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光山色与人亲 作品

第143章 姜维最后一计

【#今日提问#】

 【某乎上有一位网友提了个问题:姜维的最后一计不就是离间计吗?为什么那么出名?】诸位将军,可知天水姜伯约?  【网友“李狗蛋”评论:

 灞下的挣扎,荥阳的死战,长乐宫的隐忍,昆阳的奋武,西域的苦旅,沛县的风,赤壁的火,渭桥的雨,漠北的沙。

 帝国和世族撕咬了四百年,缠斗了四百年,秦汉遗留下来的大一统王朝的所有血性,尽在这最后一博。

 失败了就日月无光,六朝流水,只成王谢诸人的门户私计。

 姜维就算是一点辙没有从地上拿块儿板砖给钟会开个瓢,三国志也会端端正正浓墨重彩地写下一个开瓢计。

 但歌汉家千秋岁,天子长乐未央。】

 【网友“南望江”评论:

 后主投降以后,姜维无论选择什么都不会被史书所诟病。

 但他偏偏选择了最壮烈的一种。

 那史书自然就会为这种壮烈记下一笔。】

 【网友“开火”评论:

 他还是魏国的降将,并且是在刘备死后降的季汉,他都没有见过刘备、关羽、张飞。

 诸葛亮从未见过汉朝盛世,却因刘备三顾茅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姜维从未见过先帝,却因诸葛亮言传身教,一句:我得伯约,如得一麒麟也。

 “我计不成,乃天命也。”

 刘禅降,大汉还在。

 伯约死,大汉天命落地!】

 【网友“刀剑春秋”评论:

 因为这个计策大胆到离谱,成功概率远低于失败可能的谋略,完全不是从个人利益出发,是真正为国尽忠的计策。

 姜维在蜀汉过的是什么生活?

 “宅舍弊薄,资财无余。”

 说难听点,魏国腹地随便抓个地方长官都比他强十多倍,姜维如果乖乖投降去北方,封个五千户是起码的,生活品质直接火箭起飞。

 就算计策完全成功,姜维最多也是继续做蜀汉大将军,继续过着清教徒式的贫穷生活。

 而计划失败,他自己肯定死无葬身之地不说,甚至可能不会有任何身后名。这个计划从个人来说,是纯纯的负收益。

 但他还是这么干了!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悲壮哉!】

 【网友“汉堂将”评论:

 姜维:若想此计可成,需献头。

 刘禅:献头?

 姜维:对。

 刘禅:我的?

 姜维:我的!

 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

 【网友“平安都”评论:

 刘备给了大汉朝皇帝最后的体面!

 孔明给了大汉朝文臣最后的体面!

 姜维给了大汉朝武将最后的体面!

 舍身入局,以身为饵,干掉曹魏两个人才,身虽死,仍不辱没大汉大将军的名号。

 大汉大将军始于韩信,终于姜维!】

 【网友“清茶和美酒”评论:

 这一计死了三个武庙。

 这一计给了四百年大汉一个体面。

 这一计告诉世人忠义之士可以做到什么程度。】

 【网友“鸡脚芝士”评论:

 汉献帝已将大汉禅让给曹丕。

 刘备白帝城托孤。

 诸葛亮星陨五丈原。

 刘禅开城投降。

 大汉至此,尸骨无存。

 这个时候还有最后一个人,在汉末平均寿命只有五十岁的年代里,他已经六十多岁了。

 听闻刘禅投降,他如五雷轰顶,摇摇欲坠,默良久,满眼含泪,声音颤抖着说道:“吾…吾还有一计,可使大汉…幽而复明。”

 我来问你,无论这一计是妙是蠢,成与不成,该不该在史书留下一笔?】

 【网友“李靖岩”评论:

 第一,姜维在季汉后期,政坛上相当孤立,以至于弄到避祸的程度。

 第二,但在季汉覆灭的边缘,姜维敏锐的抓住钟会,邓艾和晋主的矛盾,并把自恃才高心胸狭隘的钟会,在极短的时间内拍得明明白白。

 第三,如果姜维早点把这套权术用在蜀汉内部,他还会孤立吗?

 姜维不是在最后关头豁出了自己,他是从领兵开始,就豁出了自己。

 晋廷远在千里,他尚且能洞若观火。

 刘禅想要什么,蜀汉内部想要什么,他看得出。

 要怎么做才能消解矛盾,他也明白。

 钟会之才,远胜刘禅。

 姜维能把钟会忽悠在掌心,忽悠刘禅,只要他想,只会更容易。

 以姜维的才能,要想当个近臣,乃至奸臣,什么陈祗、闫宇、诸葛瞻,全都不是对手。

 但他还是把自己混到那么孤立,就是因为他不想像其他人那么混日子。

 就是因为他不想像其他人那么混日子。

 他在军事上没能取得突破,是才能所限,也是大势使然。

 但他其实足以为自己谋求私利,却还是顶着各方面压力把自己赌了出去。

 千古之下,也得占个忠字。

 他最后一计,正如他的用兵,还是没能十成,但他的忠诚,至此完满!】

 【网友“熊猫君”评论:

 没有姜维的历史:

 亡国大臣:我是忠臣啊!跟着圣上投了,不失荣华富贵。

 有了姜维的历史:

 亡国大臣(想起姜维事):我算不算忠臣呢?

 伯约为后人立了一块无法超越的碑。】

 【网友“一方倒了”评论:

 用游戏类比一下。

 你的4个队友都退了,无法重连了,面对三路超级兵,你卖掉了队友和自己的所有装备。

 站在世界树下,掏出了6把圣剑。

 遥望白帝城大喝一声“白帝圣剑,御剑跟着我!”

 然后你公屏打字,还把对面中单给忽悠反水了。

 这就是姜维的最后一计。】

 【网友“释末了”评论:

 如果没有姜维那“日月幽而复明”的痴心妄想,大汉的光芒早在五丈原时已然熄灭。

 大汉的最后一位将军,接手过大汉最后一位丞相的火炬,在最后一刻,将火炬上奄奄一息的火苗,化作了漫天的烟花,也留下最后的璀璨。

 这使得刘禅的出降,远别于其他川蜀割据政权地的覆灭。

 他以一种极其浪漫的仪式,彻底宣告了四百年大汉的覆灭,也宣告了长达四五百年华夏乱世的开启。

 如果说两汉如同白昼,那季汉就是黄昏,而姜维这一计,创造出了日落刹那的绝美晚霞。

 这一计,出名的不是高明,而是美。】

 【网友“聪明的解冻”评论:

 他这个离间太高明了,完全就是顺势而为,被坑的最惨的钟会和邓艾。

 钟会临死都觉得,是自己辜负了姜维的一片好心。

 邓艾更离谱,钟会死了后他的谋反罪就不攻自破了,但监军卫瓘怕受牵连把他杀了,也没恨到姜维头上。】

 【网友“海上灵光”评论:

 侧面回答一下,有个人叫刘谌,是刘禅的儿子,刘备的孙子。

 他一生什么事迹都没有,史书甚至只有一句话,仅仅是在刘禅投降以前杀了妻女然后自杀了而已。

 杀敌零,荡寇零,政绩零,发明零。

 但他出名到能把刘禅抬出昭烈庙。

 季汉灭亡之后,昭烈帝庙,刘备身边放的是是刘禅,百姓直接抬出去扔了,把刘谌放在刘备身边。

 后面的朝代放一次,百姓扔一次。

 到最后,昭烈帝庙内刘禅的位置,没有神像,直接放了块朽木,寓意朽木不可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