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第2页)

 读书人走到姜家门前,若是缺短银钱,无法再继续读书,或是遇到困境,姜家也会适当给些资助。

 因此,在读书人中,姜家威望不低。

 秋家重才也有钱,家中子弟有三分之一在经商,和寻常商人不同,他们有学识,有头脑,至少表面是儒商,出手阔绰,修建学堂,请大儒时不时讲学,也是他们树立形象,积攒名声的重要途径。

 这两家于翼王而言,拉拢到一家的支持都有巨大分量,何况两家都在此。

 不过,颜如玉打算捡个漏,姜秋两家,不能让翼王得了去。

 两人回到住处,银锭迎上来,见小竹筒不剩下几个,问道:“少夫人,明天还熬药吗?”

 “熬,”颜如玉点头。

 “药材有点不太够,”银锭说,“明天我去买点。”

 “不用,”颜如玉道,“今天天太晚了,先休息,明天去后面,原来放油布的地方,还有药材,我都备下了,足够。”

 银锭面露惊奇,好想鼓掌,少夫人真是聪慧,什么都想到了!

 “好,那我明天一早就准备。”

 颜如玉又叮嘱:“明天熬了汤药之后,先让霍仲卯喝一碗,我让他去街上办事。”

 “好。”

 吩咐完,颜如玉进屋换衣裳,躺下休息。

 霍长鹤看着银锭眼睛晶晶放光的样子,有点好笑:“干什么?”

 “主子,您有没有想过,少夫人可能真的是仙女,”银锭赞叹,“她什么都想得到,什么都能备好,什么都会。”

 霍长鹤摸摸袖子,里面有一小筒巧克力——不舍得给银锭,转身去屋里拿了两个肉包子。

 “想要赏赐就直说。”

 银锭看着手里的包子,神色茫然:“主子,这不是我晚上给您的吗?这也算赏赐?再说我也不是想要赏赐,是真心赞叹,真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