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光山色与人亲 作品

第40章 古人玩的游戏(4)

【斗蛐蛐。】

 【我们熟悉的明清斗蟋蟀其实在唐宋时期就出现了,古代称之为“斗蛩(qiong)”。

 “昨夜寒蛩不住眠,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蛩:就是蟋蟀,也叫促织,民间习惯叫蛐蛐。

 我甚至怀疑精灵宝可梦的诞生都跟斗蛐蛐有关,你看任天堂的当家ip。

 游戏之神宫本茂小时候喜欢钻山洞探险,于是创作了塞尔达传说。

 江口胜也怀念家乡与友谊,然后创作了动物之森。

 清沼英二从小就喜欢木匠活,所以才有了塞尔达石之笛之后那些精彩绝伦的解谜关卡。

 而精灵宝可梦的创作者从小就是昆虫迷,喜欢抓小虫子放在一起看他们争斗,不过他那会玩的应该主要是独角仙。

 他想如何在电子世界中去抓捕昆虫喂养成长或者相互争斗呢?

 于是这个世界上最赚钱的游戏ip诞生了。

 斗蛐蛐始于唐天宝年间,长安有钱人用象牙雕的笼子来装蜥。

 记载说:“富人以万金之资付之一喙”,重金求一蛐蛐。

 到了南宋,市民经济兴盛,斗蛐蛐开始兴盛于民间。

 历史上被称为济癫、济公的道济和尚因为自己的蟋蟀爱将铁枪去世,不仅好生安葬,还题写了悼词和祭文。】

 ……

 济公:别说了,再说我就要给自己写祭文了。

 “师兄弟们,别追了,我真不是降龙罗汉。”

 “信,我们信,你先从山上下来。”

 ……

 【权臣贾似道无心军政一门心思搁家里斗蛐蛐,还写了《斗蟋经》,后世称其为蟋蟀宰相。

 有蟋蟀宰相就有蟋蟀皇帝,大明宣德皇帝朱瞻基挺好一人,除了教子无方之外就有这么点小爱好,后世称之为蟋蟀天子。】

 ……

 “你不能学学爷爷我吗?”

 “再不济学学你爹。”

 “怎么教儿子都不会?”

 太孙殿下正忙着核算出兵成本,嘴里小声嘀咕道:“您教儿子不就一套吗?”

 “先打一顿,然后说一句太子多病,汝多勉励之。”

 ……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里的《促织》一篇就是以这个为背景创作的。

 那斗蛐蛐这玩意儿到底是咋玩的呢?

 斗蛐分三部曲,即收养斗,

 收:就是买卖,好的蛐蛐讲究头圆、牙大、腿须长、颈粗、毛糙、气势强。】

 大明。

 朱瞻基本来纸上写写画画核算,写字写字不自觉的就把蛐蛐标准抄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