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光山色与人亲 作品

第137章 孟姜女哭长城

【接下来是一个很着名的谣言,传唱了几百年,由此改编的戏剧、电影、电视剧以及歌曲更是数不胜数。

 它便是:孟姜女哭长城!】

 大唐,贞观年间。

 宫人刚才将李治抱来,本放在长孙皇后怀中,李世民伸手要接过来。

 “二郎,你不会学刘皇叔长坂坡摔阿斗吧?”

 唐皇让观音婢放宽心,朕乃是天策上将李世民,亦是将来胡人口中天可汗,更是后世公认的千古一帝,不至于和自己亲儿子过不去,何况他还只是个奶娃子。

 李世民眉心皱了皱,伸手刮刮李治的鼻子,又轻弹几下额头。

 小孩肉嫩,许是疼了,伸出两只胖乎乎的小手在空中乱抓,一下就把李世民的胡子扯在手中。

 “阿巴,阿巴,阿巴巴。”

 “还挺像朕。”李世民被人扯着胡须往下拉,眉毛却逆势微扬。

 眼睛像朕,鼻子像朕,连这扯阿耶胡须的模样也像极了朕小时候。

 偏偏脑子不像朕,怎么能娶庶母呢?

 睡就睡了,还公开!还立后!

 可要点脸吧,都不背人了!

 “高明,上前来。”李世民拍拍自己左边的空地,示意李承乾坐过来。

 “张开手。”

 “不对,不是这样。”

 “一上一下。”

 “这样对了嘛。”

 李世民调整好李承乾的手势,将李治放入他怀中,语重心长的说道:“以后下朝得空,多去看看你弟弟。”

 “长兄如父!”

 “且爱之,且怜之,且骂之,且打之!”

 “好则赏,错则罚。”

 李承乾第一次抱孩子,不敢乱动,生怕一不小心弄坏了。

 只得口头告罪一声,怀有幼弟,不方便行礼,答道:“儿臣谨遵父皇教训!”

 “叫阿耶,不必称皇,也不必称臣。”

 李承乾对李治是没有任何怨恨的,虽然他未来是皇帝。

 概因这弟弟太小了,如今不满周岁。

 真要夺嫡争位,也得要贞观二十年往后了。

 自己二十多年的太子,被废肯定和九弟没关系。

 想来想去,只可能会是同母弟青雀有关。

 想必是自己被废,青雀也不受父皇认可,唯有立九弟为帝,方可保全我二人性命。

 念及此处,李承乾嘴角微扬。

 青雀现在还是个小胖子,最爱跑到孤的宫里偷食甜物。

 “高明,这孟姜女之事可曾听过?”

 李承乾回过神来思索一番:“未曾听过,倒有些像杞梁妻哭夫之事改的。”

 【相传秦朝时有个孟老汉和姜老汉一墙之隔互为邻居。

 孟老汉院子的墙边种了一颗葫芦籽,后来结了一个几十斤重的葫芦瓜,姜老汉眼看葫芦瓜成熟,一刀切开了后,却看见一个白白胖胖的女娃娃躺在里面。

 于是孟、姜两老汉为争夺女娃娃吵闹不休,最后只好协商两家共同养育这个女娃娃,取名“孟姜女”。

 始皇一统天下后,在全国各地征集数十万民夫,修筑万里长城。

 有个叫范喜良的书生公子,因为逃避衙役的追拿,翻墙逃进孟家院子,躲在丝瓜架下,正好被游园的孟姜女发现。

 孟姜女一看:“呦,是个帅小伙。”

 这惊呼声引来孟老汉,一看,这范喜良一表人才,又知书达礼,于是把孟姜女许配给他。

 结果良辰吉日正当时,二人即将拜堂成亲,不料闯进几个衙役,把新郎范喜良抓了去做民夫。

 范喜良一去之后杳无音信,孟姜女日日哭、夜夜哭。

 冥冥之中有道声音跨越时空传来:所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

 于是孟姜女万里跋涉寻到长城脚底,却听修长城的民夫说丈夫早已累死,尸体不知埋于何处。

 孟姜女顿时痛哭失声,哭得日月无光、天昏地暗、秋风悲号,长城一段段倒塌,足有八百里,一堆堆死人骨露出来。

 孟姜女为了辨认出丈夫的骨骸,咬破中指,把血滴在一堆堆白骨上,滴到范喜良的骨头之上时,血珠凝住不动。】

 【但故事到这里还没完,更离谱的还在后面。】

 “这还不够离谱?”

