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子里放着的都是价值连城的宝贝,是白元清专门留下的,以备不时之需。
不过现在这些已经全部交到她手中,任由她处置。
方筱染并不在意箱子,而是目标明确的走向两边的书架仔细翻阅起来。
奇怪的是她翻了好半天都未曾翻到关于陶安的书信以及留言,反倒在一本白元清喜爱的《百药集》中找到一份白元清留下的笔记。
上面寥寥数笔记录了一些往事,其中有一件事让方筱染颇为在意。
内容为:
二月三日,春雷乍现,冷风依旧,在西巷口偶遇一昏倒在路边的小姑娘,她浑身是伤,衣衫单薄,模样很是可怜,尤其是那双眼睛让我想起了染儿。
她气息奄奄,已是弥留之际。
戚戚之死令我心痛不已,染儿的失踪更是令我牵肠挂肚,恍惚间我把她认成了染儿,于是我将她带回府中,请来大夫为其医治。
大夫言,此女乃是花巷女奴所生,天生卑贱死不足惜,我心有不忍,阿颜也生了恻隐之心,便亲自为她医治,不足三日,她便病愈,但她依旧虚弱,无法下床,也不进食,甚至连水都不喝。
我以为她依旧不适,询问阿颜,被阿颜告知她已经痊愈,之所以至今不肯进食怕是因为有心病。
后来我才知道她是怕自己病愈会被送走,重新回到花巷任人欺辱。
我告诉她往后都不会再被人欺负,她可以留在这儿。
那时她眼中惊愕不已,随即便抱住我放声痛哭,我想若染儿受了委屈应该会和她一样趴在我怀里向我诉苦。
……
小姑娘名唤三春,似乎是因为父亲和母亲的名字中有这两个字特地取的名。
可惜她父母皆已离世,只剩她一人孤苦无依。
她在府中待了半月有余,看到她我总能想起染儿,不由自主的对她越发关心。
一日,探子来报,说在禹州一带查到染儿的踪迹,我立马带人亲自赶往禹州,可惜一无所获,当我再次回到府中时,却被告知她已经不知所踪。
……
三个月后,晏城传来消息,说染儿已被寻回。
我本想去晏城探望,奈何手中事务繁多无暇分身。
……
经过多方调查,我怀疑方家寻回之人并非染儿,曾试图与方家交涉,却被一再推辞。
为确认此事真假,我多次向染儿写信,回信内容疑点重重。
后白家内乱不休,宁化台的生意也遇到麻烦,使得我无暇顾及。
……
看到这里方筱染神色复杂,原来外祖父早就怀疑方筱柒并不是她,甚至试图质问方家,但方家有意隐瞒,白家有事务繁多,使得此事被搁浅。
不过方筱染好奇的是为何外祖父要将收留三春一事与怀疑方筱柒并非自己一事放在一块儿,这二者之间有何联系?
难道他怀疑方筱柒就是三春?只是因为没有实质性的证据,所以无法确定?
此事还得再问问外祖父。
方筱染如是一想,将这份笔记小心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