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光山色与人亲 作品

第106章 宁古塔续。(第2页)

 永历三年,郑成功改奉永历年号为正朔;永历帝即册封其为“延平王”(郡王)。

 清顺治十一年,南明永历八年,李定国与郑成功联系,希望从东、西合力进攻广东,则明朝势力得以合流,若再沿长江北伐,攻赣、皖、苏各省,则复兴大业有望矣。

 李定国不仅派遣使者多次拜访郑成功,请求他提供支援,还写了几十封信件,恳请郑成功与他合作,甚至,他还提出了与郑成功联姻,但郑成功拒绝了联姻请求。

 不仅如此,派遣军队出师还延误了与李定国的约期,致使李定国孤军奋战,虽克复肇庆,却于广州城外大败而回。

 李定国曾经想不通,现在或许是病倒了,有足够多的时间来思考曾经过往种种。

 “为何……何至于此啊。”

 因为绍武帝和永历帝是同时被拥立的,一个在广州,一个在肇庆,南明同时拥有两位皇帝,互不承认,甚至还互相攻伐。

 而拥立绍武帝的其中就有郑家人,郑成功的国姓爷称呼也是来源于绍武帝哥哥隆武帝朱聿键赐姓。

 “哈哈……”李定国苦笑出声,南明、南宋何其相似,南明不缺岳飞,却连一个如赵构般的皇帝都找不出来,何其可笑。

 如果不出意外,按原本历史,李定国会在一个月后去世。

 但天幕出现了,从为数不多的视频中能够看到,满清毁我华夏道统,误我千年国运。

 “蛮夷进华夏,如入无人之境。”

 “烧、杀、抢、掠,比蒙元满清更可恨。”

 人被气到极点,要么气死,要么回光返照。

 古有汉景帝,今有李定国与郑成功。

 台湾。

 郑成功和李定国相差无几,同样躺在病榻上。

 这一年,永历帝被抓。

 清廷下达迁界令:山东至广东沿海二十里,毁沿海船只,寸板不许下水。

 同时郑成功之父郑芝龙被斩首,郑氏祖坟被挖。

 在台将士水土不服人心惶惶,其子郑经又在澎湖与四弟乳母私通。

 桩桩件件压倒了三十九岁的郑成功。

 郑成功确有倭岛血统,但华夏血统历来论父,没见过论母的。

 何况南明、清廷、民众、将士乃至郑成功本人,都认为他就是纯血纯种的华夏人。

 乃至听到倭岛侵犯,华夏死伤千万之时,郑成功一口黑血吐出,仰天怒吼:“倭人安敢如此!!!”

 随着一口黑血吐出,郑成功神清目明,也许是回光返照,也许是上天眷顾,总之郑成功此刻很清醒。

 “占倭岛,克朝鲜。”

 “满清能入关,我也能入关。”

 “海上打不过去,那就陆地推过去。”

 “希望晋王还活着。”

 无它,郑成功确实不善陆战,这是李定国的强项。

 郑成功放下了曾经的偏见,将来这华夏姓朱也好,姓李也罢,总归不能姓爱新觉罗,也不能让蛮夷打进来。

 郑成功从病榻上坐了起来,没让佣人搀扶,就这样光着脚板走出门去。

 看着天上的太阳,听着海风的声音,他意气风发的挥手说道:“海战有我,陆战有晋王。”

 “这天下还有何处去不得?”

 云南。

 吴三桂很纠结,这永历帝杀还是不杀?

 不杀……清廷就要打自己。

 杀吧……八旗兵都在偷摸想着把永历帝劫出去搞一出反清复明,更遑论整个华夏看过天幕视频的人士。

 自己手下的人都蠢蠢欲动,你要说他们真是为了百年后的华夏,那纯属扯淡。

 无非就是看着后人对清朝字里言间的嫌弃,加上各处反清复明的煽风点火,想让自己当一把曹操。

 “赌还是不赌呢?”

 “成了是曹操……没成可就是董卓了啊。”

 吴三桂决定还是等等看,想杀随时都可以杀,但杀了可就救不活了。

 【#怪盗积德#】

 【俩小偷来超市作案,一个在收银台吸引老板注意,另外个在货架往兜里装东西。

 此时,突然闯进来一个抢劫犯,小偷兄弟决定再用一遍声东击西。

 这边负责推滑板吸引注意力,那边顺势冲出来按倒抢劫犯,还掀翻货架压在劫匪身上。

 小偷:最烦你们这些抢劫的,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

 完事后小偷赶忙逃离现场,还顺便把劫匪的枪扔给老板。

 而老板从收银台一跃而出,手里紧紧握着枪站在劫匪身前。】

 评论区:

 〖他就这么顺滑的跳出来了,跟按了f键一样。〗

 〖店老板:你想要我喷子的跳枪教程吗?〗

 〖老板:谢谢俩兄弟啊,赶紧走,你们偷的东西到时候全算他身上。〗

 〖老板:按道理我是不敢上的,但是现在道理在我手上!〗

 〖道理只在大炮的射程范围。〗

 〖小偷:最烦你们打劫的了,有手有脚不会自己去偷吗?〗

 〖警察:你是说劫匪被货架压倒了以后吃了你二十袋薯片,五包方便面是吗?

 老板:是。

 警察:那这上面这俩拿东西的这俩是什么人啊?

 老板:哪俩?噢~那俩啊,那是我两个义父,经常来我这拿东西,不用管,那不走的时候还给我结账了嘛。

 警察:哪呢?哪结账了?

 老板(看了看手里的喷子):这不在这呢嘛。〗

 〖难怪自古以来文臣都看不起武将。〗

 〖武将也同样看不起文臣。〗

 〖劫匪:小偷啊,那俩小偷啊!

 老板:孰忠孰奸,朕尚能明辨!〗

 〖他贪归贪,但他不反啊。〗

 〖劫匪:斯道普。斯道普,他俩是小偷。

 老板:闭嘴!是非曲直我自有判断。〗

 〖打劫:我有的是力气和武器。

 小偷:烦死了,一点脑子都没有。〗

 〖小偷:抢了他,我们偷什么? 咒骂·jpg。〗

 〖老板:所有恐惧都来源于火力不足。〗

 大明,万历年间。

 山大王有自己的疑问:“不是小偷更可恨吗?”

 犯罪群体一直有鄙视链,拐卖人口的瞧不起采花贼,小偷看不起拐卖妇女儿童的,抢劫的看不起小偷。

 毕竟咱们占山为王的可都是苦出身,从来不劫穷人,咱们可都是梁山好汉,专门劫富济贫。

 虽然梁山好汉大多也不是啥好玩意儿,但一群山匪,能知道梁山好汉就不错了。

 二大王颇为赞同:“就是,后人懂个啥嘞。”

 “贼不走空,管你穷人富人,他都洗劫一空。”

 “哪像咱们,从来不劫穷人。”

 下首的十八好汉也是齐齐点头。

 “就是,穷人哪来的油水啊。”

 当然,抢人家两个饼子以及遇见漂亮姑娘抢回山寨的事被他们直接忽略。

 兵荒马乱的,大姑娘到处跑,指不定就被兵杀了或者地主抢走了。

 哪有跟着咱们当压寨夫人好啊,虽然压的是一群男人的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