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3章(第2页)

 刘二柱年轻几岁,口齿清楚,向上叩头道:“回大人,那是两年前的八月中秋之际,庄子上丰收,主人家说要把粮食都卖了,要赶在节前卖完。”

 “可粮食产得多,实在忙不过来,而且又要过节,我们请主人家宽限两日,但主人家说……我们这些穷人,过什么节,有口吃的就不错,如果不听话,就让我们滚。”

 “无奈之下,我们佃户就都全家出动,但凡家里能帮上点忙的,都去了。”

 刘二柱说,吴家庄子上的佃户们日子都不太好过,庄子上的管事都很凶,主人家开出的条件更是苛刻,租子每年都在加,一年到头累死累活地忙碌,却只能挣个口粮,勉强糊口。

 这还得说是在年景好的情况下,稍有年景不好,或者犯点什么错被罚,连吃饱肚子都成问题。

 所以,家里的女子们没有一个闲着的,平时都要找些替人浆洗缝补的活,手艺好点的绣点绣品卖卖,贴补家用。

 此言一出,外面的百姓哗然。

 “这……吴家一向打着仁义宽厚的名号,怎么竟会如此对待佃户?”

 “真是人不可貌相,不能光看表面啊。”

 吴老太爷自然也不认,怒道:“我家从未如此过,定是那些管家私下盘剥,这不关我们的事。”

 刘二柱看他一眼,对曹刺史道:“大人,草民不识字,读得书少,但吴家三爷在庄子上养过几条狗,他言说,他的狗比我们都要珍贵些,让我们见了他的狗绕着走。”

 “草民觉得,既是打狗看主人,狗仗了主人的势,那主人就不能说不管不知,一句无关了事。”

 颜如玉眼中掠过笑意,这个刘二柱,有点意思,虽说不识字没学问,但说话条理清楚,还能不着痕迹的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