了几次,才把米饭给煮的软硬适中。

 老海城人吃粢饭团,喜欢甜口,而姚白竹习惯了咸口,里面加榨菜碎、油条还有卤蛋。

 后世还可以加土豆丝、海带、豆皮、红烧肉等等。

 不过,姚白兰刚开始做,没有准备那么多。

 姚白竹说了这个想法,姚白兰决定加上个土豆丝。至于其他的肉类,贵的大家都不舍得吃,多花个一毛钱,加个带油水的土豆丝,还是愿意的。

 东西都弄好,姚白兰就开始摆摊了,她选了个周围都是家属区的路口,大家上班都要从这经过,这里没有卖粢饭团的,姚白兰就在这开始了自己的早餐生意。

 郁寒青捐献的文物,已经被专家清理修复后入库,准备在新博物馆弄一场展览,邀请郁寒青和姚白竹去看看有没有什么意见或建议。

 姚白竹对这些东西并不懂,但是看到捐献人上写的郁振君夫妇捐赠后,姚白竹心里有点不是滋味。

 郁寒青的外婆是书香世家的大小姐,还是大学教授,不应该只是以夫人的称呼出现,而没有自己的名字。

 于是姚白竹就跟博物馆的负责人说了自己的想法。

 郁寒青觉得她说的很有道理,外婆是一个独立女性,绝对不想仅仅以夫人的身份出现在大家眼中,而且,这批文物中也有外婆的东西。

 “张同英,”郁寒青说道,“我外婆的名字。”

 然后将“郁振君,张同英”几个字写在了纸上,交给工作人员。

 工作人员还问郁寒青要了几张夫妻俩的照片,说到时候会连同文物一起展出。

 文物展出的当天,郁寒青姚白竹带着两个孩子一起去看,还拍了许多照片。

 姚白竹还有两个孩子都没见过郁寒青的外公外婆,便拜托工作人员,给他们还有照片合照了一张,当做纪念。

 展出结束后,郁寒青以为这件事就告一段落了。

 没想到,没几天,就接到一个博物馆工作人员的电话,说为了感谢他,负责这方面工作的一个领导要请他吃饭。

 工作人员没明说,但是听他的暗示,是个不小的领导。

 郁寒青之前也接受过这样的款待,便没有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