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皇帝陛下的谋略

“赐婚?”荣王满脸疑惑,目光紧紧锁定在康顺帝身上,语气中满是难以置信,“赐婚真能解决问题吗?”

康顺帝迈着沉稳的步伐,走到御案后方缓缓坐下,手指有节奏地在桌面上轻敲,嘴角微微上扬,自信的笑容浮现在脸上。

“沈秀娣不过是犯官之女,还是个逃犯,身份本就尴尬,况且她至今也没给陈玉华诞下子嗣。朕将毓珠下嫁给他,他再如何,总也要顾及朕是他的岳丈吧!”

荣王听闻此言,脸上满是震惊之色,眼睛瞪得老大。

毓珠公主是康顺帝的长公主,芳龄二十,身姿婀娜,容貌倾国倾城,聪慧过人,甚至还有治国理政的才能。

她性格极为有主见,寻常才俊根本入不了她的眼,早就放话非自己心仪之人不嫁。因此,尽管到了适婚年龄,却依旧待字闺中。

康顺帝平日里经常向毓珠公主问策,对她也是宠爱有加,便由着她的性子来。

可如今,康顺帝竟打算将毓珠公主下嫁给一个已有妻室之人,这让荣王实在难以想象后果会如何。

荣王赶忙提醒道:“皇兄,毓珠公主会答应这门婚事吗?”

“她会答应的!”康顺帝胸有成竹地点点头,语气笃定,“那孩子向来崇拜强者,而陈玉华正是世间难得的强者,这一点孤十分确定。今日若把她叫过来,恐怕此刻她自己就会主动请求孤赐婚了。”

“啊!真的会是这样吗?”荣王满心疑惑,难以理解,更不敢相信,只当这是康顺帝给自己找的借口。

康顺帝并未在这个话题上与荣王过多纠缠,转而提出让他担任传旨官。

“你离开封地快一年了,这两日就回去看看吧,顺便再去瞧瞧那高转筒车。”康顺帝话虽未明说,但意思已经十分明显。

毕竟是皇帝赐婚,康顺帝担心陈玉华会拒绝,若是如此,皇帝不仅会颜面扫地,双方还可能直接爆发矛盾。

陈玉华已有妻妾,再把长公主赐婚给他,按照规矩,他要么休妻,要么将原配降为妾室,这很容易引起陈玉华的不满和抗拒。

抗拒皇帝赐婚,那可是抗旨大罪,后果不堪设想。

康顺帝想要笼络陈玉华,自然不会逼迫他,反而要尊重他的选择,这也是他对陈玉华的一个试探,想要看他对沈秀娣的感情如何。

这就需要一个合适的人去当说客,荣王无疑是最佳人选。

“啊!臣弟……”荣王更加惊讶了,只觉压力如山,“臣弟压力实在太大了啊!”

他实在没有信心能说服陈玉华休妻或是将沈秀娣贬为妾室,说不定还直接触怒了陈玉华。

康顺帝自然明白荣王的顾虑,表情严肃地说道:“不必要求陈玉华改变什么,让毓珠下嫁为平妻即可。”

荣王闻言,眼珠子都快瞪了出来,惊愕地叫道:“皇兄,如此安排是不是太过高调了?而且这岂不是会让世人小瞧皇室?还委屈了毓珠公主啊!”

康顺帝突然长叹一声:“孤又怎会不知此举高调?但陈玉华若成了朕的驸马,高调些又何妨?毓珠身为公主,为皇室做出些牺牲也是应该的。况且在适龄公主中,只有毓珠有把握影响到陈玉华。”

他拿起陈玉华的个人信息,又仔细看了一遍,然后小声嘀咕道:“他就像一把双刃剑,朕将他面向朕的一侧刀刃提前包裹住,让他成为皇室的一员。即便他日后觊觎皇位,朕大可以传位给他,反正他的继承人必定是皇室血脉,帝位终究还是朕的孙子来坐。”

荣王听得心跳加速,目瞪口呆。

他万万没想到康顺帝竟有如此想法,虽说有些一厢情愿,但倒也不失为一条可行之计。

而且这背后还有许多潜在的好处,比如火炮和步枪的制造技术,即便皇室无法直接拿到手,只要提出采购一些武器守卫皇宫,陈玉华多少也会给些面子吧!到时候有了实物,以宫廷锻造监匠人的能力,说不定就能仿造出来。

荣王赶忙躬身拜道:“臣弟定当竭尽全力,绝不辜负陛下重托!”

