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光山色与人亲 作品

第200章 建国后称帝的天才们(第2页)

 这段小插曲才暂时消停。

 其余等人皆有封号官品,包括但不限于:国丈、王母娘娘、太白金星、财神、灶神、元帅、军师等。

 林文勇同村有一位常年脑血栓,话都说不清楚的男子,因为和林文勇的父亲常年交好,被封为县长。

 林文勇安慰他:给你的封地有点小,太大了怕你管不过来,将来你工作要量力而行,千万不要把自己累着。

 会议之后,文武百官们带着人去各地秘密联络会员,短期内发展了会员近千人。

 就在林文勇觉得自己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的时候,不出意外的话,意外来了。

 史称:祸起萧墙。

 林文勇原配的妻子不满自己当二皇后,于是找到一皇后张俊华的原配丈夫陈某告知了此事。

 他对陈某说:你知不知道我老公把你老婆分为一皇后?他连个大内总管的位置都没给你留!

 嫉妒不已的陈某,一怒之下,报警了。

 八月八日,圣朝国皇帝林文勇被乡里的派出所带回去调查,圣朝国群龙无首,不攻自破。

 公安部门缴获无字,天书一本,国玺一枚。

 抓获相关骨干人员十三人,林文勇等人被判有期徒刑改造。

 而一皇后张俊华被送至当地精神病院进行治疗。】

 评论区:

 〖划重点,两年半。〗

 〖小黑子,露出坤脚了吧。〗

 〖又现代又复古,说复古吧,他知道蘑菇弹重要,说现代吧,他还封灶王,不知道以为封神榜呢。〗

 〖其实也难怪历朝历代都禁止《五公经》,可篡改性太强了。〗

 〖为什么我掌心只有个“土”字?〗

 〖我不敢说。〗

 吴越。

 钱弘俶头疼的厉害。

 钱弘俶,吴越国主,纳土归宋后,因避讳,舍弘字,改称钱俶。

 年初,应宋主所约,会师唐之金陵。

 回朝后,便忧虑吴越未来如何自处?

 高僧延寿劝自己:纳土归宋,舍别归总。

 本来吴越国主都已经下定决心了,可偏偏天幕出现了。

 斧声烛影、崖山海战,这都特么的什么事啊。

 降是肯定要降的,为家族也好,为天下苍生也罢,总归是要华夏归一的。

 打是不必了,宋主可还活着呢,打不过。

 人贵自知,即便是赵光义为宋主,也打不过。

 至于,凭借天幕,研究武器,而后一统寰宇,只能说是想瞎了心。

 国名是吴越,吴越之地,是哪里还需要多解释吗?

 指望他们出力去收复北地,还不如指望赵光义,兴许他能收复燕云十六州呢?

 是现在去降,还是等赵氏解决好自家事,再去降,这是个问题。

 一桩桩,一件件,本就想的脑袋疼。

 天幕又提及《五公经》。

 ……

 该经乃是钱俶的祖父,吴越武肃王钱镠命属下所撰。

 借天台山五公菩萨之名造作谶语,以救处于末劫时期之世人。

 天幕又言及两宋造反之事颇多,若是如后世一般,有人借《五公经》起事,自己如何自处?

 赵匡胤是个好脾气,为人大度。

 但赵光义的心眼可不大,不是个好相与的。

 念及此处,钱俶觉得有必要入宋一趟。

 谈谈纳土归宋之事,再看看赵匡胤如何处置他弟弟。

 百姓没有吴越国主的烦恼,他们只好奇一件事:

 “称帝都不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诛九族,也要灭满门吧?”

 湖边。

 五六张桌子,每张桌子配三四条长凳,便是一个茶摊。

 邻临湖边的一张桌子,一名小厮手持长柄茶勺,准备将茶末从罐中取出,盛入茶盏,待点茶。

 另一名小厮取出茶盏、盏托、汤瓶等物

 锦衣贵公子望向临街的桌子,三位青衣汉子,许是渴了,右手端着茶碗,如牛饮。

 “让郎君见笑了。”

 汉子见有人打量,余光望去,知是身份高贵之人,略带尴尬的笑着解释道:

 “郎君勿怪。”

 “茶摊,不分高下尊卑,皆可品饮。”

 贵公子起身,与几位汉子坐在一起,扭头对小厮道:“做好,送过来。”

 端起茶碗,见其中碎渣漂浮,鼻子靠近轻轻一吸。

 贵公子一饮而尽:“后人说的对,人间烟火气,最是抚人心。”

 “我喝了你们一碗,”贵公子向湖边一指:“等会儿,我的做好了,也每人还你们一碗。”

 几位壮汉对视一眼,不知这贵公子是何路数。

 “敢问郎君,有何事?”

 年长的汉子起身,抱拳行礼问道。

 “无事,只是刚好听见你们刚才的讨论,想搭个话。”

 贵公子又指向湖边忙碌的仆人:“这群小厮,每日不是恭维我,就是讨我欢心。”

 “和他们聊事,聊着聊着就说我高见,一点意思都没有。”

 “见你几位聊这后世之事,我便想聊几句,若是惹几位担忧,某这就离去。”

 “原来如此,公子有何事想聊,某陪你聊。”壮汉一拍胸脯,应承道。

 还以为要招募某等去做造反之事,原来是聊天。

 聊天就不怕,某虽识字不多,却也走南闯北,从乱世活了下来,见识不算少。

 “刚才听你们说为何不灭全家,我想问几位可知道为何?”

 壮汉张望一圈,才小声低语道:“称帝不灭全家,是因为后世无皇帝。”

 “哦?”

 “哈哈,有道理。”

 贵公子轻推扇子,合在一起,轻轻在脑门一敲:“果然有道理。”

 “是我想复杂了。”

 壮汉端碗,浅饮一口,贵公子见状问道:“你怎么不问问,我是怎么想的?”

 “郎君,不该问的不问,不该知道的不知道,如此才能在这世上活下来!”

 “壮士,可曾去过宋土?”

 “去过。”

 “可曾去过北地?”

 壮汉闻言愣了愣,眯着眼睛道:“郎君,想问些什么?”

 “我只是想知道各地风土人情罢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纸上得来终觉浅,不知壮士可否为我讲讲?”

 贵公子从香囊中摸索出一块碎金放在桌上,往壮汉身前一推:“不让壮士白讲。”

 闻言,壮汉双眼舒展开来,轻轻将碎金又推到贵公子眼前,解释道:

 “太贵重了,某等有命拿,无命享。”

 怕贵公子误会,壮汉往城内一指。

 贵公子收回碎金,思索一番道:“那这样吧,等讲完,我请你们吃酒,可好?”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