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光山色与人亲 作品

第233章 菜花蛇&是狼是狗(第2页)

 “看神态,怒而咬牙是狼,怒而哈斥是狗。”

 “看尾巴,快平稳是狼,晃太急是狗。”

 “弯曲是狼,顺直是狗。”

 “看剩饭,糠密是狼,糠稀是狗。”

 “看游泳,泳歪是狼,泳正是狗。”

 “看额头,后凹是狼,前隆是狗。”

 “看颜色,黑的是狼,黄的是狗。”

 “看重量,小重是狼,大轻是狗。”】

 天幕把同音字用括号标注出来,还很贴心的是提醒古人,讲的是清朝历代皇帝。

 评论区:

 〖爱新觉罗族谱都被骂遍了。〗

 〖他这九族都不够砍啊。〗

 〖光看这个视频,我都感觉要是穿越回去,得被砍。〗

 〖70后电视播放什么就看什么,80,90后想看什么自己搜,00后想看什么自己剪。〗

 〖乾隆要是看见了,得跨越时间长河来杀了博主。〗

 清朝,乾隆年间。

 “朕看见了!”

 “但你先告诉朕怎么去到未来!”

 和珅脚步越发加快,生怕后面突然跑来一个太监说:“万岁爷有旨,请您回去一趟。”

 但乾隆并未如乾隆所问,倒是问了未来的嘉庆帝一个问题:“西洋人的玩意儿,能强大清吗?”

 爱新觉罗?颙琰答道:“能,后世不是已经证明了吗?”

 “若是不用科学,就会被西洋人打进来。”

 “既然如此,不如放开民禁,向外打!”

 乾隆笑道:“你想学汉武,开疆拓土?”

 不待答复,乾隆又问道:“大清如今有多少人口?”

 “约有三万万吧。”

 “错,只有一千万,在朕大规模除旗之后,连几百万都没有!”

 “百万之数的人统御着万万人口。”

 “你想引进西洋火器,开疆拓土,当一当汉武帝,可别忘了汉武可有个‘汉’字!”

 “放开火器,大清如何我不知道,但满洲一定会被灭族。”

 乾隆很肯定的说道,但爱新觉罗?颙琰很明显不同意,还有自己的想法:

 “为什么?”

 “总归是要有个皇帝的,为何不能是我们爱新觉罗?”

 “我们可以允许他们复汉人衣冠,我们也可以学北魏彻底汉化。”

 “我们还可以行分封之策,天下那么大,他们都可以外封为王,可以当土皇帝。”

 “为何一定要杀的满洲灭族?”

 “若真要杀,那投降大清的明朝臣子的后代杀不杀,汉八旗杀不杀?”

 “若是要杀,他能坐稳这皇位吗?”

 乾隆望着未来的嘉庆帝,一脸希望的说道:“你既不了解汉人,也不了解满洲。”

 “九世之仇犹可报乎?百世之仇犹可报!”

 “准噶尔寸草不生,东北也可以。”

 闻言,爱新觉罗·颙琰还想反驳,乾隆摆摆手:

 “让礼部准备一下禅让仪式吧。”

 “朕准备退位当太上皇,这大清就交给你了。”

 未来的嘉庆帝还以为是乾隆的试探,连忙跪地行大礼:“皇阿玛春秋鼎盛……”

 乾隆嗤笑一声:“后面的话不必说。”

 “朕也不是试探你。”

 “朕今天和你说几句掏心窝子的话:原本即便朕退位,你也是个傀儡皇帝。”

 “无非是因为圣祖他老人家在位六十一年,朕为了虚名,也为了身后名,不愿超过圣祖,才退位当个太上皇,本想幕后理政。”

 “但朕老了,天幕出现,是福是祸,朕分不清楚。”

 “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即将来临,朕一个老头子也做不得什么。”

 “索性,全交给你,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吧,不必事事请示。”

 “朕只有一点想对你说:莫要让我们父子二人做了徽钦二帝。”

 “宋有赵构,还能有半壁江山。”

 “大清可连赵构也没有,若是败了,你我父子二人连行牵羊礼的机会都没有。”

 言罢,也不管爱新觉罗?颙琰听没听懂,乾隆轻踹一脚:“滚吧,去找礼部商量商量,再定下一个良辰吉日,你就可以登基称帝了。”

 明永历十八年,清康熙元年。

 “后人可真是把同音字玩到极致。”

 吴三桂若有所思,吩咐人按照这个模板,编排一下清朝从皇太极开始到康熙的各位皇帝。

 顺带还可以编排一下皇室的花边故事,百姓最爱听这个。

 “皇太极、多尔衮,还有咱们这位太皇太后。”

 吴三桂笑道:“这可不是瞎编,本来就是真事嘛。”

 “顺带还可以研究研究这康熙到底是谁的儿子。”

 有人问道:“大将军,这就有些离谱了吧。”

 “别怕,越离谱越有人信,你们还是不懂百姓啊。”

 “你和百姓说经过研究发现明天要下雨,让他们别出门,没人听。”

 “但你要是和他们说明天龙王爷出巡,出门的人会被诅咒,他们反而会老老实实待在家里,紧闭门窗。”

 清朝,光绪十三年。

 “亲爸爸……”

 慈禧回头问道:“怎么?”

 “以为我会生气,会动怒?”

 “既然说过全权交给你,那我肯定不插手。”

 慈禧指着还未跳动的天幕接着说道:“民间会有人根据这个编排大清。”

 “是杀是放、是囚是禁,都由你做主。”

 光绪思考半天答道:“不可杀,亦不可禁,否则会像……”

 光绪不敢说,慈禧笑道:“大义迷觉录?”

 光绪点点头:“当务之急是火器,是水师。”

 “若是水师不厉,莫说打出去,连守都守不住。”

 慈禧叹了口气:“拿国库的钱先顶着吧,若是不够用,从我身上裁减吧。”

 “亲爸爸,儿臣……”

 慈禧坏,但不蠢。

 历史上的奸臣也好,臭名昭着的皇帝也罢,又蠢又坏的只是少数,大多是坏但不蠢,不仅不蠢,相反还很聪明。

 蠢人是没办法在政治里混下去,还能掌握大权的。

 “人啊,活着要享受,死了也要享受。”

 “可享受得有个前提:家族还在。”

 “家族若是没了,连自尽都是一种奢望。”

 “如今天下,汉军大势已成……”

 慈禧突然停下言语,望着光绪:“有些事,急不得。”

 “汉满之争大于外敌入侵,历朝历代皆是亡于内!”

 光绪点头称是,心里却不以为然,这时候还抱着满汉之别,岂不是又要走上原本的历史。

 “有的人连汉献帝都不一定当。”

 慈禧最后嘱咐一句,也不管光绪能不能听懂,就在宫人搀扶下前去用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