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光山色与人亲 作品

第216章 三国三大谣言(2)

【当然还可以这样辩论:其实袁术才是帝国正统,而老刘家都是乱臣贼子,汉献帝刘协才是最大的反派。

 而且真的有人说吕布打的都是图谋大汉的人。

 所以吕布为什么要打刘备、打曹操?

 那是因为他们都要打袁术,这可是帝国正统,非常的合理。

 《后汉书·孝献帝纪》:“吕布叛。”

 吕布叛的是谁呢?

 大概、也许、可能、或许……

 嗯,不用怀疑,是刘协。】

 弹幕区:

 『忠是指杀举主丁原,义是指背刺刘备。』

 『挖大汉的皇陵,和伪帝结亲,大汉忠臣。』

 『如果论迹不论心的话,荀彧还不如吕布!凭什么在曹操手下出谋划策的荀彧是大汉忠臣,而吕布不是!』

 『你确定你看过史书,而不是看的某些视频?』

 『你去看看历朝历代的评价,大多是认为荀彧忠于汉室,苏轼也曾说:在曹操加九锡的那一刻,荀彧的心就死了。』

 『不就是因为荀彧是世家,吕布是匹夫嘛,相互夸赞,世家本性。』

 『纯唯心就没意思了啊。』

 『一群封建贵族的走狗。』

 『香蕉一个巴拿拿,辩论不过就扣大帽子,骂人是吧?』

 “文若?文若?”

 锺繇扯了扯荀彧的衣袖:“丞相喊你呢。”

 荀彧回过神来,欲行礼请罪,只听曹操哈哈大笑道:“无妨,这天幕确实引人入胜,搞得荀令君都神游天外了。”

 众人也配合着大笑起来。

 “操,现在只是大汉丞相。”

 曹操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荀彧按理应该顺着台阶下。

 可荀彧仿佛还没回过神,脱口而出问道:“未来呢?”

 帐内的笑声戛然而止。

 就像写小说一样,任凭你大纲写的再好,人设写的再完美。

 可写着写着,就感觉笔下的人物活了过来,不受大纲和人设控制。

 本想写一个悲壮的屠龙者的故事,却写成了屠龙者终成恶龙的老套故事。

 人,一旦到了某个位置,做什么、是否还要往上,就不是自己能够完全控制的。

 你是征西将军,手下人只能是杂号将军。

 你是魏公、魏王,手下人就可以是侯!

 而你若是魏帝,手下人就可以公侯万代!

 曹操默然良久,诚恳的回答道:“未来的事情,也许只有昊天上帝才能知道吧。”

 【第二个谣言:程昱吃人,位不至三公。】

 “苍天有眼,昊天上帝保佑。”

 曹营的尴尬氛围被程昱号丧般的声音打破。

 一是为解荀彧之忧,曹操征徐州时,程昱与荀彧留守鄄城,谈不上生死与共,却也算并肩作战。

 若是再让他问下去,程昱怕他死无葬身之地。

 二是为自己正名,后人评论时,自己就想解释。

 但众人的目光齐齐望向自己,自己也懒得辩解。

 “看见没,老程不吃人肉!”

 众人的目光又齐齐望来,我们不怀疑你吃人肉,我们是怀疑你要是饿极了,肯定会吃。

 “有粮食,谁吃那玩意儿,忒酸。”

 “……”

 群臣:你不是不吃,怎么知道是酸的?

 受某些视频影响,多数人以为程昱是谋士。

 但其实程昱是武将,并且在史书中被评价为:勇冠贲育。

 【这两件事其实是一件事,记载在《世语》当中。

 这个《世语》不是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而是西晋作者郭颁的《魏晋世语》,该书主要记载魏晋间名人轶事,也就是常说的野史。

 强调一下,并非假的才叫野史。

 野指乡野,在野。野史的本义为:民间记载的历史。

 《魏晋世语》对这件事的记载为:“初,太祖乏食,(程)昱略其本县,供三日粮,颇杂以人脯。”

 “(程昱)由是(制作人脯)失朝望,故位不至(三)公。”

 意为:曹操缺粮,程昱在本县抢了一些粮食,提供了三日的粮给曹操,其中当中掺杂了很多肉干。

 时间线大概是在曹操兖州大动乱时期。

 抢粮这事说实话在三国很普遍,或者说这在封建社会其实是常态。

 但关键在于,这事不知怎么传就传成了程昱把老乡做成了人干。

 经常做肉干的朋友应该知道,子曾经曰过:肉干不是一日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