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闲 作品

第329章 那就争一争

“可是皇后还有嫡子呢。”文贵妃窝在皇上的怀里,“我其实只希望澄儿和康元能够平平安安的。”

“可他是我的儿子,你又是我喜欢的人,他就注定没办法如你所愿。”皇上第一次这么认真地看着文贵妃。

文贵妃只觉得心累,可人在宫里,如果没有宠爱,日子会过得更加辛苦。

“你一个当娘的,不能真的什么心都不操啊。”皇上颇为无奈地说。

“知,道,了!”文贵妃一个字一个字地往外蹦着。

文贵妃知道,事到如今,已经不是她想躲就能躲得了的。

自己躲了,儿女或许就会成为砧板上的肉。

“皇上,让康元回宫吧,她在宫里,我才放得下心来。”文贵妃轻声道。

“我原本就是想跟你说这事儿,她也到了该回宫的年纪了。”皇上说道。

康元当年说是因为身子弱才送到道观的,事实上是因为文贵妃中了毒,她怕自己护不好孩子,才做出此下策。

现在既然要争一把,那自然还是把她放在自己身边的好,否则鞭长莫及,有人拿她来要挟自己和她哥哥,就麻烦了。

“康元喜欢苏家那个小丫头,就让她进宫做伴读吧。”皇上说道。

文贵妃知道苏家未必会愿意,如果是以前她或许会阻止,没必要因为自己的女儿让人家骨肉分离。

可现如今,文贵妃却只能点头。

这是拉拢南靖侯府和定国公府的一种手段,而且康元性子太单纯了,有苏二姑娘在身边,总要妥帖些。

回头,自己好好地对待那姑娘,等到她出宫的时候,求皇上给她一份荣耀便是了。

虽然这样想着,文贵妃心里还是有些愧疚,因此第二天两份圣旨送到南靖侯府的时候,还有一份来自于文贵妃的大礼。

苏氏很是舍不得苏黛,感觉她还没在自己身边待多久,又要进宫。

“宫里可不是那么好待的,我这就进宫去找太后。”苏氏没有说皇后,因为她知道,皇后肯定会出手阻止的。

只是如果不找太后,皇后的阻止未必有用。

可苏黛却拉住了苏氏:“娘,不用去宫里了,我愿意进宫陪伴康元公主。”

“黛儿!”苏氏扶着苏黛,摇头道,“你年纪还小,不知道宫里有多险恶。”

“娘,我年纪不小了,年都已经过了,我快十三了。”苏黛看向苏氏,“文贵妃都送了礼过来,可见这是皇上和文贵妃一起的决定。”

苏氏明白苏黛的意思,这样的情况下,皇上也未必会听太后的。

但也只是“未必”,再加上皇后,或许还有回转的余地。

“可是娘,我和康元公主关系好众所周知,您若进宫推托此事,皇上那里……”苏黛低下了头,过了会儿,抬起头又道,“娘,我真的愿意进宫,我也不放心康元公主一个人在宫里。”

“她和她爹娘在一起,有什么不放心的。”苏氏叹道。

“您也知道宫里不是人待的,她爹也不是她一个人的爹啊,她娘当年还中了毒呢。”苏黛小声道。

“你也知道此事?”苏氏心里一跳。

“嗯,康元公主跟我说过。”苏黛看向苏氏,“您就让我进宫陪她吧,她没有什么朋友。”

“娘,要不就依她吧。”苏卿从外面走了进来。

苏黛是素璞的徒弟,素璞又是秦王妃,现在皇上又让素璞认苏氏为义母,南靖侯府和秦王之间的关系,已经是撇不开的了。

而且,看文贵妃这礼,这件事情她是知情的。

所以,或许文贵妃也有了争储之心。

这也能够理解,在宫里待了这么多年,一直备受宠爱,儿女都大了,谁能真的人淡如菊呢。

当初,苏卿希望苏黛跟康元公主接触,是因为南靖侯府虽有侯爵,却远离朝堂。

怎么也没想到,她自己居然会和萧慎订亲。

事到如今,却是想退,也已经没有后路可退了。

不论是赐婚,还是素璞认义母,以及苏黛进宫,都是皇上的意思。

“相信文贵妃会好好地护着黛儿。”苏卿牵起苏黛的手,“进宫后说话做事谨慎些,等……等我出阁后,就让娘找由头接你回来。”

苏卿出阁了,苏黛回来孝敬母亲,是人之常情。

虽然苏卿本不想太早成亲,可如果为了苏黛,也不是不可以。

“娘,就按大姐说的,您这会儿进宫找太后,不是明着与皇上作对么?”苏黛摇晃着苏氏的胳膊,“若是没成,女儿还是要进宫,反倒不美。”

苏氏将两个女儿揽到身边:“你们成为我的女儿,辛苦了。”

“不辛苦,我喜欢成为娘的女儿。”苏黛看着苏氏,又想到了苏氏给赵敬德休书的那一幕,“娘,女儿以后也要像您一样。”

若谁负了自己,也给他一纸休书。

苏氏则没想到苏黛想的是这个,只是无奈地笑了笑。

“娘,儿孙自有儿孙福,不如,我们琢磨一下,怎样接小弟回来。”苏卿刻意说起李颉来。

“是啊,皇上命我三日后进宫,怎么办啊?”苏黛有些急了,“小弟三日后会不会回京啊?”

“王将军说,如果快的话,他明日就会回京。”苏卿知道苏黛不想留下遗憾,“实在不行,就让人跟宫里说一下,宽限几日,应当是可以的。”

宽限几日,总比不进宫的好。

苏黛终于点头了,于是一家子都盼着李颉回京。

李颉也没想到,他办完差使后,竟连王将军也在城门口等着,自己这是办了一个什么了不得的事情么?

王瑾将李颉带到了之前订好的包间,将南靖侯府的事情说与他知道,又问他打算怎么办。

“我,我是南靖侯府的小公子?”李颉吓了一跳,“怎么会?”

“怎么不会啊,你看你是家里的小儿子,你爹娘却让你从军,哪家的小儿子会是这个待遇。”王瑾身边的另一个侍卫黎屹说道。

李颉不禁语塞,他也曾经为此质问过爹娘,但爹娘的回复是,生他的时候吃足了苦头,差点儿连命都没了,他就应该为此赎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