 大秦,咸阳宫内。

 高居丹墀的始皇眉心微皱。

 若是她能哭倒长城,朕还需要修长城吗?

 把她男人送去草原打仗,她去哭一遭,草原直接天塌地陷。

 还需要数十万秦军做甚?

 她一个人就可抵千军万马!

 【正在这时,秦始皇巡察长城而来,看见眉清目秀、如花似玉的孟姜女,遂起心霸占。

 孟姜女将计就计,要秦始皇答应她三个条件:一要秦始皇搭起三十里长的孝棚。

 二要秦始皇披麻戴孝,领文武百官到祭台上吊祀万喜良。

 三要在成亲之前,与秦始皇游海为万喜良举行葬礼。

 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否则宁死不从。

 秦始皇为讨得孟姜女欢心,一一答应。

 但在祭祀那天,孟姜女哭完丈夫,哭得血泪模糊时,纵身一跃跳入了海里。

 秦始皇大发雷霆,命令士兵赶忙打捞,即时大海咆哮,狂风四起,秦始皇不得而归。

 原来是海龙王和公主可怜孟姜女的遭遇,命令了虾兵蟹将前去把孟姜女接进了龙宫。】

 “……”

 “……”

 “……”

 大秦朝堂像是被宅男在深夜轻触手机按下暂停键,鸦雀无声。

 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

 小刀拉屁股,开眼了。

 编的没有一点技术含量,还不如说孟姜女是仙女下凡,专门考验陛下的诚心。

 若是诚心,便可得长生。

 陛下脑子里无爱,但真的有长生。

 “暴君也有今天,痛快!”

 弱者不一定敢向强者挥刀,但背地编排两句的勇气还是有的。

 咸阳之外,六国贵族们已经找好石匠。

 “刻,刻一百块、一千块。”

 “天南海北都给埋上!”

 项氏也安排起来,项羽不解,要传谣言安排人私下撒布即可,这刻碑埋土里是为何?

 “羽儿,这天幕人人都能看见,传谣言还有人信吗?”

 “后世不是喜欢考古吗?多埋些,总会被挖到。”

 “千年之后,也是一桩美谈!”

 若非是自己叔父,就这项梁现在的可恶嘴脸,项羽的拳头可不是吃素的!

 要打,就战场上堂堂正正的打败他!

 耍些小孩手段,恶心嬴政千年之后的名声,有意思吗?

 【经过代代加工,于是有了我们如今看到的最终版。

 而这个故事是有原型的,而且是真实的历史事件。

 不过和始皇毫无关系,乃至和秦国以及长城都没关系。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齐侯归,遇杞梁之妻于郊,使吊之。

 辞曰:“殖之有罪,何辱命焉?若免于罪,犹有先人之敝庐在,下妾不得与郊吊。”

 齐侯吊诸其室。】

 【周灵王二十二年秋,齐庄公姜光伐卫、晋,夺取朝歌。

 齐庄公从朝歌回师,但没有回齐都临淄,而是去突袭莒国。

 在袭莒的战斗中,齐国将领杞梁(名殖)、华周战死。

 后来齐莒讲和罢战,齐人载杞梁尸回临淄。

 杞梁妻迎丈夫的灵柩于郊外的道路,齐庄公派人吊唁。

 杞梁妻认为自己的丈夫有功于国,齐庄公派人在郊外吊唁既缺乏诚意,又仓促草率,不够尊重,便回绝了齐庄公的郊外吊唁。

 后来,齐庄公亲自到杞梁家中吊唁,并把杞梁安葬在齐都郊外。】

 “叔孙通,左传可有这句?”始皇无悲无喜的问道。

 人得认命,都已经被编排了,生气还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