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只考鸭往北走 作品

第213章 毒计出显(二)(第2页)

 如兰看见张桂芬的来信,一切都准备好了那就开始大量招兵买马。

 如兰最近发现曹军在大量的招兵买马,这倒是个好机会,适合自己浑水摸鱼。

 于是,曹军好几位将领就发现,除了蜀州,有一些零散的外地穷苦百姓,甚至乞儿来投奔他们。

 于是加大了招兵的力度,逐渐开始在外地找人去了,自家将军可是说了,人数越多越好。

 这正是如兰想要的,让陆怀远手下的那些陌生面孔,混在其中,过去也支了个摊子。

 甚至,让其中几位做情报工作的混进了曹军里面,当细作。

 除了这些之外,如兰让在临海处,不断派出瀛洲人过去骚扰。

 引得临海处的渔民,困扰不已。

 大宋的海军,虽常备有五万人,但是多用来护卫和运输,很少用于进攻性的海战。这些海军的主要任务是保护商船队、护送贡船和押运粮食等,这些民众可不在他们的保护范围之内。

 所以,沿海的渔民一时之间被骚扰的抱怨不断。

 甚至不再出去打鱼,留在家里劳作。

 可是,本就是靠水吃水的地方,劳作哪儿有什么收成?

 所有人的日子过得就更苦了。

 这时,张桂芬按照计划,在军队里找出当地人,让他们去将那些精壮人都“带”过来。

 这些当地人,衣锦还乡果然引起了羡慕,打听起做什么,想要自己也去。

 但是,并没有全部都将人带过去,反而只选了几个人,连着家眷都一起打包带走了。

 这可让那些没有选上的人心里更痒痒的。

 此事,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传的周围很多村子都知道了。

 除了这些百姓比较麻烦点,那些流民、乞丐就没有这么麻烦了,直接一口饭食就能带走人。

 这一回,收获也算不小。

 张桂芬看着这些人很是满意,流民、乞丐全都丢进军营里,开始集训。

 那些带着全家过来的,愿意进军营的,就来,实在不愿意的,就给了个地方,放他们去打鱼。

 张桂芬不怕他们不愿意,进军营的有饭吃,不进来的,就只能靠自己喽~

 果然,没有几天,那些先前还不愿意的,都重新求着回来。

 张桂芬自然大度的点点头。

 一个月的时间转瞬即过,新加入进来的,也有了不小的变化。

 那些新过来的百姓,被派回去重新做“勾引”任务。

 这一回,可不止有羡慕,还有嫉妒。

 这都是和自己一样穷苦的人,甚至比自己还穷,如今一个多月,就这么“富贵”了?

 许多人的心里都痒痒的。

 同样是只带几个人走,这一回,竞争就激烈了许多。

 甚至在悄悄的暗示之下,胡来的船队后面,还跟着好几个“尾巴”。

 这正是张桂芬想要的。

 强求可没有自愿的好。

 一登岛,同样的安排,同样的选择,在重复着,那些悄悄跟过来的人,经过七天的牢狱之灾,终于被“好心人”保了出来,得到了进军营的机会,只是需要格外查看三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