事已至此,他还能说什么呢?

康顺帝不仅主动降低了任务难度,还将自己的谋略和盘托出,他若再提难处,就实在不合适了。

荣王决定回府后立刻着手准备出发回封地,母妃暂时留在皇宫中,这样既不会拖慢行程,也更加安全。

远在千里之外的陈玉华,丝毫不知京城的康顺帝已经为他安排了一桩婚事。

此时的他,正全身心地筹划着扩大自卫队规模的事情。然而,他目前只是个校尉,按照规定,兵员上限不得超过千人。

他并非不能不顾规矩强行扩大部队规模,但这样做就会落下僭越的罪名,一旦被有心人恶意传播,他的名声就会受损。

虽说成就大业后,一定会有大儒为他辩经,但这终究是强行扭转,不过是表面光鲜罢了。

在他初期发展势力的时候,坏名声十分不利于掌控军队的军心,也会增加今后抢夺地盘和赢得民心的难度。

陈玉华最近一直在思考,要不要向朝廷请功。

毕竟,清剿五峰山海盗一事,明面上是兵部下达的命令,尽管他怀疑这是崔氏私下搞的阴谋,那份传令可能是假的,但他完全可以以此为契机,向兵部复命,请求战功奖赏。

即便朝廷不承认他的功劳,无法获得奖赏,或许也能给崔达康添些麻烦。

但问题在于,听说朝廷各部都被各大氏族把控,他的请功奏折很可能会被崔达康压下,石沉大海。

而这次主动出兵剿灭恶名昭彰的牛头山马匪,对于朝廷来说,无疑是一件实打实的大功。

如果能将请功奏折送到皇帝面前,陈玉华相信自己必定能立下大功,升官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但难题依旧是奏折会被人压下。崔氏早就对他恨之入骨,恨不得找机会除掉他,怎么可能让他有机会升官,掌控更大的军队呢?

而且,其他氏族说不定已经从崔氏的遭遇中看到了危机,也不会让他与皇帝有联系的机会。

陈玉华曾想到过工部侍郎周瀚,但很快又摇头放弃了这个念头。

从上次自己只得到一个有名无实的校尉职位,陈玉华就看透了当官的虚伪嘴脸。

他要是委托周瀚为自己递请功奏折,恐怕最后会成为周瀚向氏族讨要好处的筹码。

陈玉华一时有些迷茫,不知该如何是好,心中满是惆怅。

不过,最近也有不少好消息传来。

搬运牛头山匪寨财物的工作从头到尾都十分顺利,没有遇到任何阻碍,崔氏也毫无动静,仿佛牛头山与他们毫无关系。

陈氏商行的筹备工作也进展得十分顺利,里正陈柏霖辞去了里正一职,投身陈氏商行,担任商行行首。

陈柏霖在宗族里德高望重,担任行首后,将有能力的族人们安排得井井有条,以合水镇为中心,顺着几条江河,向全国各地拓展业务。结合“陈记面点坊”,在各个大小城池内建立商铺。

这些商铺虽然没有统一的名称,但都有一个相同的徽章,只有陈氏商行的人才能识别。

陈玉华对自卫队将士们论功行赏,发放了丰厚的物资和银子奖励,也让辅兵们得到了令人羡慕的工钱和赏赐,这使得陈玉华和“果敢自卫队”的名声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如今,合水镇的百姓们人人都以陈玉华和自卫队为荣,将他们视为守护神。

几百年来,牛头山马匪一直令人闻风丧胆,前不久却想袭击合水镇,结果几乎瞬间就被陈玉华和自卫队全数歼灭,而且他们还直接杀到牛头山,端掉了马匪的老巢。

这一扬眉吐气的事迹,已经成为合水镇百姓们每天必谈的话题,也是他们向客商和其他地方亲戚炫耀的谈资。

在不知不觉中,陈玉华和“果敢自卫队”被神化了,还衍生出了无数与之相关的小故事。

陈玉华听过一些这些小故事,并没有制止。他觉得这些都是百姓们基于现实的艺术加工,只要不损害他和自卫队的名声,他是持鼓励态度的。

而在这些好消息中,最重要的莫过于沈秀娣的预产期即将来临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